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9版高考物理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研究课时分层作业一1.1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19 3:45:40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课时分层作业 一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

(45分钟 100分)

【基础达标题组】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6分,共60分。1~6题为单选题,7~10题为多选题)

1.一个小球从距地面4 m高处落下,被地面弹回,在距地面1 m高处被接住。坐标原点定在抛出点正下方2 m处,向下方向为坐标轴的正方向。则小球的抛出点、落地点、接住点的位置坐标分别是 ( ) A.2 m,-2 m,-1 m C.4 m,0,1 m

B.-2 m,2 m,1 m

D.-4 m,0,-1 m

【解析】选B。坐标原点定在抛出点正下方2 m处,向下方向为坐标轴的正方向,小球从距地面4 m高处开始下落,在坐标原点的上方,所以抛出点的位置坐标是-2 m;小球落到地面上,此时距离坐标原点为2 m,所以落地点的位置坐标是2 m;小球在距离地面1 m高处被接住,此时的小球在坐标原点的下方1 m处,所以接住点的位置坐标是1 m。所以A、C、D错误,B正确。

2.(2018·信阳模拟)《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于2017年春节期间在央视一套、十套播出,备受广大观众喜欢,中国大地掀起诗词热。唐代诗人李白写下“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的诗句,根据“千里江陵一日还”可估算出船速大小约为 ( ) A.13 km/h C.68 km/h

B.21 km/h D.83 km/h

【解析】选B。由题可知,路程为1 000里=500 km,时间为24 h,所以船速为==B正确,A、C、D错误。

3.下列关于物理学史和物理研究方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用质点来代替实际物体的研究方法叫微元法

B.利用v-t图象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的方法是理想模型法 C.伽利略借助实验研究和逻辑推理得出了自由落体运动规律 D.奥斯特最先发现电流的磁效应并提出了场的概念

≈21 km/h。故

【解析】选C。用质点来代替实际物体的研究方法叫理想模型法,故A错误;利用v-t图象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的方法是微元法,故B错误;伽利略借助实验研究和逻辑推理得出了自由落体运动规律,故C正确;法拉第最先发现电流的磁效应并提出了场的概念,故D错误。

4.用如图所示的计时装置可以近似测出气垫导轨上滑块的瞬时速度。已知固定在滑块上的遮光条的宽度为4.0 mm,遮光条经过光电门的遮光时间为0.040 s,则滑块经过光电门位置时的速度大小为 ( )

A.0.10 m/s C.4.0 m/s

B.1.00 m/s D.0.40 m/s

【解析】选A。遮光条经过光电门的遮光时间很短,所以可以把遮光条经过光电门的平均速度当作滑块经过

光电门位置时的瞬时速度,即v===0.10 m/s,A正确。

m/s

5.如图所示,一女同学穿着轮滑鞋以一定的速度俯身“滑入”静止汽车的车底,她用15 s穿越了20辆汽车底部后“滑出”,位移为58 m。假设她的运动可视为匀变速直线运动,从上述数据可以确定 ( )

A.她在车底运动时的加速度 B.她在车底运动时的平均速度 C.她刚“滑入”车底时的速度 D.她刚“滑出”车底时的速度

【解析】选B。因不知道该同学的初、末速度,无法确定A、C、D选项,由=可知,能确定平均速度。 6.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通过一段位移x的平均速度为v1,紧接着通过下一段位移x的平均速度为v2,则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

( )

C. D.

【解析】选D。设通过一段位移x的时间为t1,紧接着通过下一段位移x的时间为t2,则t1=,t2=,据匀

变速直线运动中间时刻的速度得:=v1,=v2,根据加速度定义式

得:a===,故D正确。

7.如图所示为甲、乙两质点做直线运动时,通过打点计时器记录的两条纸带,两纸带上各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都相同。关于两质点的运动情况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两质点在t0~t4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相同 B.两质点在t2时刻的速度大小相等 C.两质点速度相等的时刻在t3~t4之间

D.两质点不一定是从同一地点出发的,但在t0时刻甲的速度为0

【解析】选A、B、D。两质点在t0~t4时间内,通过的位移相等,经历的时间相等,故平均速度相等,故A正

确;甲做匀加速直线运动,t2时刻的速度等于t1到t3时刻的平均速度,即==,乙做匀速运动,t2时

刻的速度即为整个过程的平均速度,即=,故B正确;由B可知,C错误;从纸带不能判断出质点出发点的

位置,则两质点不一定是从同一地点出发的,在甲图中,相邻相等时间内位移之比满足1∶3∶5,满足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推论,故t0时刻速度为零,故D正确。

8.在机器人大赛中,某机器人在平面内由点(0,0)出发,沿直线运动到点(3,1),然后又由点(3,1)沿直线运动到点(1,4),然后又由点(1,4)沿直线运动到点(5,5),最后又由点(5,5)沿直线运动到点(2,2),平面坐标系横、纵坐标轴的单位长度为1 m。整个过程中机器人所用时间是2

s,则( )

A.机器人的运动轨迹是一条直线 B.机器人可能会两次通过同一点 C.整个过程中机器人的位移大小为

m

D.整个过程中机器人的位移与由点(5,5)运动到点(2,2)的位移方向相反

【解析】选B、D。根据题意建立坐标系,描出机器人在不同时刻的位置然后连线,得到如图所示的轨迹,根据轨迹图易知选项B、D正确。

9.如图所示,在气垫导轨上安装有两个光电门A、B,A、B间距离为L=30 cm。为了测量滑块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在滑块上安装了一宽度为d=1 cm的遮光条。现让滑块以某一加速度通过光电门A、B。现记录了遮光条通过两光电门A、B的时间分别为0.010 s、0.005 s,滑块从光电门A到B的时间为0.200 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滑块经过A的速度为1 m/s B.滑块经过B的速度为2 cm/s C.滑块加速度为5 m/s

D.滑块在A、B间的平均速度为3 m/s

2

【解析】选A、C。vA==1 m/s,A正确;vB==2 m/s,B错误;加速度为a==

5 m/s,C正确;平均速度v==1.5 m/s,D错误。

10.一质点沿一边长为2 m的正方形轨道运动,每秒钟匀速移动1 m, 初始位置在bc边的中点A,由b向c运动,如图所示,A、B、C、D分别是bc、cd、da、ab边的中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2

2019版高考物理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研究课时分层作业一1.1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5c5jf4v75i4uc568cqjj1x2cx44e3501aei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