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平安工地施工组织设计
桥梁桩基施工实施方案
第一节、施工方案编制说明 1.1 适应范围
K16+556拉耐大桥桩基。 1.2 方案依据
1.2.1驾荔高速总监办颁发的《驾欧至荔波高速公路首件工程认可制管理办法》、《驾欧至荔波高速公路施工标注化管理办法》、《驾欧至荔波高速公路安全生产费用管理办法》、交通部颁发的《公路工程标准施工招标文件范本》和《贵州省驾欧至荔波高速公路施工总承包招标文件》以及贵州省交通建设工程“平安工地”施工标准化管理办法。
1.2.2 国家及交通部现行施工技术规范、试验规程。
1.2.3 交通部《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土建工程)(JTG F80/1-2004)、《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
1.2.4 对施工所需主要材料检验试验确认通过;电力、便道、劳动力、机械、材料到位,确定具备桥梁桩基施工条件。
1.2.5 制订完善本项目的施工、质量、安全体系,文明施工,现场管理、环保维护措施具备。
1.2.6 技术人员到位,技术能力满足工程质量要求;进度以合同段总目标分解,划分工区综合运行,实施化整为零、量化控制。
1.3 实施原则
1.3.1 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及交通部、上级单位发放的技术规范和要求,确保施工质量和工程进度。
1.3.2 优化施工工艺,细化到工序,多方案比较,择优选择实施方案。 1.3.3 实施项目施工管理,总体运用网络计划指导分项施工,优化人力、物力的投入,均衡组织劳、材、机,落实施工方案进行生产。
1.3.4 合理安排工期,采取流水作业,循环作业方法,重点控制工序衔接与操作质量,保证按质量要求完成施工。 第二节 工程概况
拉耐大桥设计类型为分离式双车道,上部构造:左幅7x30米、右幅8x30米预应力砼先简支后结构连续T梁;下部构造:两岸桥台均为实体台;桥墩为钢筋
砼圆形双柱式墩、门式墩,基础为桩基础。中心桩号K16+680,起讫桩号为:ZK16+550~ZK16+768/YK16+556~YK16+803。全长218m/247m。 2.1地形地质情况概述
场区地处贵州高原南部斜坡向广西丘陵盆地的过渡地段,属荔波县朝阳镇所辖。地貌类型属溶蚀型低山峰从地貌,地表受溶蚀作用强烈,溶洞溶槽发育,地势起伏较大。桥区附近海拔536.0~850.0,相对高差314m,轴线通过段地面高程在620.5~660.2m之间,相对高差39.7m。大桥跨越狭长深切沟谷及S206,横坡教陡,植被发育,两岸桥台基岩零星出露,交通方便。 2.2 主要技术标准
1、公路等级: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 2、桥梁设计车速:80Km/h 3、设计荷载:公路-I级 第三节 拟订方案准备
3.1 施工管理人员、工程所需仪器、设备进场就绪。 3.2 已安装630KVA变压器,可供施工机械、生活设施需用。 3.3 施工、生活用水从邻近村寨已引到施工现场。 3.4 通过与县道搭接,修建临时便道即可通达工地现场。第四节、施工具体方案 4.1施工准备
4.1.1平整场地,清除坡面危石浮土;坡面有裂缝或坍塌迹象者应加设必要的保护措施,铲除松软的土层并夯实。
4.1.2施测墩台十字线,定出桩孔准确位置,设置护桩并记录,经常检查校核。
4.1.3每个孔桩开挖前,将孔位四周的场地整平,并进行夯实。锁口可采用C25混凝土施工成矩形,且高出地面30cm,锁口长宽尺寸:φ1.8m桩孔为2.4×2.4m、φ2.0m桩孔为2.6×2.6m、φ2.2m桩孔为2.8×2.8m。锁口四周场地平整后,采用7.5#水泥砂浆抹面,厚度1cm。平整面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确定。 4.1.4孔口四周挖排水沟,完善排水系统,及时清除地表水,并应塔设孔口雨篷。
4.1.5安装提升设备,布置好出渣道路,合理堆放材料和机具,避免增加孔壁压力,不影响施工。
4.1.6根据现场水文地质条件、安全施工以及提高挖掘速度的原则,选择合适的孔壁支撑类型。
4.1.7井口周围需用木料、 型钢或砼制成框架或周围予以围护,起高度应高出地面20~30cm,防止土、石、杂物流入孔内伤人。其孔口地层松软,为防止孔口坍塌,应在孔口用砼护壁,高约2m。 4.2 挖孔桩施工方法
4.2.1 人工挖孔桩施工工艺流程图
开挖桩孔土方 施工锁口和护壁 局部护壁拆除 测量放线、定桩位 场地平整 首 节 开 挖
质 量 验 收 图1 挖孔桩施工工艺流程图
钢筋笼报验 砼 灌 注 检查持力层、清底验收到达设计深度 下一循环 支设护壁模板 灌注护壁砼 拆 除 模 板 钢筋笼吊装、定位 钢筋笼制作 4.2.2测量放样
按设计图纸进行现场放样,以高程确定各桩基桩顶,用坐标定出方位,定出桩顶十字线,并经检测无误确定孔位,放样顺序为:先承台后桩孔,再确定桩位;为保证各桩基的放样精度,采取两组测量人员分别测量、分别计算,校对结果双向控制;日常检验孔位,孔径以引出护桩交十字线的方法进行。
4.2.3 依据施工测定出的准确孔位,开始挖第一节桩孔土石方。
开挖前在孔口四周设挖排水沟,排除地表水;能使挖孔施工不受下雨的影响,搭建雨棚,雨棚高度和使用面积满足提升设备安装与使用空间;挖孔进尺深度根据模板高度确定,原则上不超过1.2m,待第一节挖孔成形,经检验孔径、孔深、倾斜度等各项合格后,进行钢筋加工、绑扎、检验,安装模板,经检验合格,搅拌混凝土,检测塔落度,浇筑第一节护壁混凝土,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70%后,进行拆模和整修缺陷,开挖第二节桩孔;控制重点,第一节护壁安装模板,结合原地面高差,把模板调至规范要求,不得低于原地面20cm。
在开挖第二节孔桩前,布设临时照明线路,安装照明灯具,十字护桩各点移到已浇筑合格的护壁孔顶,经复测无误后作为下挖进尺检验依据;孔口使用5cm厚木板铺设,安装吊土设备,经专职安全员检验合格准予使用。
开挖过程中,技术负责人跟班作业,随时吊点检验,确保孔桩开挖施工整体质量;桩孔内土、石吊出孔口后,及时运到规定的弃土地点,做到孔口1.5m范围内不堆放各种杂物、零星材料,确保桩孔内施工安全。
遇到下列情形的施工方法:
4.2.3.1续往下开挖沉压水严重时,采用井点降水法施工,并经多方论证,确定具体方法;
4.2.3.2流砂不良地质,及时上报项目经理部研究处理方案;
4.2.3.3桩孔施工随地质的变化竖向穿越岩溶洞时,按要求上报项目经理部研究处理方案;
4.2.3.4地质发生变化孤石或整体岩石强度高时,采取松动爆破施工,并严格控制装药量。
日常加强现场的技术管理工作,做好开挖往下各段进尺地质变化记录;护壁混凝土上模与下模搭接处竖向长度控制在20cm以内,按要求用同标号混凝土
浇筑搭接部位。
当桩孔深大于20m时,向井下通风,加强空气对流。必要时输送氧气,防止有毒气体的危害。当地下水量不大时,随挖随将泥水用吊桶运出。地下渗水量较大时,吊桶已满足不了排水,先在桩孔底挖集水坑,用高扬程水泵沉入抽水,边降水边挖土,水泵的规格按抽水量确定。日夜三班抽水,使水位保持稳定。地下水位较高时,先采用统一降水的措施,再进行开挖。桩孔口安装水平推移的活动安全盖板,当桩孔内有人挖土时,掩好安全盖板,防止杂物掉下砸人。无关人员不得靠近桩孔口边。吊运土时,再打开安全盖板。开挖吊运第二节桩孔土方(修边),从第二节开始,利用提升设备运土,桩孔内人员戴好安全帽,地面人员拴好安全带。吊桶离开孔口上方1.5m时,推动活动安全盖板,掩蔽孔口,防止卸土的土块、石块等杂物坠落孔内伤人。吊桶在小推车内卸土后,再打开活动盖板,下放吊桶装土。桩孔挖至规定的深度后,用支杆检查桩孔的直径及井壁圆弧度,上下垂直平顺,修整孔壁。
护壁立模与浇筑混凝土施工方法:先拆除第一节支第二节护壁模板,放附加钢筋,护壁模板采用拆上节支下节依次周转使用。模板上口留出高度为100mm的混凝土浇筑口,接口处捣固密实。拆模后用混凝土或砌砖堵严,水泥砂浆抹平,拆模强度达到1MPa。浇筑第二节护壁混凝土:混凝土用串桶送来,人工浇筑,人工插捣密实。混凝土由试验确定掺入早强剂,以加速混凝土的硬化。
检查桩位中心轴线及标高:以桩孔口的定位线为依据,逐节校测。逐层往下循环作业,将桩孔挖至设计深度,清除虚土,检查土质情况,桩底应支承在设计所规定的持力层上。
开挖扩底部份:桩底可分为扩底和不扩底两种情况。挖扩底桩先将扩底部位桩身的圆柱体挖好,再按扩底部位的尺寸、形状自上而下削土扩充成设计图纸的要求;如设计无明确要求,扩底直径一般为1.5~3.0d。扩底部位的变径尺寸为1∶4。
检查验收:成孔以后必须对孔位、孔深、孔型、孔径和复核地质情况。倾斜度、孔底高程、虚土厚度进行全面测定。 4.2.4挖孔桩注意事项:
现场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施工工艺要求进行施工,如遇特殊情况时,报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