苔黄厚,苔腻,脉弦或弦滑数。
4.肾精亏虚,髓海不足证:记忆丧失,失认失算,神情呆滞,双目无神,语声低怯或终日不语,齿枯,发焦,倦怠嗜卧,不知饥饱,面容憔悴,咳声无力,气急喘促、动则尤甚,骨痿无力,步履蹒跚,举动不灵,生活不能自理,甚或卧床,舌红,少苔或无苔,多裂纹,脉沉细弱或脉虚无力。 二、治疗方案
(一)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 1.肝肾阴虚,痰瘀阻络证 治法:补益肝肾,化痰通络。
推荐方药:知柏地黄丸合转呆定智汤加减。熟地黄、山茱萸、山药、泽泻、何首乌、肉苁蓉、牡丹皮、茯苓、知母、黄柏、荷叶、地龙。
中成药:复方苁蓉益智胶囊、银杏叶片或银杏叶胶囊、灯盏花素片、华佗再造丸等。
2.脾肾阳虚,痰瘀阻络证 治法:健脾益肾、化痰通络。
推荐方药:还少丹合归脾汤加减。熟地黄、枸杞子、山茱萸、肉苁蓉、巴戟天、小茴香、杜仲、怀牛膝、茯苓、山药、石菖蒲、远志、五味子、大枣。
中成药:复方苁蓉益智胶囊、人参归脾丸、银杏叶片或银杏叶胶囊、华佗再造丸等。
3.痰瘀化热,上扰清窍证 治法:清热化痰,通络开窍。
推荐方药:涤痰汤合黄连解毒汤加减。胆南星、黄连、制半夏、竹茹、黄芩、石菖蒲、枳实、川芎、栀子、三七粉(冲服)。 中成药:病情波动、加重时可静脉输注醒脑静注射液、清开灵注射液、苦碟子注射液等中成药,也可口服牛黄清心丸、安脑丸、安宫牛黄丸、复方苁蓉益智胶囊等。 4.肾精亏虚,髓海不足证 治法:补肾填精,益髓增智。
推荐方药:补肾益髓汤加减。熟地黄、山茱萸、紫河车、龟板胶(烊化)、续断、骨碎补、补骨脂、远志、石菖蒲。
中成药:复方苁蓉益智胶囊、安神补脑液、银杏叶片或银杏叶胶囊、华佗再造丸等。 (二)针灸疗法
(1)治法:采用辨经刺井法、颞三针治疗。
(2)主穴:百会、四神聪、神庭、本神、颞三针、膻中、中脘、气海、血海、足三里、外关。
(3)配穴:少冲、隐白、厉兑、至阴、丰隆、大敦、绝骨等。 (4)取穴及操作 ①取穴
颞三针:“颞三针”位于头颞部。其中第一针通过率谷穴及角孙穴,前者为足太阳、少阳之会,后者为手足少阳之会;第二针通过手、
足少阳、阳明之会的悬厘穴及足太阳、少阳之会的曲鬓穴;第三针位于天冲穴附近,该穴为足太阳、少阳之交会穴。
②针刺操作
头穴:平刺,针刺得气后以180~200次/分的频率捻转2分钟,分别在进针后第10分钟、第20分钟行针2次,共留针30分钟。
③疗程:每日1次,每周针5次。 (三)康复疗法
一旦病人被确诊为痴呆,在积极治疗的同时,应尽早全面进行康复训练,即认知功能训练与肢体功能训练,认知功能训练包括记忆训练、注意力和集中力训练、视觉障碍训练、语言功能训练、作业训练、睡眠训练等。
(四)推拿疗法
有神经损害局灶体征的患者,可选用不同推拿手法,同时让患者进行各种改善运动功能的锻炼。
三、疗效评价 (一)评价标准
1.中医症状疗效评定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的疗效评定标准):疗效指数=(疗前积分一疗后积分)÷疗前积分×100%
①临床缓解:用药前、服药后,症状和体征明显改善(疗效指数≥95%);
②显效:服药后,症状和体征明显改善(70%≤疗效指数<95%);
③有效:服药后,症状和体征有改善(30%≤疗效指数<70%); ④无效:服药后,症状和体征无明显减轻或加重者(疗效指数<30%)。
2.临床总体印象、日常生活能力评定标准: 2.1临床总体印象一变化量表; ①未评,记0分。 ②显著进步,记1分。 ⑨进步,记2分。 ④稍进步,记3分。 ⑤无变化,记4分。 ⑥稍恶化,记5分。 ⑦恶化,记6分。 ⑧严重恶化,记7分。
2.2Barthel指数(Brothel Index,BI):
包括10项内容,每个项目根据是否需要帮助及其帮助的程度分为0,5,10,15分四个等级,总分为100分,得分越高,独立性越好,依赖性越少。
3.认知功能评价(ADAS—cog)量表
ADAS分为认知(ADAS—Cog)和非认知(ADAS-Ncog)两部分。认知部分由12个条目组成,评定认知缺陷,评分范围为0(无错误或无损害)~70分(严重损害)。非认知部分由7个条目组成,均由测试者参考访谈信息进行临床评定。每个条目的评分范I蜀均从0(无损害或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