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供不应求,r不变,Y增加; I
r
r0
B A IS D IS 0
y0 y1 y
产品市场的失衡
幻灯片29
? 第三节 利率的决定
? 一、利率决定于货币的需求和供给 ? 古典:投资与储蓄相等时,决定利率;
? 凯恩斯:否认古典的观点,认为利率由货币的供给量和对货币的需求量所决定。
? 货币的实际供给量是一个外生变量。
? 二、货币需求动机
? 货币的需求:人们在不同条件下出于各种考虑对持有货币的需要。 ? 财富的持有形式可以以持有货币的形式。 ? 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是利息。
? 凯恩斯认为,人们损失利息持有货币,主要有三个动机:
幻灯片30
? (1)交易动机:
? 为了进行正常的交易活动而需要货币。出于交易动机的货币需求量主要取决于收入。 ? (2)谨慎动机或预防动机:
? 为预防意外支出而持有货币的动机。这一货币需求量大体上和收入成正比。
? 交易动机和预防动机的货币需求量与收入的关系可表示为:L1=L1(y)=ky ? (3)投机动机:
? 为了抓住购买有价证券的机会而持有货币的动机。 ? 债券价格=债券收益/利率(P=R/r) ? 预期债券价格上涨,买进债券,
? 预期债券价格下降(即利率上升),卖出债券,持有货币——投机
需求
? 投机性货币需求量与利率的关系可表示为: ? L2=L2(r)=A-hr
幻灯片31
L1=kY
Y
r 凯恩斯陷阱 (或流动性陷阱) L2=-hr r0 0 0
L1
L2
投机性动机货币需求量
交易和预防动机的货币需求量
幻灯片32
三、流动偏好陷阱
? 当利率极高时,投机性货币需求为零。因为人们认为利率不可能再上升了,即有价证券价格不可能再下降了,所持有的货币全部购买有价证券。
? 当利率极低时,人们认为利率不可能再下降了,即有价证券价格不可能再上升了,所持有的有价证券全部换成货币。人们不管有多少货币都愿意持在手中,这称为“凯恩斯陷阱”或“流动偏好陷阱”。
幻灯片33
回顾与总结:凯恩斯的三个基本心理规律
? 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阐明了消费的不足,进而总需求不足; ? 资本边际效率递减规律表明只有利率r不断降低,投资才会不断增加;
? 流动性陷阱表明利率有最低值,不会一直持续下降,表明投资亦不会一直增加下去。
? 第二、第三个基本心理规律共同阐明了投资不足进而总需求不足。
? 政府政策取向:刺激消费、刺激投资
幻灯片34
四、货币需求函数
? 对货币的总需求是人们对货币的交易需求、预防需求和投机需求的总和,函数可表示为: ? L=L1+L2=L1(y)+L2(r)=ky-hr
? 实际货币量=名义货币量/价格指数 ? m=M/P或M=Pm
? 名义货币需求函数:L=(ky-hr)P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