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 走近父母
第1课时: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学习目标:
1. 理解父母之爱的伟大,知道孝敬父母和长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现代社会的基本道
德规范。
2. 体验、感悟父母对自己的爱,体会父母为抚养自己付出的辛劳,树立孝敬父母的观念,并
落实到实际生活中。
学习重点:
与父母平等孝敬父母需要从实际行动做起,从小事做起。沟通的技巧和方法。 【课前尝试】
(一)课前准备
1.收集歌颂父母对子女之爱的诗文和歌曲,准备用不同的方式交流。 2.讲一个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父母曾给予的无私而博大的爱的事例。 (二)知识预习
1. 父母赋予我们 ,哺育我们 ,教给我们 和 。 2. 是世界上最伟大、最无私的爱。
3. 既是为人的基本要求,也是中华民族的 。 4. 在现代社会,孝敬父母是基本的 。 5. 在日常生活中怎样孝敬父母?
【课堂探究】
1.结合课本P2《游子吟》、P3的短文《亲情》,回顾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感受到的父母的爱,小组或全班交流。
2.讨论:在我们的生活中,怎样以实际行动孝敬父母?
『课后检测』
1.“鸟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说的是 ( )
A.恩师的培育之恩 B.父母的养育之恩 C.子女的感恩之心 D.兄弟姐妹的手足之情
2.“不当家不知父母累”,作为子女我们应该( )
①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②理解父母的用心 ③在日常生活中孝敬父母 ④弃学回家,帮助父母在家做事情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 D.②③④
3.在《论语》中,孔子多次提到对“孝”的看法:“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可见孔子认为,孝敬父母最重要的是 ( ) A.供给父母生活所需要衣食 B.帮助父母做事 C.有好吃的先给父母吃 D.敬重和爱戴父母 4.关于孝敬父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孝敬父母仅仅是一种道德义务 B.孝敬父母是为人的基本要求,法律不规定 C.孝敬父母既是道德义务,又是法律义务 D.孝敬父母是成年人的事,与未成年人无关。
5. 小钰的爸爸是一位大货车司机,有一次她见爸爸出车回来心事重重,偶尔听到爸爸和妈妈的对话,才知道爸爸开车撞伤人逃逸了。这时他的正确做法应该是 ( )A.立即向公安机关举报爸爸的违法行为 B.帮爸爸隐瞒事实真相 C.劝说爸爸去投案自首,劝说不成再举报 D.只当没听到,大人之间的事与自己无关
6.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下列句子能反映子女对父母感激之情的是( ) 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B.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C.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D.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7.有这样一幅电视广告画面:年迈的母亲盼望已成家立业的儿女回家过年,可是电话传来的都是儿女不回家的消息。失望的母亲面对丰盛的晚餐,倍感孤独和无奈。这则公益广告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A、子女没有赡养父母的义务;B、子女应该在物质上帮助父母;C、子女一定要回父母家过年;D子女不仅要在物质上赡养父母,更要在精神上关心父母。
8.古人说“万善孝为先”,说明的道理是( ) ①.孝敬父母是为人的基本要求 ②、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③.孝敬父母就是一切由父母说了算 ④.孝敬父母是基本的道德规范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9.歌曲《常回家看看》表达了许多子女的心声,一经唱出,立即走红。这首歌的歌词非常朴实:
找点空闲,找点时间,领着孩子常回家看看;带上笑容,带上祝愿;陪同爱人,常回家看看。//妈妈准备了一些唠叨,爸爸张罗了一桌好饭。生活的烦恼,跟妈妈说说;工作的事情,向爸爸谈谈。//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哪怕帮妈妈刷刷筷子洗洗碗。老人不图儿女为家做多大贡献呀,一辈子不容易就图个团团圆圆。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哪怕给爸爸捶捶后背揉揉肩,老人不图儿女为家做多大贡献呀,一辈子总操心就奔个平平安安。 这首歌表达了教材中关于孝敬父母的哪些观点?
【作业设计】
A:《练习册》同步探究第一、二题;测试与评价第一题 B:《练习册》测试与评价第二题
拓展阅读之“名言”:
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陶行知 考虑别人略多一点,就是好人。——季羡林 最是书香能致远,腹有诗书气自华。
第2课时:“代沟”析疑 总第2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代沟”的含义及“代沟”产生的原因。
学习重点:
理解父母对子女的爱,了解“代沟”产生的原因。
【课前尝试】
(一)课前准备
举例说明自己与父母之间存在的分歧、矛盾或冲突,并简单分析其原因
(二)知识预习
1.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把 的矛盾和冲突称为“ ”或“代际冲突”。2.青春期的中学生,情绪敏感而 ,强烈而又 ,同时缺乏足够的 。 3.由于我们与父母在知识水平、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等方面存在 ,因此,对同一问题的看法、态度 ,这是双方矛盾产生的 。
4.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代沟”是 ,同时也是 的。 【课堂探究】
1.阅读课本P5“给编辑老师的一封信”,讲述一件自己与父母之间发生的矛盾与冲突。 2.观察课本P6-P7的三副插图、漫画,小组讨论并分析“代沟”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课堂检测』
1.进入青春期以后,随着身体的迅速发育,在心理方面也会成长。下面体现了我们在心理方面的成长的是( ) ①对父母事事依赖、顺从 ②有了自己的思想,开始独立行事③渴望父母像对待大人那样对待我们,甚至挑战父母的权威 ④更加注意自己的外在形象,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下列不能体现父母与子女存在代沟的是( ) A.小强在家听流行歌曲,妈妈说心烦,让他关掉 B.小林喜欢足球,经常向爸爸要钱买《足球报》,爸爸说他不务正业 C.妈妈与媛媛去商场买衣服,媛媛看中的妈妈不肯买,妈妈看中的媛媛不喜欢 D.吃饭时爸爸帮助文文分析学习成绩下降的原因
3. 彬彬在学校与同学关系不错,在家里和父母却“话不投机半句多”,对父母的言行看不惯,对父母的管教听不进去。这种现象( ) ①表明彬彬和父母之间缺少沟通 ②继续发展下去,会影响家庭和谐 ③普遍现象,可以任其发展 ④会给彬彬在精神上、学习上和生活上带来更多的烦恼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4.下列行为属于青春期逆反心理的表现的有( ) ①明知爸爸不喜欢,小石故意在一只耳朵上穿个耳环 ②妈妈偷看小芹的日记后,她故意一个星期没有理妈妈 ③面对爸爸的严厉,小谭愤然离家出走 ④面对妈妈的说教,小玲不耐烦地说:“恶心!”妈妈追问:“什么是恶心?!”“就是想吐!”小玲喊道。 A.①② B.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5.青春期的逆反心理,其消极作用不容忽视。主要是( ) ①恶性发展的结果,必然是双方都受到伤害 ②妨碍亲情交流,造成心理阴影 ③有助于父母更新教育观念,走出家教误区 ④增强子女的独立性,学会独自决断并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6.在生活中,亲子之间的矛盾是存在的,这种矛盾产生的直接原因是( ) A.我们与父母的年龄差距 B.我们与父母的性别差距 C.我们与父母的阅历差距 D.我们与父母的价值观差距 7.
小舟一直以有一位朋友般的母亲而骄傲,她一直是“妈妈贴心的小棉袄”,可自从上了初中以后,越来越找不到这种感觉了,小舟想这可能是母女之间产生了代沟吧。
你认为产生这种代沟的原因有哪些?
展示与拓展
再现情境,分析解惑,观看教材6至7页下面插图,实话实说:你与父母亲之间是否发生过矛盾和冲突吗?并分析,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矛盾?(提醒要从双方身上找原因) 代沟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1)
(2 ) (3) (4)
【作业设计】
A:《练习册》同步探究第一、二题;测试与评价第一题 B:《练习册》测试与评价第二题
拓展阅读:
衡量一个人成功的标志,不是看他登到顶峰的高度,而是看他跌到低谷的反弹力。——巴顿
人是为了思考才被创造出来的。 ——帕斯卡
凡不是就着泪水吃过面包的人是不懂得人生之味的人。 ——歌德
放纵自己的欲望是最大的祸害;谈论别人的隐私是最大的罪恶;不知自己过失是最大的病
痛。——亚里士多德
有经验的老人执事令人放心,而青年人的干劲则鼓舞人心。如果说,老人的经验是可贵的,那么青年人的纯真则是崇高的。 ——培根
失足可以很快弥补,失言却可能永远无法补救。 ——富兰克林
第3课时 沟通与和谐 总第3课时
学习目标:
1理解父母,积极调试和克服“逆反”心理;树立同父母平等沟通的意识,以实际行动孝敬父母。
2培养同父母平等沟通的能力;克服“逆反”心理,进一步形成自我调适、自我控制的能力。 3知道与父母平等沟通的重要性;了解与父母平等沟通的技巧,懂得处理与父母之间关系的具体方法,孝敬父母与长辈。
学习重点:
与父母平等沟通的技巧和方法。
【课前尝试】
(一)课前准备
1.阅读课本P9的“给妈妈的十四条建议”,尝试以小琴妈妈的名义回答她的建议,填写在课本P10。
2.列举父母的优点,找出自己的缺点和不足。
3.了解父母各方面的状况,如所承担的压力、面对的困难、存在的烦恼、拥有的愿望和身体状况等,感受父母的处境、体验他们的心理。
(二)知识预习
1. 可以有效地减少亲子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2.我们在少年时期具有“ , ”的特征。
3.子女和父母都要站在 的立场上考虑问题,加强 ,不仅有利于 ,而且能促进双方的 、 与 。
4.通读课文,归纳总结:怎样正确对待与父母的代沟和矛盾?(如何与父母沟通?)
【课堂探究】
1. 针对课本P9的“给妈妈的十四条建议”,交流:
(1)你赞同哪一个观点?为什么?我们的父母又在想些什么呢?
(2)交流“课前准备1”,完成P10的讨论:如何与父母沟通。
2.讨论:有人说:“天下无不是的父母”,你的看法如何?
3.“干涉”、“束缚”、“啰嗦”、“老一套”等,被很多同学用来形容自己的父母。分析父母这种表现的原因以及合理、不合理之处。我们是如何回应父母的?我们的做法是否合理呢?
『课后检测』
1. 在家庭中,我们与父母之间发生矛盾时,首先需要( ) A.讲清自己的理由,明辨是非曲直 B.冷静下来,心来气和地与家长商量(沟通) C.坚持自己的想法,实现自己的目的 D.放弃自己的要求,躲开家长
2. 我们与父母进行沟通,关键是( ) A.彼此了解 B.尊重理解 C.换位思考 D.耐心解释
3.父母子女之间的矛盾在所难免。我们处理这种矛盾的方法主要有( ) ①充分理解父母的用心 ②学会必要的让步和道歉 ③学会向父母表达 ④尽可能以自我为主,适当听从家长的意见 A.②③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4.常言到“长辈过的桥比小辈走的路多,长辈吃的盐比小辈吃的饭多”。这句话主要是说( ) A.长辈倚老卖老 B.长辈的人生阅历和生活经验比我们丰富 C.我们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听从长辈的话 D.长辈的人生阅历和生活经验没什么价值
5.有人这样比喻亲子间的冲突:“孩子是火种,父母常常是火药,火药是怎么堆起来的?是用爱堆起来的,你对他越不断地付出,付出一分,这儿的火药多一点,有一天他让你不高兴了,他这一点,爆炸了。”这启示我们在以“逆反”言行回应父母时,要看到 ( ) A.父母对我们的爱 B.受伤害是父母 C.父母是负主要责任的 D.冲突是由子女引发的
【作业设计】
A:《练习册》同步探究第一、二题;测试与评价第一题
B:《练习册》测试与评价第二题
拓展阅读:
谁若游戏人生,他就一事无成;谁不能主宰自己,便永远是一个奴隶。——歌德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陶渊明 平庸的人关心怎样耗费时间,有才能的人竭力利用时间。 ——叔本华
在世界上我们只活一次,所以应该爱惜光阴。必须过真实的生活,过有价值的生活。 ——巴甫洛夫
成功=艰苦劳动+正确的方法+少说空话。 --爱因斯坦 合理安排时间,就等于节约时间。 ——培根 时间是世界上一切成就的土壤。时间给空想者痛苦,给创造者幸福。 ——麦金西 从不浪费时间的人,没有工夫抱怨时间不够。 ——杰弗逊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