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中职数学基础模块上册《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的应用》word教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8 17:52:46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名师精编 优秀教案

第四单元 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

一 教学要求

1.理解有理数指数幂的概念,掌握幂的运算法则. 2.了解幂函数的概念,了解幂函数y=x,y=x,y=x,y= x 3.理解指数函数的概念、图像和性质.

4.理解对数的概念(包括常用对数、自然对数),了解对数的运算法则. 5.了解对数函数的概念、图像和性质. 6.了解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的实际应用.

7.通过幂与对数的计算,培养学生计算工具使用技能;结合生活、生产实例,讲授指数函数、对数函数模型,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

2

3

12,y=x-1,y=x-2的图像.

二 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

(一) 编写思想

1.通过温故知新完成由正整数指数幂到实数指数幂及其运算的逐步推广.让学生体验推广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方式.

2.指数函数是中职数学学习中新引进的第一个基本初等函数,因此,教材先给出了指数函数的实际背景,然后对指数函数概念的建立、指数函数图像的绘制、指数函数的基本性质,作了完整的介绍.

3.教材从具体问题引进对数概念,由求指数的逆运算引入对数运算,并研究对数运算的性质.

4.对数函数同指数函数一样,是以对数概念和运算法则作为基础展开的.对数函数的研究过程也同指数函数的研究过程一样,目的是让学生对建立和研究一个具体函数的方法有较完整的认识.

5.专设一节研究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的应用.

本单元教学的重点是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的概念、图像及其单调性.

本单元教学的难点是分数指数幂的概念、对数的概念,以及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单调性的应用.

(二) 课时分配

本单元教学约需12课时,分配如下(仅供参考):

1 / 8

名师精编 优秀教案

4.1有理数指数幂

4.2实数指数幂及其运算法则 4.3幂函数

4.4指数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4.5对数

约1课时 约1课时 约1课时 约3课时 约2课时

4.6对数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约2课时 4.7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的应用

约1课时

归纳与总结 约1课时

(三) 内容分析与教学建议

4.1 有理数指数幂

1.指数概念是由相同因式相乘发展而来的,回顾指数运算的发展过程,对学生学好这部分知识是十分必要的.

2.讲解整数指数,是由正整数指数的意义及运算法则引入零指数、负整数指数的概念. 3.在讲分数指数之前,先介绍方根的概念,在方根的定义和整数指数运算法则的基础上,引入正分数指数和负分数指数的概念,这里要让学生多做些练习,以掌握这个新的概念.

4.2 实数指数幂及其运算法则

1.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对于分数指数幂也同样适用.为此教材给出了如下运算性质:

a r·a s = a r+s (a>0,r, s∈Q), (a r )s= a rs (a>0,r,s∈Q), (a·b) r=a br (a,b>0,r∈Q).

r需要学生注意的是括号中限制条件的变化.当指数从整数指数推广到了有理数指数后,

-2=-8=(-8)3=(-8)6=(-8)2=64=2.

教学中,建议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叙述指数运算的三条性质.

2.考虑到中职生的实际情况,教材只指出了“可以把有理数指数幂推广到无理数指数幂”,并未通过“用有理数逼近无理数”的思想引进无理数指数幂.

3.在教学中要加强计算工具的使用,要让学生切实掌握利用计算器计算实数指数幂的题目,了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

3

12

66

2 / 8

名师精编 优秀教案

4.3 幂函数

本节教材只介绍了幂函数的定义,以及y=x,y=x2,y=x3,y=x2,y=x-1,y=x-2等几个幂函数的图像,教学中应注意把握好这个尺度.

14.4 指数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1.教材由两个实例引入了指数函数的概念,然后采用约定式定义法定义了指数函数,即“形如y=ax(a>0且a≠1)的函数叫做指数函数”.这个定义要求底a>0,且a≠1.这一点学生容易忽略,教学中应加以强调.

2.教材采用描点法在同一坐标系中画出了两个指数函数的图像.这一过程应在课堂上展示给学生,以加深对指数函数图像形状特征的了解,为了使图像较为准确,所描的点可适当多一些,列表时,可借助于计算器.但是,对于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教师只需要学生论证指数函数的图形特征、位置,对描点法作图可以不做要求.

3.指数函数的性质是利用图像的直观性得到的,其中单调性是重点.它的应用主要是两方面:(1) 比较两个同底的幂的大小;(2) 解同底的指数不等式.

4.5 对 数

1.现代工农业生产和科学技术研究工作中,需要计算大量的繁复的数据.如果利用对数计算,可以简化计算过程,特别是在高次乘方和开方中可以极大减轻劳动强度.因此对数是一种常用的计算工具和方法.在向学生进行关于对数知识和新的计算方法——对数计算的教学同时,要特别重视培养学生利用对数进行计算的技能.这不仅有助于解决几何、三角、物理中的计算问题,还能为参加生产实践或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

本节教材分两部分,即对数、对数运算法则.

第一部分,在学习了指数概念的基础上,由实例引入对数的定义,接着研究对数式与指数式的关系和互化,再介绍对数恒等式及其应用.

第二部分,着重研究对数运算法则及其应用.

本节教材的重点是对数的定义、运算法则.难点是对数概念的正确建立及应用,而关键在于正确理解对数与指数关系,掌握它们的特性,加强综合练习.

2.先举实例,要求出(1+6%)x=4,2x=10中的x值,需要一种新的计算方法——利用对数进行计算的方法,来适应数值计算需要.接着通过具体数字例子到一般式ab=N,b=logaN,引入对数的定义.把对应的指数简称为对数,再用符号表示.这样从具体到抽象,便于学生接受.通过指数式ab=N与对数式loga=b的对照比较,看出两个式子中a,b,N三者之间的关系是一样的,都是a的b次幂等于N,只是表示形式不同而已.从而使学生再次领会对应的指数就是对数,达到正确掌握对数、底数、真数三者之间的关系的目的以及对数式与指数式之

3 / 8

中职数学基础模块上册《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的应用》word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5c3rs66yoq6k2tg1xudp48fsc2a7r600rnc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