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仪器组装完成后,夹好止水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说明装置A的气密性良好。
(2)装置A是氢气的发生装置,可以选用的药品是________(填选项)。 A.稀硫酸和锌片 B.稀硝酸和铁片 C.氢氧化钠溶液和铝片 D.浓硫酸和镁片
(3)从下列实验步骤中,选择正确的操作顺序:①__________________③(填序号)。 ①打开止水夹 ②熄灭C处的酒精喷灯 ③C处冷却至室温后,关闭止水夹 ④点燃C处的酒精喷灯 ⑤收集氢气并验纯 ⑥通入气体一段时间,排尽装置内的空气 (4)收集氢气验纯时,最好采用________法收集氢气。 探究二:
(5)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稀硫酸,若无红色物质生成,则说明样品中不含Cu2O;此观点是否正确________(填“是”或“否”),若填“否”,则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说明);另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浓硝酸,产生红棕色的气体。证明样品中一定含有________,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加适量蒸馏水稀释后,滴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试剂和实验现象),则可证明另一成分存在,反之,说明样品中不含该成分。 探究三:
(6)取一定量样品于烧杯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若反应后经过滤得到固体3.2g,滤液中Fe2
+
有1.0mol,则样品中n(Cu2O)=________mol。
答案精析
题组三
[挑战满分]
1.(1)C+4HNO3(浓)=====4NO2↑+CO2↑+2H2O 通风橱
(2)4HNO3=====4NO2↑+O2↑+2H2O CO2 (3)② (4)常温下存在平衡体系:2NO2N2O4,降低温度N2O4液化,平衡右移,除去混合气体中的NO2 (5)C中溶液变浑浊(或产生白色沉淀) 4NO2+O2+4OH===4NO3+2H2O
2.(1)HCO3 CO2HCO3+OH===CO23 (2)NH4+OH=====NH3↑+H2O、3+H2O(或NH4
-
-
+
-
-
-
-
-
-
△
△
△
+
+HCO3+2OH=====NH3↑+CO23+2H2O)
-
-
-
△
14
(3)A (4)A (5)(a-b)
17
(6)①不合理 因为碳铵中可能含有HCO3,不能与BaCl2产生沉淀,所测得碳元素质量分数不准确 ②合理 因为碳铵中只含有CO23,加入BaCl2能完全生成沉淀,可准确测得碳元
--
素的质量
③不合理 测得的结果不准确(答案合理即可)
解析 (1)HCO3和CO23均能与HCl反应产生CO2气体,加碱产生的碱性气体只有NH3,因
-
-
而碳铵是(NH4)2CO3或NH4HCO3。(3)由于灼烧固体后对气体成分探究,故不能用坩埚加热,要用试管。(4)尾气主要成分是氨气,B、C均不能起到防倒吸作用。(5)碱石灰的干燥管吸收CO2和水蒸气,原样品减轻的质量(a-b)g为氨气的质量。
3.(1)b H可抑制Fe2水解,同时防止引入新的杂质 (2)玻璃棒 取最后一次洗涤液于试
+
+
管中,向其中加入BaCl2溶液,若无明显现象,则已洗涤干净,否则未洗涤干净 (3)取样品少许,用煮沸的稀硫酸溶解,向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溶液变血红色 (4)①B ②b h i f g d(其中f、g顺序可以互换) 偏大 在D的末端再连接一个与D相似的装置
解析 (1)Fe2易水解,为防止其在溶液中水解和引入新的杂质,应选用稀H2SO4。(3)证明
+
有FeO(OH)生成,实际上就是检验Fe3,故可以用煮沸的稀硫酸(除去其中溶解的O2)溶解
+
样品,用KSCN溶液检验。(4)H2O2分解不需要加热,故应选择装置B。从原理上分析,装
置连接顺序应该是制取O2→干燥O2→氧化还原铁粉→吸收CO2→防止空气中的CO2和水进入装置。为定量测量生成的CO2,选择装置D;装置F可作为干燥氧气的装置。由于装置D与空气相连,容易吸收空气中的CO2和水蒸气,导致测量结果偏大。
4.(1)向装置A中的长颈漏斗内注入液体至形成一段液柱,若液柱高度保持不变 (2)AC (3)⑥⑤④② (4)排水 (5)否 2Fe3+Cu===2Fe2+Cu2 Cu2O KSCN溶液,若溶液变
+
+
+
血红色 (6)0.5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