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轩辕黄帝阴符经》注解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5 17:14:27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轩辕黄帝阴符经》注解

《轩辕黄帝阴符经》 注解 《轩辕黄帝阴符经》注解 田诚阳

按:《阴符经》,旧题轩辕黄帝传,是与老子《道德经》、庄子《南华经》并列的一部道教圣典。全篇仅有四百余字,言深旨远。经文从天、地、物、人、我五个方面,论述天人之道。尤为道家修炼各派所宗述,奉为丹学祖经之首。张紫阳真人诗赞:\阴符宝经逾三百,道德灵文满五千。今古神仙无限数,尽于此处达真诠。\可见对其地位之尊崇程度。

题解

阴,内含,无形。符,符合,顺应。通过内在无形之修炼,以符合天地之道。 经文注解

经文: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 字解:

观,观察,体悟。执,按照,执行。 释义:

观察天道运行之法度,并且按照天道运行修炼自身,一切修道的理法都可以包括在其中了。修道所追求的就是\天人合一\、\生道合一\的境界,天人合一的层次越深,生道合一的境界越高,修炼的层次也就越高。故此明白了天人合一,也就等于明白了修道。这句话点明了全经主题,是全篇总纲。

经文:天有五贼,见之者昌。 字解:

贼,贼害,戕害。五贼,乃指人身之眼、耳、鼻、口、意。见,识别,发现。昌,精进,成功。

释义:

天赋我以生命,即有眼、耳、鼻、口、意五贼,莫不戕害我身,使我堕入其中,

尝受生老病死之痛苦,不能做自己命运的主人。而在修道之人,则可识其贼性,探得造化之根源,使五贼颠倒,反而为我修炼之用。眼不外视而内照,则魂在肝而不从眼漏;耳不闻声而返听,则精在肾而不从耳漏;鼻不嗅味而调息,则魄在肺而不从鼻漏;口不开言而塞兑,则意在脾而不从口漏;意不妄想而默守,则神在心而不从思漏。如此可使得造化逆返,自能反夺造化,使\贼\化为\昌\,反会促进我之道成。

经文:五贼在心,施行于天。 字解:

心,指修道人之心。天,指身外之宇宙。 释义:

眼、耳、鼻、口、意五贼,其实皆系于一心,而反夺造化,亦在于一心之运用。

此心乃空空洞洞、不执不失之道心,而非世俗顽妄之人心。其所反夺造化之源,在于体外之天地宇宙。由于色身有限,宇宙无限,要从无限之中施行反夺,才能获取无穷之造化。修成亘古不灭之先天元神,长生久视。\天地有坏,这个不坏。\大道之奥妙,早已揭示无遗。

经文:宇宙在乎手,万化生乎身。 字解:

手,手掌,手通心,亦指自心。

释义:

人能认清五贼,追根溯源,还归本来,明白宇宙总持之根源,自然成为造化主人。此时无穷宇宙,如同在我掌中;万物变化,亦好似生于自身。又手通心,亦指宇宙变化,自心了然可知。这等气魄,若非修道之士其谁能之。

经文:天性人也,人心机也。立天之道,以定人也。 字解:

机,时机(此经重在\机\字,包括所有的道功、道理、道法、道诀、道妙等。 吾人修道,采药乃至得丹,一切火候,全须掌握时机)。立,遵循。 释义:

吾人未生之前,乃是元神混沌之体,谓之天性;既生之后,变成后天气质之性,谓之人心。天性既可化为人心,吾人自可明通此机,遵循天道,去除人心,返归天性。老子谓之\归根复命\,大道之根源在此。

经文:天发杀机,易星易宿;地发杀机,龙蛇起陆;人发杀机,天地反复。天人合发,万化定基。

字解:

易,变易,变化。龙蛇,指水患地震。基,根基。 释义:

天发杀机,日月相蚀,陨星坠落;地发杀机,洪水地震,起于四野;人发杀机, 天反地复,动荡四起。要在人能合于天道,天人齐发,则万事万物之变化,可以定其根基。古人言:\天定胜人,人定胜天\。

以上虽言杀机,但是生杀互根,修道人须由此悟去,杀机即是生机。人能发杀机于天地,即是反夺生机于自身。丹经谓之\大死再活\,\置之死地而后生\。

经文:性有巧拙,可以伏藏。九窍之邪,在乎三要,可以动静。 字解:

性,指人心。邪,邪妄。三要,指耳、目、口三宝。 释义:

修道之人,要在杀机之中反夺生机,必须天人合发,即人心合乎天性。但是人心

有巧有拙,务使巧伏为拙,使外拙而内巧,拙中藏巧,方才合乎天性。 伏藏之道,在乎九窍(即眼、耳、鼻、口、外肾、谷道)。九窍为邪妄出入之门户,而其关键在于耳、目、口三者。精通于耳,神通于目,炁通于口,动则外露,静则内藏。使动化为静,则三要皆成为三宝。

经文:火生于木,祸发必克;奸生于国,时动必溃。知之修炼,谓之圣人。 字解:

火,指人之心火。木,木能生火,喻为元神。 释义:

钻木取火,古人经验。但火性太炽,则木反为火伤。比喻人之心火过旺,必伤元

神。推之治国,其理相同。国家出了奸臣,祸国殃民,造成政局动荡之时,亦必崩溃。犹人炼意不净,妄念滋生,定有伤丹之虞。可见祸福生杀,太过不及,差之毫厘,谬之千里。识得其机,修之炼之,是为圣人。

经文:

天生天杀,道之理也。天地万物之盗,万物人之盗,人万物之盗。三盗既宜,三才既安。

字解:

盗,逆取,反夺。宜,平衡,协调。 释义:

天生天杀,阴阳消长,乃顺行之自然。但是刑杀之机,亦是反夺生炁之机也,乃

为逆行修道之枢要。天地从万物中反夺,万物从人中反夺,人从万物中反夺。三者互相反夺,配合平衡,才能合乎生杀之道,成为自然。

经文:故曰食其时,百骸理;动其机,万化安。人知其神之神,不知其不神所以神也。

字解:

食,掌握,采取。动,发动。 释义:

欲求修炼,贵在能知生杀予夺之动机。按时采取,从天地万物中反夺生机,陶铸

自身筋骨,才能成为乾健之躯。乘机发动,借生杀变化之机,反夺造化,安定自身。丹道修炼在每次超升阶段,都在掌握时机。

平常人只知后天思虑之神而为神,而不知先天不神之神方为真神。人要修道,先须使后天思虑之神,归于先天不神之神,空空洞洞,虚灵不昧,才能做到时至神知,机动神随,反夺造化,调理百骸,得成修炼之功。

经文:日月有数,小大有定。圣功生焉,神明出焉。 字解:

数,定数。定,周期。圣功,即修炼之功。 释义:

太阳东升西降,月亮晦朔弦望,皆有定数周期。小往则变大来,大往则变小来,

阳大则阴小,阴大则阳小,此日月之出没。我能知往推来,食其时而动其机,采取日月精华,夺得天地正炁,自可完成修真证圣之功,神明亦由此而出。

搜索更多关于: 《轩辕黄帝阴符经》注解 的文档
《轩辕黄帝阴符经》注解.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5c7j42gehv0fluh9boav3qhtz4wh2h00ttt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