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产,主要目的是利用中国的廉价劳动力取得成本优势,生产的产品绝大部分以出口方式回到外国市场,中国只是工厂所在地而已。 5.资本结构
从图4可以看到,私营企业的资本结构相对简单,除了个人资本就是法人资本,很少有别的资本介入,好处就是管理起来比较容易,决策效率较高,但由此带来的最大不足就是风险大,企业的命运取决于少数人的资本,一旦某些个人资本出现危机,就可能直接导致企业无法维持。国有和其他企业则呈现另一种景象:包含的类型较多,资本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大都采取股份制或责任制的形式,资本来源不那么单一,但这样的企业管理起来成本肯定要比私营企业高。外资企业的资本结构也呈现多样化的特色,当然外资资本在其中占主要比例,但个人资本、法人资本还占有一定的比例,从而分散了企业风险。 6.税负压力
三种类型的企业所承担的税负压力明显不同(见表2)。 在增值税利税率方面,国有及其他内资企业有较大的税负压力,增值税额甚至超过利润总额;在主营业务利税方面,私营企业压力比较大;在应交所得税方面,仍然是国有及其他内资企业负担较重;而外资企业则享受了国家税收优惠,只负担较少的税收,从而发展的机会更多。
对以上分析进行总结,与内资企业相比,规模以上外资企业具有如下特点: 第一,外资企业整体经营效率居中,规模不占优,资金周转速度也不算高。
第二,外资企业尤其是研发资金以企业自有为主,也不太寻求国外资金的注入和金融机构的贷款。
第三,外资企业科技活动支出投入以R&D居多,而内资企业以新产品开发支出为主,总量上外资经济支出较少,但却有相对高的新产品产值占比。
第四,外资企业拥有发明专利数较多,但本年度申请的少,内资企业正好相反,表明外资企业研发已经处于比较稳定维持的阶段。
第五,外资企业生产率高,而且产值的单位能耗低。
第六,外资企业流动资产占比要比内资企业高,国有企业的流动资产占比较低,以传统工业发展模式为主。
第七,外资企业出口倾向显著高于内资企业。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第八,国有及其他企业的资本结构比较多样化,其他两类企业都是一种资本占主导的结构。
第九,内资企业的税负压力明显大于外资企业,外资企业得益于国家的减免税政策。 (三)规模以下企业不同经济类型间比较
表3列出了规模以下纺织业企业的经营指标数据。总体来看,规模以下外资企业数量较少,经营效率普遍比较差,绝大部分的市场占有率都被私营企业占据,资金周转率较低,劳动生产率也最低,全然不能和其他两类企业抗衡,同时其从业人员平均劳动报酬却远远高于其他两类企业(外资企业高达8.64千元/人,私营企业和国有及其他内资企业则为8.26千元/人和8.21千元/人),造成利润低下甚至亏损的局面。资产负债率方面,外资企业还是体现风险回避的特点,负债率较低,企业以自有资本经营为主,而规模以下国有及其他企业的资产负债率高达72%,这对企业而言也是一个比较危险的信号了。总体而言,私营企业在纺织业规模以下市场上占据了绝对优势,外资经济的发展状况很不好。
虽然规模以下外资企业在企业经营和生产率方面都不是很强,但出口倾向还是很高,有40.56%的商品出口到国外市场。可见外资企业的建立目的还是为出口服务,为世界市场提供相对廉价的纺织产品以抢占世界市场。相对而言,规模以下内资企业由于规模小,产品缺乏出口竞争力,因而出口率非常低,国有及其他企业只有8%,而私营企业还不到6%。
规模以下企业资本结构的情况和规模以上的情况类似,图5显示出,私营企业的资本结构相对单一,国有及其他企业的结构多样化而且各类资本发展均衡,外资企业则以外商资本为主。
经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到,外资经济在规模以下的企业类型中并没有显示出任何优势。 三、31省市纺织业内外资企业竞争力分析
在纺织业,不仅内外资经济之间存在着明显差异,而且不同省市外资纺织企业的发展状况也大不相同,因此,下文将以全国31个省市的外资企业、私营企业和国有及其他企业共92个交叉类型(西藏没有外资企业)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设立指标体系,引入竞争力分析来研究外资经济在中国各省的发展状况,找出差异形成的原因并提出对策。 (一)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企业的竞争力,归根结底是企业持续创造生产力的能力。具体而言,包括市场竞争力、成本竞争力、投资竞争力与创新竞争力四大要素。同时,考虑到企业规模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本文还将企业核心竞争力分为规模以上企业竞争力和规模以下企业竞争力两个方面。竞争力评价体系的具体指标及其含义见表4。指标选取主要是基于代表性和数据的可获得性,指标中既有规模指标也有比率或效率指标,充分反映了企业各方面的规模和效率情况。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二)评价结果
将各指标标准化处理后转化为0~100得分,通过简单算术平均获得各要素竞争力得分,各要素得分降序排列结果如表5所示。 1.规模以上企业竞争力
规模以上企业中,优势企业主要集中在江浙、山东、上海、福建和广东等东部沿海开发省区,河北、内蒙古、宁夏等以大型企业为主发展传统纺织业的省份竞争力也不弱。可以看到,前10名中,外资经济的优势最大,由此可见规模以上纺织业外资经济的竞争力还是很强的。而弱势省份以西部省份的国有和其他内资企业居多,这些省份的纺织业起步较晚,经济环境也支持不了大规模企业的发展,因此企业绩效相对较差。 2.规模以下企业竞争力
规模以下企业的竞争力表现与规模以上完全不同,私营企业霸占前10名,后面陆续跟着一些国有及其他内资企业,外资企业中绩效最好的也只是排在第18位的广东外资,而多数省份的外资企业都排到最后30名的位次。这与前文比较分析结果是吻合的,规模以下的外资经济不仅没有显现出优势,还成了最具劣势的企业。这可能与外资的流入特点相关,外资资金流入一般来说就是较大规模,建立较大规模的企业,而较少的外资一般不会单独进入,可能会选择参股的方式,这样一来,小规模企业的经营管理就会相对落后而导致竞争劣势的出现。 3.市场竞争力
市场的竞争关键是产品和价格,纺织业外资经济的优势再次体现出来,大部分省份的外资企业排在前30名。当然,排名靠前的还有江浙、山东、上海和广东、福建等省份各种类型的企业。这些企业由于靠近口岸,除了产品质量本身的优势在国内市场占有较大份额之外,海外市场也是它们的领地,特别是以出口为主的外资企业,以及沿海的私营纺织企业,都从出口市场上为自己赢得较大的利润。而弱势群体几乎集中在中西部的国有及其他内资企业,这里面有地域的原因,但也有国有内资企业自身发展模式和制度的原因,因为,在同一地域,外资和私营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并不弱。 4.成本竞争力
成本竞争力主要反映企业的单位利润或者销售收入背后有多少成本的付出,可以看到前30名是“河山一片红”,私营企业在成本方面占尽先机,这是私营企业规模较小、管理模式简单、生产率较高的体现。而外资企业,尤其是沿海发达省份的外资企业成本费用都比较高,可以说同样名称的产品,也许外资企业比内资企业包含了更多的价值量,所以其销售收入和利润才会高,但是也投入了较多的员工报酬,管理、行政费用,资本等等,导致其成本竞争处于劣势。“外企工资高”就是一个体现,从而外资企业能够吸引到更多更好的人才为之服务,所以暂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时性的高成本带来的是永久的公司形象和品牌的树立,从而为之带来源源不断的利润,这是以贴牌生产、廉价取胜的私营企业所不具备的隐藏优势。 5.投资竞争力
投资竞争力主要关注一个企业对资产的管理和利用能力。在此方面比较有优势的还是私营企业,私营企业资产规模相对较小而效率高,流动性强,而缺乏竞争力的是国有及其他内资企业,整体的资本流动性和回报率都不太高,外资企业分散在各个名次段,处于中间的居多,可能是外资企业资本投入量相对较大,对中国的投资环境、金融体系的信心不足,所以对风险持比较保守的态度。 6.创新竞争力
具有创新竞争力优势的是国有及其他内资企业,这类企业的科研投入、研发经费都是相当高的,就是因为它们系本土的国家所有或者集体所有,政府对其科技创新活动比较重视,扶持力度较大,所以投入多,产品的科技含量或者创新成分相对较高。私营企业占据了中间的位置,相比之下,创新主要依靠企业法人决定,更有许多企业专注于传统纺织产品的大批量生产,不注重创新和研发。外资企业的创新竞争力最弱,其中原因或许在于:外资企业进入时间较晚,引进的技术相对比较新;外资企业不想在中国进行太多的创新活动,以免过多的技术外溢;直接引入外国母公司的研发成果。 (三)总竞争力评价结果
将上述6个竞争力要素综合起来,对全部92个交叉企业类型排序(见表6)。 从表6可以看到,浙江、江苏、山东、广东、上海、福建等省份还有老牌纺织基地内蒙古、河北的各种类型企业抢占了先机,其中又以外资企业靠前。长期以来,由于受到配额限制,我国纺织品生产主要集中在江浙和广东一带。超过80%以上的纺织品企业集中在浙江、江苏、山东、上海、福建、广东等沿海地区。希望后配额时代,中国其他地方的纺织企业将得到更大发展。处于中间地带的主要是各中东部省份的外资和私营企业,总体上这两类企业不相上下,又比国有及其他企业竞争力更强一点,处于整体弱势的就是中西部省份国有和其他内资企业、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比较奇怪的是北京的纺织业私营和外资企业也比较靠后,北京的纺织业总体发展并没有太大优势。 (四)优劣势分析
各种类型企业的优劣势分别表现在哪些方面?以下结合表7做分类说明。
就私营企业而言,华北地区的私营企业以成本优势为主,其中较为突出的是河北私营企业,各方面的竞争力都比较强,只是创新方面相对较弱。东北地区私营企业也具有成本优势,而规模以上企业处于相对劣势。东南沿海及与之毗邻的中部省份,其私营企业的竞争力都相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