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音乐欣赏教学毕业论文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22 0:54:19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浅谈音乐欣赏教学

摘要:

艺术教育中的音乐欣赏课对青少年学生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情感,提高审美素质,发展形象思维,启迪创新精神,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也越来越受到各级教育部门的的重视,那么怎样才能真正的上好音乐欣赏课保证每堂课高质量的完成呢?这不仅需要国家提供是师资设备及政策上的支持,更需要教师们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及业务水平,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根据具体的教学环境,认真分析学生的具体情况,灵活的运用各种教学方式各种教育手段,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为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用音乐的魅力感染学生,唤醒学生最原始、最朴实的情感,引导学生形成健康的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世界观。此外上好音乐欣赏课应注意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一种学习的能力、真正使音乐教育与其他学科的教学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进一步深化素质教育的影响。 Abstract:

Arts education in music appreciation classes for young students life, the world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formation, but also can stimulate feelings of students, improve the aesthetic quality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inking in terms of images, inspired the spirit of innovation, the quality of education schools are an important group into a part of. Therefore all levels of education are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the department, then how can we really appreciate the music of a good lesson to ensure high quality in each class completed? This is not only required to provide is the quality of country policies on equipment and support, but also required teachers to constantly improve their own quality and business level, to do everything from the reality, according to the specific teaching and learning environment, a careful analysis of the specific circumstances of students, and flexible use of the teaching methods of various educational tools to students cultivate aesthetic capacity of the goal to stimulate the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students cultivate a wealth of imagination, infected with the charm of the music students, students wake up the most primitive, the most

simple and emotional, and guide the formation of students a healthy positive outlook on life, world outlook. In addition a good music appreciation lesson students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divergence of thinking for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cultivate an ability to learn music education and really make the teaching of other disciplines play a complementary role, to further deepen the impact of quality education. 关键词:

音乐欣赏;审美教育;教学方法;素质教育 Key words:

Music appreciation;aesthetic education; teaching methods;quality education

正文:

在素质教育倍受重视的今天,音乐教育也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重视,音乐教育作为一门独特的艺术教育形式也越来越多的受到各学校及社会的普遍重视,而音乐教育是一种审美教育,音乐本身也是一种听觉艺术,因此音乐欣赏课在音乐教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音乐欣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音乐教育的成败,而音乐欣赏课是在整个音乐教学过程中最不容易把握的环节,因此,大量教育界专家们对如何上好音乐欣赏课做了细致的研究,总结了很多好的教学方法,提出了很多新的教育理念,供音乐教师们学习使用。我在认真的学习了专家的教育理论之后,又经过实际的实习锻炼,对音乐欣赏教学有一些浅显的认识,也总结了一些教学上的方法如下:

一、 培养学生倾听音乐。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倾听是音乐欣赏的主要方式。欣赏音乐的每个环节都离不开听,音乐艺术及欣赏教学的本质规律决定了欣赏教学的根本方法是倾听。如果你要更好的理解音乐,再也没有比倾听音乐更为重要的了,什么也代替不了倾听音乐。(1)音乐欣赏教学任务是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而这一目标的实现,则有赖于学生倾听、倾听、再倾听的欣赏习惯。

然而经常可以看到在音乐欣赏教学的目的一栏里写上这样一段开头语:通过对某作品的欣赏达到革命历史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等。固然,这样一些教学目的是包含在音乐欣赏教学中的,但这些教学目的,在音乐欣赏教学中,绝大部分已经由作品本身所决定了。对于这样一些教学目的的确认,主要发生在选择作品的过程中,而不是作品的教学过程中。因为音乐作品的情感,是由音乐作品本身所决定的,它对听者的影响或教育,取决于听者在音乐上对它所接受的程度。但遗憾的是我们许多老师,在写完了上述的教学目的之后,就不知道如何在欣赏教学中提出更进一步的教学目的要求了,接下

来是一大堆概念的讲述,爱国主义的教育等等。等这些话说完后,真正让学生欣赏音乐的时间已所剩无几了。有些老师甚至对如何从听觉上去引导学生,让学生具备一定的音乐欣赏素养一无所知,因此,当学生离开教室时,脑子里只留下老师所说的话,对音乐的印象却很模糊。(2)音乐欣赏的教育目的究竟应该是什么呢?要回答这个问题,还需要对音乐艺术的性质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教师一味的强调作曲家的创作目的、表现意图,而忽略培养学生欣赏习惯。不考虑学生的认识基础、个性特点,把自认为最完美的理解“灌”给学生,把音乐作品说“死”、说“僵”,也是不符合教育规律的。

于是,我们便探求一种新的欣赏途径:不从作品感受作曲家的创作意图,而是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学生为主体,去欣赏、感受、讨论、表现音乐。突出主体,重在欣赏。具体表现为:课始,不告之作品名称,作者情况等,让学生先聆听音乐作品,感受音乐特点、情绪,根据自己的经验,理解音乐,展开想象。之后同学间进行交流讨论,甚至绘画、编舞等形式进行表演。这种教学,有可能会与作者的表现意图有所出入,但学生所说的音乐形象,都是通过认真聆听而得到的,具体、实在。课堂上,往往同学听得认真,教师上得轻松,气氛活泼热烈。同时,亦使学生有一种成功感。

如上《二泉映月》一课,组织教学后,教师只作简单导入(今天我们要欣赏一个非常有名的曲子,这个作品曾经被国外一家杂志社评为“世界十大名曲”之一),以激起学生兴趣,接着便让学生初听,因为学生已适应这种教学,彼此都非常认真。初听后(亦可听部分),教师让学生说说音乐特点,各自感受。有同学说这首作品情绪悲伤、凄凉,犹如描绘旧社会受日寇侵略的村落场面;有的说这首作品让我想起自己不高兴的往事;也有的说象一个饱经风霜和挫折的老人在述说他的悲惨遭遇。教师不是高高在上,而是作为合作伙伴。无需步步传授,学生已把内涵基本体验和感悟。最后,教师对作品背景、作曲家情况作简单介绍,即可完成教学。

篇幅短小,音乐形象鲜明,能引起学生共鸣,学生喜闻乐见的作品,大体多适合这种方法。如:《江河水》、《流水》、《二泉映月》、《鹧鸪飞》、《思乡曲》、《春节序曲》、《梦幻曲》、《卡门序曲》等。有些较大篇幅的作品,其中的某一乐段亦可采用这种方法。如《梁山泊与祝英台》中,“十八相送”一段,听后,让学生说说彼此感受,谈谈随音乐而产生的联想。“乐曲以优美悦耳的小提琴来象征祝英台,以低沉浑厚的大提琴来象征梁山泊,并且两个声部交替出现,给人一种仿佛两人对话的感觉,形象的再现梁祝十八相送时的缠绵与无奈。同时小提琴以带休止的旋律来表现祝英台当时那种欲言又止的情形。”梁祝故事较为熟悉,这位同学的感受,足可说明这种教学方法的可行。 学生在倾听过程中应反复积累对音乐作品的感知和体验,实现对作品理解层次的升华,这既是对音乐作品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认识发展过程,也是音乐欣赏心理的反应过程,即由外部音响感知到想象联想,再到情感共鸣,最后到理解认识。(3)因此,教师在培养学生倾听的同时,要遵循音乐欣赏心理反应过程的认识过程,引导学生倾听层次的不断提高。从音响感知入手,逐步展开想象和联想并引发情感共鸣,最后理解作品的思想境界,使学生逐渐由低层次的直觉倾听向高层次的情感倾听、理智倾听发展,从而进入艺术审美欣赏的境界。

二、 采用综合性的音乐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参与音乐。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推动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巨大动力。《音乐课程标准》提出了音乐教学应“以兴趣爱好为动力”的理念。指出:“音乐课应该充分发挥音乐艺术特有的魅力,在不同的教学阶段,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审美心理特征,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4)”如果没有了“兴趣”这个动力,音乐课就无法实现其培养创造性思维和音乐审美能力的教育目标。在音乐教学中努力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提高音乐教学的成效有着重要意义。因此欣赏教学要尽量采用综合性的音乐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参与体验音乐。教师要引导学生将身体的各种感官都充分调动起来,全身心地投入到音乐中,用身体的动作和表演,用歌唱,用乐器的演奏,用各种变化多样的方式使学生在听音乐的同时,参与到音乐活动中。让学生在音乐欣赏中从聆听音乐到欣赏音乐,并通过参与体验感受音乐的美,提高对音乐的兴趣;让学生成为音乐课堂的主题,将创作、表演与欣赏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他们全身心地进入音乐。在欣赏教学实践中,参与音乐的方式有以下几种: 1.直观演示

老师展示实物、图片教具,并以示范性的演奏、演唱,或采用多媒体手段, 可使学生获得具体、生动、真实的感性认识,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教学《酒歌》时,我先让学生观看我区苗、瑶、侗、壮各少数民族的祝酒歌的影像资料,并让学生就此发表自己的看法,极大地激发了他们对民族音乐的热爱。同学们兴趣很高,边唱边舞,手舞足蹈地自编和模仿少数民族唱酒歌时的表情及动作,看起来格外入耳人目。这样不但提高学生的自编自演能力和自信心,还懂得了很多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和有关知识,也提高了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

2.故事穿插

音乐作品题材广泛,许多作品都蕴含了丰富的文学内涵,优秀的音乐家和音乐作品都有着感人的故事,有的音乐作品本身就具有故事情节。如峨贫内蒙古民歌《嘎达梅林》时,首先讲了民族英雄嘎达率众起义,最后英勇牺牲的故事。然后引入新课,“这位英雄的故事被后人编成歌曲传唱,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欣赏并要学唱的歌曲”。教学中以故事穿插激发学生的兴趣,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音乐作品。 3.巧设疑问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思、学是密切相连、辩证统一的。在教学中抓住学生的好奇心理,根据教学内容,大胆设疑、穿插提问,以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例如《优美的情思》一课中,我设疑:“同学们平时生活中遇到过什么令你感动流泪的时候吗?我们学习了很多的抒情歌曲.你们能不能把你遇到的这些事情用我们所学过的抒情歌曲来表达呢?”同学们个个都争先恐后地抢着表演。已经下课了,学生仍然沉浸在自己的感动中。 4.参与表演

(1) 参与演唱音乐主题。乐曲的主题是音乐的核心和精华,是乐曲结构与发展的基本要素,常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优美的主题常使人终生难忘。演唱并熟记主题音乐能让学生更深刻地领会音乐的发展与变化,并能锻炼学生的音乐记忆力。在欣赏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熟悉、演唱乐曲的主题或片段。

(2) 参与节奏律动。引导学生利用节奏来感受和表现音乐情绪,这种身心的结合对学生感受音乐的节奏、律动、句法、情绪等十分有利。这样,学生既不是单纯欣赏音乐,也不是机械地做身体动作,而是在大脑协调支配下直接参与音乐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其他音乐感觉。节奏律动的方式有随音乐击拍、踏脚、拍手、做即兴表演动作、边听音乐边舞蹈等。例如,在欣赏民族器乐曲《瑶族舞曲》时,教师指出乐曲中常用的节奏型,让学生边听音乐边合着节奏击拍,使学生立即领会乐曲的风格特点,进入音乐的情境之中。

(3) 参与乐器演奏与创作。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应该让学生在应用、拓宽和延伸过程中进一步感受学习音乐的乐趣。乐器演奏是学生表现音乐的方式之一。以打击乐、竖笛、口风琴等简单乐器来参与表现音乐,不仅调动了每个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全神贯注地聆听和感受音乐,加深对作品的印象并与乐曲产生共鸣,而且也能获得表演成功的自信和愉快,享受参与音乐的无穷乐趣。例如,在欣赏完《彩云追月》的第一段缓慢而幽静、表现美丽的月色的旋律之后,引导学生在原来主题音乐基础上加快速度,再用乐器演奏出来,结果旋律立即变得热烈欢快。这样学生就能理解速度对音乐情绪的影响,感受到音乐表现的奇妙,也得到音乐创作的乐趣。

以上参与音乐欣赏的方式,使学生获得理解音乐所需要的体验,感受到丰富的音响,使学生参与到音乐中,让欣赏、演唱、演奏、律动、表演和创作融为一体,使学生亲身体验音乐发展的全过程,亲身参与到音乐中,通过音乐学习音乐,真正地走进音乐,感受音乐之美。 5.积极鼓励

每个人都渴望成功,成功能给人自信,成功能促人奋斗,催人进取。教师在学活动中,要及时肯定、鼓励学生,激发他们学习音乐的信心。积极的评价是一方对症的好药,几乎所有人都喜欢被人夸奖的,而且学习兴趣的激发或维持往往都少不了外界的评价。俗话说:好言一句三冬暖。特别是在学生没有信心的时候,我们做教师的就应该适时的鼓励并给予最大的帮助,只要学生有一丁点的进步便给以肯定,而这种鼓励不仅仅是在课堂之上,也体现在学生的课外兴趣活动上。比方说,在我的音乐课上我非常重视给每一个学生展现和锻炼自己的机会,尤其是那些不太爱学习的学生在课上多叫他回答几次问题,学了新歌让他第一个上讲台给同学们演唱并且给他简单的鼓励的话语:“你学的真快!我很喜欢你!真高兴你有如此表现!”等等。一些看似平淡的话语,但是用在这类同学的身上也许就已经激发了他们学习信心,让他们觉得不是老师遗弃了他们而是自己没有把握机会,没有去很好的展现自己。并且班里的同学也会一视同仁的对待这些同学了。 6、用创新和师爱激发学习兴趣

搜索更多关于: 音乐欣赏教学毕业论文 的文档
音乐欣赏教学毕业论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5cf994lopx1jxus0i32v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