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八年级上册物理物态变化知识点总结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24 4:01:53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八年级上册物理物态变化知识点总结

一. 自然界中大部分物质有三态:固态、液态、气态,三态之间可以相互转化,物质所处的状态与温度有关。三态的性质如下图: 状态 形状(固定或不固定) 体积(固定或不固定) 固态(冰) 固定 固定 液态(水) 不固定 固定 气态(水蒸气) 不固定 不固定 二. 物态变化:物质从一种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状态叫做物态变化。物态变化时,总需要吸热或放热。吸热物体的能量增加,放热物体的能量减小,所以物态变化过程中伴随着能量的转移。 三.温度

1.定义: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2.测量温度的仪器:温度计,分为三类:寒暑表( -30℃~50℃、1℃)、体温计(35℃~42℃、℃)、实验室用温度计(-20℃~110℃、1℃) 3.温度计的工作原理: 根据测温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 4.常用单位:摄氏度(℃) 国际单位:开尔文(K)

5.摄氏温标的规定: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沸水的

温度规定为 100℃。在0℃和100℃之间分为100个等份每一份就是1摄氏度。

6.温度计的正确使用:

(1)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2)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被测物体后要稍侯一会儿,待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3)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

上表面相平。 四. 汽化

1.定义: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做汽化 2.汽化方式: (1)蒸发

●定义: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

●影响因素: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液体表面上方空气流动的速度 (2)沸腾

● 定义: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进行的,比较剧烈的汽化现象

● 现象:水中形成大量的气泡,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开来,里面的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 ●图象:

沸点

●条件:温度达到沸点,继续吸热

●特点:虽然继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水沸腾实验: 观察阶段 水在沸腾前 水在沸腾时 由小变大 保持不变 小 沸腾 气泡 由大变小 温度 逐渐升高 声音 大 ●蒸发和沸腾的异同点: 异同点 蒸发 发生部位 液体表面 液体表面和内部 温度条件 任何温度 达到液体沸点 剧烈程度 缓慢 剧烈 不 影响因素 气体流速、表面积、温 表面气压 同 度 点 温度变化 自身及周围物体温度降吸收热量,温度不变(等于沸点) 低,有制冷作用 相同点 都是汽化现象,都需要吸热 五. 液化 1.定义: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液化。

2.液化的方法:(1)降低温度(所有气体在温度降低到足够低时,都能被液化)

(2)压缩体积

3.属于液化的一些现象: ●看到的“白气”、 露的形成、雾的形成

●棒冰上方冒“白气” 、夏天冰箱里拿出的啤酒瓶出汗 六、熔化

(1)定义: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叫做熔化,熔化要吸热

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晶体不同,熔点一般也不同。

(2)固体根据熔化特点分为两类:

◆晶体:具有固定的熔化温度的固体,例:海波、萘、冰、各种金属、水晶 ◆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的固体,比如松香、烛蜡、沥青、玻璃、塑料 (3)图像: D 熔点 B C A 晶体熔化图像

吸、放热情况 温度变化情况 状态 AB段 吸热 升高 固态 BC段 吸热 不变 固液共存 CD段 吸热 升高 液态 条件:温度达到熔点,继续吸热 特点:虽然继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非晶体熔化图像

特点 :整个过程一直在吸热,温度不断上升. 七.凝固

(1)定义: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叫做凝固,凝固要放热

凝固点:晶体凝固时的温度. (2)图像: E 凝固点 F G H 晶体的凝固图像

吸、放热情况 EF段 放热 FG段 放热 温度变化情况 下降 不变 状态 液态 固液共存 固态 GH段 放热 下降 条件:温度达到凝固点,继续放热 特点:虽然继续放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非晶体的凝固图像 特点 :整个过程一直在放热,温度不断下降. 八.升华和凝华

1.升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升华过程吸热 常见实例:◆冰冻的衣服变干

◆用久了的钨丝会变细

◆衣柜里防虫用的樟脑丸,过一段时间后会变小,最后消失不见 ◆利用干冰制冷

2.凝华: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凝华过程放热

常见实例:◆北方秋冬两季早晨出现霜

◆窗玻璃上出现冰花 ◆树枝上出现雾凇

九.常见的自然现象

◆云:白天气温较高,地表水大量蒸发,因此空气中含有大量的水蒸气。这时

候水蒸气上升到冷的高空以后,一部分液化成为小水滴,一部分凝华成小冰晶,天空中的云就是由大量的小水滴和小冰晶组成的。(液化以及凝华) ◆露:天气较热时,空气中的水蒸气清晨前遇到温度较低的树叶、花草等,液

化成小水珠附在它们的表面,这就是露。(液化)

◆雹:在夏季,上升气流很强,也很不稳定。小水滴在空气对流中受冷凝固成

小冰雹块,小冰雹块在流动过程中又与小冰晶、小水滴合并,形成大冰块,当这样的大冰块增大到一定程度时,气流无法支持,就降落到地面形成冰雹。(凝固)

◆霜:夜晚,气温降到0℃以下时,地面附近的水蒸气遇到地面上冷的物体,

凝华为冰花附在物体上,这就是霜。(凝华)

◆雪:当云中的小水滴不断蒸发成水蒸气再凝华成小冰晶,下落过程中温度低

于或接近0℃就形成六角形的冰花,冰花聚集在一起,形成雪片或者雪团降落下来,这就是雪。(凝华)

◆雾:空气中如果有较多的浮尘,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附在浮尘上,和浮

尘一起漂浮在空气中,这就是雾(液化)。

◆雨:当云越聚越多,越聚越厚的时候,就要开始下落,在下落过程当中随着

温度升高,云中的小冰晶熔化成小水滴,与云中原有的小水滴一起降落到地面上,这就是雨。(熔化) 十.生活中常见的物态变化现象

1、冬天嘴呼出的“白气”的形成—液化 2、雾的形成—液化 3、露的形成—液化 4、霜的形成—凝华

5、用久日光灯管变黑—先升华后凝华 6、冰镇啤酒瓶“冒汗”—液化 7、用久的电灯的灯丝变细—升华 8、天空中云的形成—液化和凝华 9、舞台上干冰形成的白雾—先升华后液化 10、冰棒冒“白气”—液化 11、烧开水时,水面冒出的“白气”—先汽化后液化

12、冰棒纸上结的“霜”—凝华 13、碘变成紫色的气体—升华 14、卫生球变小了—升华 15、夏天衣服被晒干—汽化

搜索更多关于: 八年级上册物理物态变化知识点总结 的文档
八年级上册物理物态变化知识点总结.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5cvop33jlu05ej21u0rq9kfa25180i00k6n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