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高中音乐“创作”教学研究 - 旋律发展与伴奏写作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9 14:28:36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下面我们再看另外一首,《牧童》。

例 9

《牧童》的结构图示是 a+b+c+a1 ,和前两首歌曲都不一样。其中,第二乐句( b )是第一乐句( a )的上五度严格模进,仿佛前面一个人说了一句话,后面一个人还说他这句话,但是说这句话的时候,把语调夸张地提高了。第四乐句( a1 )是第一乐句( a )的变化重复。

《牧童》的第一乐句、第二乐句和第四乐句都不可划分,而第三乐句为“ 2+2 ”结构,由节奏相同、形态相似的两个乐节构成。结构上的对比是显著的,但旋律素材上的联系也是显而易见的,这个难度不大,请大家自己分析。

最后说一说指导学生为自己创作的歌曲编配伴奏。为自己创作的歌曲编配伴奏最好在音乐软件上进行。可以写钢琴伴奏,也可以写乐队伴奏。对于高中学生来说,识谱能力相对而言薄弱一些,使用音乐软件来写谱,有很多优越性。我给大家介绍两个音乐软件,一个是 TT 音乐家,还是一个是叫 overture 。我用 TT 音乐家为《长江之歌》编配一个乐队伴奏,

13

用 overture 为《长江之歌》编配一个钢琴伴奏。时间关系,不可能介绍具体的编配过程,只能听一听伴奏效果了。

今天主要给大家讲了一下上下句结构和四句结构的写作,那么具体的教学话题,我们在互动中再进行交流。

14

高中音乐“创作”教学研究 - 旋律发展与伴奏写作.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5bmym8dk1686wqu5qu43_4.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