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江苏省涟水县第一中学高二生物下学期期末调研试题 (2)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26 12:41:49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2014—2015学年度高二调研测试

生物试题

(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注意事项:

请考生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学号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答非选择题时,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题无效,在草稿纸、试题纸上答题无效。

第Ⅰ卷 选择题(共55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部分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下列哪项是对内环境稳态实质的描述

A.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B.稳态是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的结果 C.温度、pH、渗透压等理化性质呈现动态平衡 D.稳态是体内细胞生活不可缺少的条件

2.右图为反射弧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

的是 A.反射活动的完成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实现

B.当①处受刺激时,该处的膜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

C.②处的结构决定了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只能是单向的 D.由ABCDE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反射弧

3. 下图中的曲线显示了两种使人体获得免疫力的方法。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冬季流感袭来,医生给年老体弱者一般采用方法②来使其获得免疫能力 B.采用方法①可以使人获得比方法②更持久的免疫力 C.采用方法②使人体获得抗体的过程属于体液免疫 D.医学上一般采用方法①进行免疫预防接种

4.下图是达尔文利用燕麦胚芽鞘所做的实验,该实验研究的目的是探究

A.胚芽鞘尖端对光线是否敏感,照光后是否会引起胚芽鞘向光弯曲 B.胚芽鞘背光的一侧促进生长的物质含量是否较多 C.胚芽鞘是否表现向光性,取决于尖端存在 D.生长素是否会受到强光的破坏

1

5.生态学家对某岛屿的社鼠种群数量和性比率进行调查统计,结果如下图(曲线表示种群数量,柱形图表示性比率),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A.秋季更有利于该岛屿社鼠种群的繁殖

B.社鼠种群数量与性比率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性 C.当社鼠种群数量处于高峰期时雌性明显多于雄性 D.性比率通过影响年龄结构间接影响种群数量

6.种群在理想环境中,呈“J”型曲线增长(如图曲线甲);在有环境阻力条件下,呈“S”型曲线增长(如图曲线乙)。下列有关种群增长曲线的叙述, 不正确的是 ...

A.若该图表示草履虫种群增长曲线,当种群数量达到e点后, 出生率等于死亡率

B.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在生存斗争中死亡的个体数量

C.若该图表示蝗虫种群增长曲线,则虫害的防治应在c点时 D.K值是环境的最大容纳量,随环境的变化而改变

7.右图表示某地云杉林的形成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群落的演替属于初生演替,群落结构越来越复杂

B.演替的方向和速度主要与气候、土壤等条件有关,与人类活动无关

C.在群落演替过程中,群落的物种构成不断地发生着改变,④→⑤过程中,云杉逐渐成为优势种

D.在⑤云杉林群落中有明显的垂直结构,没有水平结构 8.右图是某农业生态系统模式图,下列关于该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从根本上看,微生物利用的是农作物通过光合作用储存的能量

B.多途径利用农作物可提高该系统中能量的传递效率 C.沼渣、沼液作为肥料还田可以促进物质循环再利用 D.食用菌、沼气池微生物及蚯蚓等生物是该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9.有关右图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若 Y 表示不同种植物的遗传多样性,则在剧烈变化的环境中生存能力最强的是 d B.若 Y 表示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的物种多样性,则恢复力稳定性最强的是 d C.若 Y 表示四个鸽种群中的个体数,则d种群被鹰攻击的成功率最大

D.若 Y 表示某有毒物质在某生态系统各营养级中的含量,则 d代表生产者

10.下列有关环境污染和破坏的叙述,正确的是

2

①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是煤、石油、天然气的大量燃烧 ②造成臭氧层空洞的主要原因是人们大量使用了氟利昂等制冷剂 ③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森林被大量破坏 ④造成水体富营养化、藻类大量繁殖,主要是由于有毒物质在生物体内的积累和浓缩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 D.②③④

11.下图示苹果果实的发育过程中各阶段激素变化情况,其中①是细胞分裂素,②是生长 素,③是乙烯,④是脱落酸,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在果实生长发育的各个阶段,生长素起主导作用 B.乙烯在成熟的果实中含量最低

C.果实发育是多种激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D.脱落酸在果实的成熟阶段中含量最高 12.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果酒、果醋的发酵,需要对发酵原料进行严格的灭菌 B.提取鸡血细胞中的DNA,需用蒸馏水使细胞吸水涨破

C.观察细胞中染色体形态的变化,应选择具有分裂能力的细胞 D.观察动物细胞中核酸的分布,用盐酸处理可改变细胞膜通透性 1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果醋制作时需要经过先通气发酵后密封发酵两个主要阶段 B.对细菌分离和计数时,划线法、稀释涂布平板法都可以

C.稀释涂布平板法测定土壤浸出液中活菌数目时,测定值可能比实际值大 D.用移液管稀释菌液时,吹吸三次的目的是使菌液与水充分混匀 14.下列有关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可用包埋法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 B.反应产物对固定化酶的活性没有影响

C.葡萄糖异构酶固定前后专一性不同 D.固定化细胞可以催化各种反应底物的一系列反应 15.下列关于“探究加酶洗衣粉和普通洗衣粉的洗涤效果”的叙述,合理的是

A.先用热水溶解洗衣粉,再将水温调节到最适温度B.实验的观察指标可以是相同洗涤时间内污渍的残留程度 C.相同pH 时加酶洗衣粉洗涤效果好于普通洗衣粉 D.衣物质地和洗衣粉用量不会影响实验结果 16.下列有关“DNA粗提取与鉴定”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新鲜猪血、菜花等动植物材料均可用于DNA的粗提取B.植物材料需先用洗涤剂破坏细胞壁再吸水胀破 C.DNA不溶于95%冷酒精而溶于2mol/L的NaCl溶液D.溶有DNA的NaCl溶液中加入二苯胺试剂即呈蓝色 17.某科学家将花粉中引发过敏的蛋白质的基因导入水稻基因组中,培育出可预防过敏的转基因大米,并通过小鼠试验获得成功。以下有关说法合理的是 A.该转基因水稻的变异是基因重组的结果

B.小鼠食用这种转基因大米后能预防花粉过敏,是因为小鼠从大米中获得了过敏原 C.该水稻是否能抗过敏可通过运载体上的标记基因来检测

D.过敏反应一般是相同过敏原再次侵入机体时,存在于血清中的抗体作用于过敏原的结果 18.现有甲、乙两种植株(均为二倍体纯种),其中甲种植株的光合作用能力高于乙种植株,但乙种植株很适宜在盐碱地种植。要利用甲、乙两种植株各自优势,培育出高产、耐盐的植株,有多种生物技术手段可以利用。下列所采用的技术手段中不可行的是 ...A.利用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可获得满足要求的四倍体杂种目的植株 B.将乙种植株耐盐基因导入到甲种植株的受精卵中,可培育出目的植株

C.两种植株杂交后,得到的F1再利用单倍体育种技术可较快获得纯种的目的植株 D.诱导两种植株的花粉融合并培育成幼苗,幼苗用秋水仙素处理,可培育出目的植株 19.关于“克隆羊”、“试管羊”、“转基因羊”的说法合理的是 A.它们是通过相同的生殖方式获得亲本的优良性状 B.它们的遗传物质都只来自于一个亲本 C.它们在形成过程中一般都有卵细胞的参与

D.在培育过程中,都用到了动物细胞培养技术、核移植技术和胚胎移植技术

3

20.下列关于生态农业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生态学原理是其主要理论基础

B.实现了对能量和物质的循环多级利用

C.实现废物资源化,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减少环境污染

D.对害虫进行生物防治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提高了农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二、多项选择题:本部分包括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不止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全选对者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错选不得分。 21.有关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有3种以上的生理系统参与维持体内环境稳态 B.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失调与外界环境无关 C.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能力有限 D.稳态有利于参与其调节的器官保持机能正常

22.为了探究生长素(IAA)和乙烯(ACC是乙烯的供体)对植物生根的影响,科学家用拟南芥下胚轴插条进行了一系列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促进拟南芥下胚轴插条生根的最适宜生长素浓度为50μmol/L

B.两种激素浓度为0时,拟南芥下胚轴插条均有一定的生根量,这与其自身的激素有关 C.拟南芥下胚轴插条细胞中,生长素和乙烯是同时合成并发挥作用的 D.ACC对拟南芥下胚轴插条生根作用的影响具有两重性

23.某山区坡地生态环境破坏严重,人们根据不同坡度,分别采取保护性耕作、经济林种植和封山育林对其进行了治理。陡坡在封山育林后若干年内,经历了一年生草本、多年生草本和灌木三个阶段,其典型物种①、②、③的种群密度变化如图所示。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c点后,该群落中最终占主导地位的植被类型一定是乔木

B.图中a→b阶段,物种②种群密度上升的原因主要是迁入率大于迁出率 C. 图中0→a阶段,群落中不存在分层现象

D. 图中b→c阶段,物种②比物种①更能耐受弱光环境

24.右图是某森林生态系统物质和能量流向示意图,h、i、j、k表示不同用途的有机物(j是未利用部分),方框大小表示使用量,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该生态系统固定的CO2量多于各h产生的CO2总量

B.h中能量以热能形式散失,但k中的能量可被生产者吸收利用 C. 生产者i的量等于被初级消费者同化的有机物的量 D.该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可调节能量流向但不能调节物质的流向

25.下列有关现代生物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 A.愈伤组织的形成离不开植物激素的调节

B.至少需经过两次筛选才能获得产生单一抗体的杂交瘤细胞 C.通常选用囊胚或原肠胚进行胚胎移植

D.聚乙二醇(PEG)可作为动物细胞融合的诱导剂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65分) 三、非选择题:本部分包括8小题,26.(7分)图1是当A接受一定强

共计65分。

度刺激后引起F收缩过程的

4

示意图,图2为图1中D结构的放大示意图。请回答:

(1)图2的结构名称是 ▲ ,结构②的名称是 ▲ 。

(2)用针刺A时,引起F收缩的现象被称为 ▲ 。针刺引起疼痛,产生痛觉的部位是 ▲ 。 (3)当兴奋在神经纤维B上传导时,兴奋部位的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呈 ▲ 。

(4)如果在图2中①和②的间隙处注射乙酰胆碱,②处发生的变化是 ▲ (兴奋、抑制),原因是乙酰胆碱

引起结构②上 ▲ 的变化。 27.(8分)玉米是一种重要的农作物,为了提高玉米的产量,科学家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下图是玉米培育过程示意图;下表是以玉米的成熟胚为外植体,在基本培养基上研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玉米愈伤组织诱导率影响的实验结果。请分析问答下列有关问题:

植物的器官、 取下并放入 再分化 培养基中培养 A 愈伤组织 胚状体 植物体

组织或细胞

培养基代号 L1 L2 L3 L4 L5 L6 2,4—D/mg·L 1.0 2.0 3.0 3.0 3.0 3.0 -16—BA/mg·L 0 0 0 0.2 0.5 1.0 -1愈伤组织诱导率/% 65.41 68.76 91.01 54.48 57.35 51.71 注:愈伤组织诱导率(%)=产生愈伤组织的外植体数/接种外植体总数×100% (1)图中玉米的培育过程依据的原理是 ▲ ;其中过程A称为 ▲ 。

(2)为了获得玉米某些代谢产物,可用少量 ▲ 酶处理愈伤组织,获取单细胞或小细胞团,在 ▲ 培养基中进行悬浮培养。

(3)从上表可以知道,在基本培养基中添加较高浓度的 ▲ 有利于胚形成愈伤组织。

(4)影响愈伤组织成功诱导的因素除植物生长调节剂外,还有培养的环境条件。现给你提供200个已经消毒过的玉米成熟胚,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请完成玉米愈伤组织的诱导是否需要光照的探究实验步骤:

①将200个已经消毒过的成熟胚平均分为甲、乙两组,接种到 ▲ (填培养基代号)培养基上,分别培养: ② ▲ ; ③培养一段时间后,分别计数和比较甲、乙两组中 ▲ 。 28.(7分)图1是生态系统的碳循环部分示意图,其中甲、乙、丙、丁组成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图2是一个由5种生物组成的食物网;图3所示为桑基鱼塘农业生态系统局部的能量流动,图中字母代表相应能量。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之间的相互内在关系是物质是能量流动的载体,能量是物质循环的 ▲ 。 (2)图1中缺少两个重要过程,请用文字和箭头的形式补充:无机环境→丁、 ▲ 。

5

江苏省涟水县第一中学高二生物下学期期末调研试题 (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5c3ku3vabd036aw5tvxo0daes3y30z00x1m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