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公务员考试备考行测《定义判断》考前练习题
含答案解析(六十一)[四川]
一、 第1题:
包容性创新是指企业通过创新举措满足处于社会底层的低收入消费者的需求,从而达到企业和消费者的共赢。追求“共赢”是包容性创新的核心理念;一方面,消费者从包容性创新中获得对产品和服务需求的满足,改善生活质量,乃至提高收入;另一方面,企业通过包容性创新发现新市场,获得赢利,实现可持续发展。根据以上定义,下列不属于包容性创新的是(____ )。
A.某医疗企业开发出成本只有几十元的白内障手术技术,为贫穷地区数十万患者进行了手术
B.某企业使用绿色建筑技术在地震灾区捐建了三所希望小学
C.某银行向农村妇女提供无需抵押,利率较低的微型贷款,鼓励其创业 D.某公司发明棉花剥壳机,在农村大受欢迎
【答案】:B
【来源】:2015年上半年联考 【解析】
希望小学不符合题干中社会底层低收入消费者这个关键词。
二、 第2题:
习俗冲击是指生活在某一种习俗中的人初次接触到另一种习俗时所产生的不适感和压力感。
根据以上定义,下列属于习俗冲击的是:
A.湘西女孩小莉考上湖南大学,入学后感觉生活与学习一团糟
B.江南女子小苏第一次去北方某省公婆家过年,对当地下跪磕头的拜年方式难以适应。
C.周教授去英国做访问学者,很为自己的“哑巴英语”带来的沟通障碍感到焦虑
D.小高参加“变形记”到一城市富裕家庭短暂生活,被“新家”的奢华震惊了
【答案】:B
【来源】:2015年河北行测试卷 【解析】
社会学类。关键词:①生活在一种习俗中的人初次接触另一种习俗,②不适感和压力感。A.湘西也属湖南,不符合①,B.江南女子第一次到北方,符合①,对磕头习惯难以适应符合②;符合定义;C.哑巴英语不属于习俗,不符合定义;D.新家的奢华不属于习俗,不符合定义。因此本题答案为B选项。
三、 第3题:
有形磨损和无形磨损是描述机器设备价值下降的概念。人才作为一种资源,也面临着有形磨损和无形磨损。人才的有形磨损是指随着年龄和工作时间的增长,同人才的身体和心理状况有关的体力、进取心和合作性等因素水平的下降。人才的无形磨损是指由于人才的观念、知识、方法相对落后造成人才的使用价值的下降。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人才无形磨损的是( ____)
A.科室的陈力对新引进的遥感设备不感兴趣,也不积极学习 B.在同一个岗位做了20年,刘主任有时觉得很烦躁、意志减退 C.大学毕业生赵刚工作方法简单,经常受到同事的批评
D.45岁的王组长常觉得自己的体力不支,发出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感慨
【答案】:A
【来源】:2012年山东 【解析】
A项,陈力由于自身的知识短缺,导致他的使用价值有所下降,这属于人才的无形磨损。
四、 第4题:
定义:
(1)“同语反复”是指定义项直接包含了被定义项所出现的定义错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