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纹样》
初中美术教师资格证模拟讲课稿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知道概括、夸张、想象的纹样变化方法,能够设计一幅纹样作品。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思考与实践的过程,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学生体会设计的乐趣,激发学习美术的兴趣,增强以设计和工艺改美化 生活的愿望。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学生学会纹样变化的相关知识,能够设计一幅纹样作品。 【难点】 运用概括、夸张、想象的纹样变化的方法,设计一幅新颖、美观的纹 样作品。 三、教学方法
演示法、谈话法、讲授法 导入思路
1.图片导入——纹样图片
2.情境导入——衣服如何装饰更美观
3.实物导入——直接展示纹样实物 4.游戏导入——百宝箱摸宝贝 5.视频导入——播放纹样的相关视频 (一)导入
教师请学生在百宝箱里摸宝贝,引导学生发现宝贝特点:绘有纹样,导出课题《设计纹样》。 新授思路:
1.初步感知:了解定义,联系生活 2.深入探究:学习方法 3.教师示范 (二)新授 1.初步感知
教师引导学生了解纹样的定义,并启发学生回忆生活中见到的纹样,教师用多媒体出示各种纹样图片进行总结。 2.深入探究
(1)教师出示牡丹花实物,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体验得出纹样变化 的概括方法。
(2)教师发给每个小组资料袋和纹样卡片,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
进行“火眼金睛”的游戏,探究纹样变化的方法。学生回答后教师小
结夸张、想象的方法。 3.教师示范
教师进行示范,同时讲解制作步骤:构思起形;对纹样的外形
进行概括、夸张;添画上点线面;上色完成。 (三)课堂练习
练习内容:设计一个纹样。 要求:(1)主题不限。
(2)纹样设计新颖、美观,色彩搭配和谐。 教师巡视指导:提醒学生设计要领。 (四)展示评价
举办纹样展览会,并进行自评、互评、师评,评选“最佳纹样 设计奖”。 (五)小结拓展
教师总结本课知识,进行情感升华,布置家庭作业。
设计纹样
1.概括
变化方法 2.夸张
3. 想象
《设计纹样》
(一)导入
上课,同学们好。看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一个什么东西?对,这是一个百宝箱,那你们想一想不想知道百宝箱里面都藏着什么宝贝呢?看来大家都迫不及待的想看个究竟,那我就请两个课代表上来摸摸宝贝。他们两个从宝贝箱里拿出了什么呢?有盘子、布偶、方巾好多东西。同学们这个百宝箱里东西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大家观察一下。谁能发现这个共同点。这位短头发的女生。回答一下这个问题。你来说一下吧。你发现了这个东西上面有非常漂亮的图案,你回答的非常准确。这些物品上有纹样的装饰,正因为有这样的不一样的设计才让这些物品更加美观。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走进纹样的美丽世界,一起来学习今天的内容设计纹样。 (二)新授 1.初步感知
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纹样吗?来第三排的男生,你来说一下。啊,你认为纹样就是线条和图形组成的图案。老师认为你说的非常的有道理,文要吗?简单来说就是一种花纹图案,同学们,在生活中你们还发现了哪些纹样呢?女童鞋你来说一下。你说你妈妈有件裙子上布满了小碎花图案的纹样很好看。这么穿蓝色衣服的男生你再回答一下。你说你家里墙上的壁纸就有很多纹样!善于发现美的眼睛,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这里展示的是抱枕,花瓶。瓦当等等多种纹样。
2. 深入探究
同学们,老师今天带来了一盆花,大家都认识吗?同学们都异口同声的说是牡丹。没错,的确是牡丹花,如果说我想以牡丹花为原型,要怎样设计出一个牡丹花纹样?所有的花瓣和枝叶都要表现吗?最后一排的男生你来说。他说挑关键部分画就可以了,这位同学总结的十分到位,那你能在黑板上简单的表示一下吗?其他的同学拿出纸也来体会一下吧,好这位同学画完了大家说一说他画的怎么样?想好同学们的看法啊和我一样,画的很不错。这也体现出了纹样变化的第一种方法概括。概括是对自然形象的形与体进行提炼与讲话,是要将对象的内外形态结构删繁就简。二是要将复杂的立体结构变化为平面形态。请同学们在看屏幕中的这些牡丹纹样。就只是保留了,牡丹的主要部分。也将立体的牡丹转化为了平面的图形。那么大家认为概括的目的是什么呢?紫衣服的女生,你来说,你发现是突出主要特征。你可真是善于总结。概括的目的是为了突出物体特征,不能因为变化而失去原有形象的主要特征。必须神形兼备。
那么纹样变化变化还有哪些方法呢?接下来咱们来玩一个火眼金睛的游戏。老师给大家发一些绘有不同纹样的图片和资料袋。请大家以前后四人为小组。讨论纹样变化的其他方法。时间为3分钟,开始吧。这个小组,我们可以适当记录一下讨论结果。同学们,哪个小组想要分享一下你们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