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20届山东省临沂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9 21:03:09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6.【答案】 A

【解析】

解:读图可知,农作物④主要分布在浙江省,浙江省位于秦岭-淮河一线以南,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所以适于喜欢高温多雨的水稻的生长,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不同的气候条件下,适于种植不同的农作物,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读图析图能力,属于基础题,根据省区的位置结合课本内容即可解答。 7.【答案】 B

【解析】

解:读图可知,福建省各类农作物秸秆占比相对均衡,主要是福建地区自然环境更复杂,农作物种类更多。 故选:B。

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气候:包括光照、热量、水分等要素,它是影响农业生产的基础因素。地形: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土层深厚。适宜发展种植业,山区耕作不便,且不利于水土保持。适宜发展畜牧生、林业等。土壤:农作物生长的物质基础。不同土壤类型适宜生长不同农作物,如酸性红壤种茶树。水源:尤其对干旱地区的农业发展显得更为重要。市场:市场的需求量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交通运输:对商品农业,尤其是对花卉等园艺生和乳畜业的生产非常重要。政策:起鼓励或限制作用。如商品性农业生产基地建立。劳动力、科技、冷藏保鲜技术等。 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能抓住题干的基本信息,结合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区位因素分析即可。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是解题的关键。 8.【答案】 D

【解析】

解:读图a可知,近地表岩层产生节理、裂隙,是a时期壶穴形成地点。 故选:D。

喀斯特地貌是喀斯特作用形成的一种独特的地貌类型。喀斯特作用的本质是含有二氧化碳的水对可溶性岩石的溶蚀和淀积作用。岩石的可溶性是喀斯特地貌发育的最基本条件。 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了地质构造和构造地貌,获取题干中信息即可。 9.【答案】 C

【解析】 解:壶穴主要是由水流挟带砾石或粗沉积物研磨基岩河床形成的凹坑,壶穴易在强急流或瀑布前方形成。喀斯特地貌区岩石抗蚀力弱,岩石容易被溶蚀,有利于壶穴形成。 故选:C。

喀斯特地貌是具有溶蚀力的水对可溶性岩石(大多为石灰岩)进行溶蚀等作用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又称溶岩地貌。除溶蚀作用以外,还包括流水的冲蚀、潜蚀,以及坍陷

等机械侵蚀过程。

解题关键是对地表形态的形成原因和地质构造基本概念的了解,能够区分外力作用和内力作用的表现,并能在不同的图中熟练应用。 10.【答案】 A

【解析】

解:由材料可知,色季拉山位于青藏高原东南部,纬度位置较低,受西南季风影响大。与西坡相比,东坡降水较多,地表易积水,土壤淋溶作用强,A项正确; 据图可知,东坡土壤类型比西坡多,B项错误;

色季拉山东侧降水多,利于植物的生长繁殖,C项错误;

东坡相对高差比西坡大,气候、土壤类型复杂,因此东坡植物种类比西坡多,D项错误。 故选:A。

同一山地,因坡向、相对高度差等的不同而引起水热条件的差异,使得同一山体不同坡向的气候、植被、土壤等也存在明显差异。根据图文材料可知,色季拉山的东坡的相对高度差大、降水多,因此东坡的土壤类型、植被种类都比西坡要多。

本题以西藏色季拉山土壤垂直分布图为背景材料考查不同山坡自然环境特征的差异,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山地垂直自然带的地域分异规律。 11.【答案】 D

【解析】

解:结合题干可知,色季拉山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南部,最高海拔为5300m,该地被誉为“世界植物的博物馆”,说明植物种类丰富,因此主要原因为相对高差大,气候垂直差异显著,D正确;

该地晴天多,光照条件好,光合作用强,但是不是植物种类丰富的原因,A错; 该地为山地,土壤肥力较低,B错; 该地为高原高山气候,降水较少,C错。 故选:D。

地域分布规律主要:由沿海向内陆的的地域分异规律,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山地的垂直地带性分异规律。

本题主要考查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较为简单,关键是结合该山地的所处的地理环境进行分析。 12.【答案】 A

【解析】

解:根据雾气形成的原因可以推断,当近地面气温低时更容易出现雾气。日出前后是一天中气温最低的时刻,水汽凝结成雾气。 故选:A。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

1、纬度位置。通常情况下,赤道地区降水最多,两极附近降水最少。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较多,西岸降水较少。

2、海陆分布。温带地区,沿海地区降水较多,内陆地区降水较少。 3、地形地势。通常情况下,山地迎风坡降水较多,背风坡降水较少。

4、洋流因素。暖流对沿岸地区气候起到增温、增湿的作用。寒流对沿岸地区的气候起到降温、减湿的作用。

5、人类活动。通过改变地面状况,影响局部地区气候。

本题主要考查雾气形成的原因,掌握相关知识结合图象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即可。 13.【答案】 C

【解析】

解:据雾的形成条件可推知,下垫面增温,雾滴蒸发;风速增大,将雾吹散;大气不稳定,水汽上传,热量下逆,使雾滴蒸发。结合图象中雾气出现的时间分布可知雾气在凌晨,中午出现最少,可以判断当天的气温变化较大。 故选:C。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

1、纬度位置。通常情况下,赤道地区降水最多,两极附近降水最少。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较多,西岸降水较少。

2、海陆分布。温带地区,沿海地区降水较多,内陆地区降水较少。 3、地形地势。通常情况下,山地迎风坡降水较多,背风坡降水较少。

4、洋流因素。暖流对沿岸地区气候起到增温、增湿的作用。寒流对沿岸地区的气候起到降温、减湿的作用。

5、人类活动。通过改变地面状况,影响局部地区气候。

本题主要考查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掌握相关知识结合图象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即可。 14.【答案】 A

【解析】

解:结合材料可知,形成冰泡景观需要该环境纬度高、海拔高,具备迅速封冻的气候条件,因此高纬度才可达到条件,BC错;

湖泊底部的生物量高于河流底部,因此更容易形成冰泡,A对,D错; 故选:A。

由材料可知,冰泡湖的形成条件是:①要有可在水中释放气体的源头。②湖泊地温度急速降到冰点以下(湖面冰封的速度要快过湖底气泡冲向水面的速度),这样气泡才能被“锁”在冰层之中。

本题属于基础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冰泡的形成原因,需要结合区域环境特点进行综合分析判断。

15.【答案】 C

【解析】 解:“冰泡”景观最基本的形成条件:一是湖底腐殖质丰富,能分解形成甲烷等气体;二是湖泊当地气温急速降到冰点以下。读图看出,该区域有丰富的腐殖质,说明该区域水生生物生长旺盛,形成了腐殖质。 故选:C。

冰泡景观是指水体底部产生的气体,受浮力上升,在水面因气温迅速降低而被冰冻在冰层中的奇观,结合试题的要求分析解答。 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了冰泡景观,解题的关键是从图文中获取信息并调用相关知识进行解答。

16.【答案】 解:(1)读图可知,大气降水在囊谦盆地西北部海拔较高地区沿地层裂隙渗入地下,由于地势高差而产生的水压使水流沿断层向东南方向运动,在运移过程中,地下水不断与周围岩层发生物质交换,溶滤了地下含盐层,并最终沿着裂隙上升,出露地表,形成盐泉。

(2)据图可知,囊谦位于青海省的南部,夏秋季节受夏季风影响,降水多,冬春季节受冬季风影响,降水少,光照强。

(3)据材料1当地的盐场仍在沿用传统的生产工艺“可知生产设备和生产技术落后,市场上出产的盐变多,竞争力大。 故答案为:

(1)①大气降水在囊谦盆地西北部海拔较高地区沿地层裂隙渗入地下;②由于地势西北高东低,使地下水沿断层向东南方向运动;③在运动过程中,地下水不断与周围岩层发生物质交换,溶解了地下含盐层;④并最终沿裂隙上升,出露地表,形成盐泉。

(2)冬春季。囊谦地处季风区,夏季多雨;冬春季降水少,晴天多,蒸发强有利于晒盐。 (3)①生产设施落后,生产规模小,生产效率低;②传统的手工生产,生产技术落后,产品质量较差,市场竞争力弱;③随着交通的发展,海盐进入内地,市场竞争压力增大。

【解析】

(1)主要的地质作用有地壳运动、风化作用、风力作用、流水作用、海浪作用和冰川作用。 (2)影响盐场的因素,主要因素有太阳辐射、天气、海拔、地形、土质。

(3)影响工业的社会经济条件,主要因素有市场、交通、政策、技术、劳动力。

本题难度中等,需掌握工业的知识,并具备一定的提取信息和分析信息的能力,才能解决问题。

17.【答案】 解:(1)根据上图可知,该月太行山东坡地形暖脊南高北低,而且大致与太行山平行,等温线向北凸出。

(2)根据气温分布可知,该月是冬季,太行山受来自蒙古-西伯利亚的西北风的影响,西北风先到达太行山西部,一部分受山脉阻挡,另一部分沿着山脉爬升到达山顶,然后下沉形成“焚风”,所以太行山东侧气温明显高于西部。

(3)夜间主要是山风,能抵消焚风;白天是谷风,能增强焚风效应,所以冬季太行山东坡夜间焚风强度明显大于白天。 故答案为:

(1)南北狭长分布;平行于太行山走向(或呈东北-西南走向);暖脊等温线数值南高北低,等温线向北凸出。

(2)冬季,来自较高纬度的冷气团移经太行山区时,一部分在山脉西侧受阻挡堆积;另一部分受山地抬升作用翻越山顶到达东侧背风坡,在太行山东坡及山前平原地区下沉,增温明显,形成暖脊。

(3)夜间太行山东坡坡面辐射冷却快,气流沿山坡下沉,形成山风,与焚风风向一致,焚风随之加强;白天山地东坡增温快,气流沿山坡上升,与焚风风向相反,有抵消和抑制作用,故焚风强度较弱。

2020届山东省临沂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5czkx46kiw4x67j2pwjr92i2p9mey901dl5_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