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2019·创新题)如图是小阳在室外游泳池游泳时的几幅画面,请根据图中的情景,提出一个可以探究的科学问题。
参考答案
【夯基过关】
1.A2.D3.B4.B5.C6.A7.D8.B9.B10.B11.C 12.38-2237.837.8 13.非晶体 14.升华液化 15.吸收熔化 16.②⑤⑥ 17.晶体4增大
18.(1)热胀冷缩-2(2)①不变②等于(3)高于 【高分夺冠】 19.A20.B 21.温度
22.体表温度降低与皮肤表面上水的蒸发快慢有关吗?(或水蒸发的快慢与周围空气流动的速度有何关系?)(合理即可)
第五章物态变化
中考真题演练
1.(2018·菏泽中考)下列物态变化属于液化的是( ) A.雪化成水 B.湿衣服变干
C.放在衣柜中的樟脑球变小了
D.夏天从冰箱内取出的瓶装饮料,稍停片刻,瓶子外壁常附着一层小水珠 2.(2019·菏泽中考)关于物态变化,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夏天冰棒周围冒“白气”,是汽化现象 B.擦在皮肤上的水变干,是升华现象 C.冬天室外飘起的雪花,是凝固现象 D.秋天早晨室外花草上的露珠,是液化现象
3.(2019·菏泽中考)下列现象中属于液化现象的是( )
A.冬天室外的衣服冻干了 B.屋顶的瓦上结了一层霜 C.冰雪熔化了
D.从冰箱里拿出的冰棒冒“白气”
4.(2019·菏泽中考)我国的河流和湖泊呈加速减少之势,水资源缺乏已经成为世界性问题,在一些严重缺水的地域,人们会收集露水使用,因此我们要珍惜每一滴水。露水的形成属于物态变化中的( ) A.熔化
B.汽化
C.液化
D.升华
5.(2019·菏泽中考节选)如图所示,温度计的示数为℃。
参考答案
1.D2.D3.D4.C 5.38
第六章质量与密度
姓名:________班级:________用时:______分钟
1.(2019·改编题)估测鸡蛋质量,下列的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 A.60g
B.60kg
C.60mg
D.60t
2.(2018·泰安中考)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 A.人体正常体温约为42℃
B.泰山山顶上的大气压约为1.8×10Pa C.一支新2B铅笔的长度约为50cm D.一位普通初中生的质量约为50kg
3.(2018·宜昌中考)下列情况中,物质密度不变的是( ) A.把纸撕成碎片 B.冰熔化成水
C.氧气罐中的氧气用去一部分 D.把铁丝烧红
4.(2018·济南中考)测量物体的质量前,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小亮发现指针偏向分度标尺的左侧,如图所示。接下来他要进行的操作是( ) A.先将游码拨至零刻度线,再向右调节平衡螺母 B.先将平衡螺母移到最左端,然后向右移动游码 C.先将游码拨至零刻度线,再向左调节平衡螺母 D.先将平衡螺母移到最左端,然后向左移动游码
5.(2018·济宁中考)如图所示,下列测量结果正确的是( )
5
6.(2019·改编题)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m与体积V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下列关于甲、乙物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体积相等时,甲的质量小 B.质量相等时,乙的体积小 C.甲的密度比乙的密度大 D.甲的密度为0.5×10kg/m
7.(2019·原创题)阅读图表信息判断下面的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3
3
常温常压下部分物质的密度/(kg·m) 纯水 煤油 酒精 水银 1.0×10 0.8×10 0.8×10 13.6×10 3333-3冰 干松木 铜 铅 0.9×10 0.5×10 8.9×10 11.3×10 3333A.固体的密度都比液体的密度大 B.不同的物质,密度一定不同 C.质量相等的煤油和酒精,其体积相同 D.同种物质在不同状态下,其密度相同
8.(2018·内江中考)小东买了一瓶矿泉水,喝去了一半后,剩余的矿泉水的密度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水的密度是1.0×10kg/m,表示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2018·江西中考改编)寒冷的冬天,裸露在室外的自来水管爆裂,其原因是水管中的水由液态变成固态时,________减小,________增大所导致的;房间的暖气一般都安装在窗户下面,是依据气体的密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变______(选填“大”或“小”)。
10.(2018·梧州中考)小明把装有450mL纯净水的容器放进冰箱,当容器里的水全部变成冰以后,冰的质量是__________g,此过程体积变化了________cm。(ρ=0.9×10kg/m)
11.(2018·黑龙江中考)体积相同的甲、乙两物体的质量之比为3∶2,则甲乙两物体的密度之比为__________。把甲乙两物体都截去一半,两物体剩余部分的密度之比为__________。 12.(2018·德州中考)小明用天平、烧杯和量筒测牛奶的密度,如图表示了他主要的操作过程,调节天平平衡时,指针偏左,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移动,测出牛奶密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kg/m,测出的密度比牛奶的实际密度偏______。
3
3
3
3
水
3
3
=1×10kg/m,ρ
33
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