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TAL1 和XTAL2 分别为反向放大器的输入和输出。该反向放大器可以配置为片内振荡器。石晶振荡和陶瓷振荡均可采用。如采用外部时钟源驱动器件, XTAL2 应不接。有余输入至内部时钟信号要通过一个二分频触发器,因此对外部时钟信号的脉宽无任何要求,但必须保证脉冲的高低电平要求的宽度。 4.芯片擦除:
整个PEROM 阵列和三个锁定位的电擦除可通过正确的控制信号组合,并保持ALE 管脚处于低电平10ms 来完成。在芯片擦操作中,代码阵列全被写“1”且在任何非空存储字节被重复编程以前,该操作必须被执行。
此外,AT89C51 设有稳态逻辑,可以在低到零频率的条件下静态逻辑,支持两种软件可选的掉电模式。在闲置模式下,CPU 停工作。但RAM,定时器,计数器,串口和中断系统仍在工作。在掉电模式下,保存RAM 的内容并且冻结振荡器,禁止所用其他芯片功能,直到下一个硬件复位为止。
出于单片机在测量转速方面具有体积小、性能强、成本低等特点,可以保证测量的精度,我们这里的设计便基于AT89C51。
2.4 液晶显示模块
显示模块是输出设备,是人机交流的重要环节
方案一:选用开发板上的串行LED显示转速,四位数码管显示的数据制约性比较大,无法实现显示多个信息。
方案二:选用开发板上的选用LCD1602显示信息,LCD1602可显示2*16个字符。(如图2-7所示),其特点是:轻薄短小、耗电量低、无辐射危险,平面直角显示以及影像稳定不闪烁等。
综合上述两种方案,因此选择方案二进行信息输出。
如图2-7 LM016L
LM016L引脚介绍: Vss(1脚):一般接地。 Vdd(2脚):接电源。
9
Vee(3脚):液晶显示器对比度调整端,接电源对比度最弱,接地时对比度最高(对比度过高时会产生“鬼影”,使用时可以通过一个10K的电位器调整对比度)。
RS(4脚):RS为寄存器选择高电平1时选择数据寄存器、低电平0时选择指令寄存器。
R/W(5脚):R/W为读写信号线,高电平(1)时进行读操作,低电平(0)时进行写操作。
E(6脚):E或(EN)端为使能端,下降沿使能。 DB0(7脚):低4位三态、双向数据总线0位(最低位)。 DB1(8脚):低4位三态、双向数据总线1位。 DB2(9脚):低4位三态、双向数据总线2位。 DB3(10脚):低4位三态、双向数据总线3位。 DB4(11脚):高4位三态、双向数据总线4线。 DB5(12脚):高4位三态、双向数据总线5线。 DB6(13脚):高4位三态、双向数据总线6位。
DB7(14脚):高4位三态、双向数据总线7位(最高位)(也是busy flang)。
综合以上,论证的各个模块方案,进行系统电路的搭建,及程序的编写和实现。
10
第三章 电路原理和程序流程
3.1 电路原理
3.1.1 转速传感器电路
图3-1 转速传感电路
3.1.2 信号的放大整形电路
如图3-2中,信号放大的只是幅度而不会改变频率,运算器放大的倍数为(R3+R4)/R3.
11
图3-2 信号的处理电路
图中D1-D4为肖特基二极管(DIODE),本设计中选用IN4I48.D5为稳压二极管,本设计采用的稳压二极管IN4625,其中R1、R2、R5、R6为10K,R4为150K,R3为500K的电位器。
3.1.3 AT89C51单片机最小系统电路
图3-2 AT89C51单片机最小系统
1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