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化学师范实习生实习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1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9/24 14:51:16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初中化学实习教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与对策研究

作者:刘 玄 林

【摘要】 在中学化学实习过程中,化学实习教师在对教材把握、讲授经验、语言表述和板书等方面,

与一名合格的中学化学教师相比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和不足。针对此,应采取有效措施来提高实习生教学能力。这些措施包括加强实习生实习前的训练,让其多借鉴他人的经验,指导其针对大纲、教材备好课并充分了解学生、精心设计教学程序、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等,最后还要重视课后小结。 【关键词】初中化学;实习教师;教学问题;对策

前言

实习是化学师范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合格化学教师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实践环节。实习能从本质上缩短化学师范实习生与中学化学教师的差距,是我们化学师范生不可忽视的问题。本文拟就中学化学实习教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谈谈我的访谈结果及其自己的看法。

一.化学实习教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对于一名师范生,实习是从学生向教师过渡的一个重要教育阶段,也是将所学理论知识

与中学教育教学实际相联系,把知识转化为从教能力的重要实践活动。初次登讲台的实习生,在许多方面都有着不同的问题,通过对实习归来的一些学姐学长的访谈,得知实习中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 实习教师对教材把握不准,对学生要求过高,主观随意性大,影响教学效果。

与正式的中学化学教师相比较,实习生由于经验缺乏,对中学教材、教学大纲、教学的

各个环节和影响教学的各种因素分析不透,特别是对学生的现有认识水平和能力把握不准,致使在教学中随意性大,提出的一些貌似有启发性的问题,常常事与愿违,出现“启而不发”的僵局。实习生往往以自己的认知水平和能力为标准来要求学生,急于把自己掌握的知识灌输给学生,甚至感到所讲知识越难越好。于是在课堂上随意增加教学内容,使讲授的知识和提出的问题超越了教学大纲,超越了学生的接受能力,从而影响了课堂教学。

2. 实习教师讲课经验不足,应急能力差。

由于实习生备课时主要是背讲稿,上课时也是按所背的去讲,对教案缺乏灵活运用;再加上初次登讲台面对那么多学生,心里难免会紧张。如果上课过程中一切顺利还可以,万一出现意外,往往就会束手无策,心里更加紧张,从而影响教学过程。有一些实习生反映,由于平时在学校试讲练习面对的都是自己的同学和老师,同学们的认知水平本来就比中学生高,而且是抱着捧场的态度对试讲的同学极力配合, 所以一堂课下来很顺利而忽略了一些隐含的问题。而实习过程中,他们发现学生们并不是那么配合,所以有时候出现意外情况时,会不知所措。

3. 实习教师语言表学达能力差,教态不自然,板书设计不规范。

实习生教语言比较欠缺,把握不住教学语言的目的性、启发性和科学性。板书也缺乏计划性、示范性,字体不工整、不规范,有些字笔顺不对、甚至出现错别字。例如有些实习生讲课时,语调不注意抑扬顿挫,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并且在讲台上显得很呆板,常出现“口下误”和“手下误”,讲解和板书的时间也分配不当,板书慢且不规范。出现这些原因可能是因为紧张,也可能是因为自身普通话,三笔字等就不那么好。

二.解决实习中问题的对策

实习生虽然在实习前都有进行试讲练习等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培训,但是出去实习的

过程中还是发现了许多之前没有遇到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对我即将去实习的那个学校的一些化学老师进行了请教,请他们为我们这些实习生说说他们的一些可取的方法,结合学长和学姐们的自身反思与总结,得出如下的一些对策。可帮助提高实习生的教学能力。 1. 加强实习教师实习前的训练,充分做好实习准备工作。

根据我国教育发展的趋势,按照现代教师论的观点,只有对实习生进行严格的持续不断的训练,才能适应我国教育飞速发展的需要。为此,实习之前,必须着重抓好化学知识的训练和中学化学实验能力的培养。因为熟练掌握中学化学知识和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能力是每一位实习生所应具备的最起码的条件。为了抓好这一关,我们在开《化学教学论》和《化学实验教学研究》课时,我们的老师可以抽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练习备课,写教案,然后让每位同学都上讲台讲理论课或边讲边做实验课,这样可锻炼学生的备课、上课能力。还可以开设微格教学,小组试另外,还在开这两门课的同时,与附近的中学联系,把学生分成几组,到这些中学熟悉教材,听中学教师讲课,批改作业、试卷,指导学生的晚自习和课外活动,从而他们既熟悉了教材和学生,也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还可以开设微格教学,小组试讲训练等比较有针对性的训练。毕竟多练才能进步,才能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2. 让实习教师多借鉴别人的经验。

实习教师在校学习期间,虽然从书本上,从教师的讲授中获得了知识,知道了怎样备课,写教案,也练习过写教案,进行过试讲,但是这一切都只是纸上谈兵,空谈理论而无实践。缺乏处在教育第一线上骨干教师的教学经验,不能像他们那样将课讲得丰富多采、内容充实、重点突出、例子举得恰如其分。因此必须多听名师的课,做到博采众长,为己所用。为此,我们在实习前,利用周末时间,通过请中学的特级教师或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到系里给学生做教学经验介绍,让往届实习优秀生介绍实习经验和讲示范课等方法,同时实习生也可以去就近的中学听课,来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 3. 指导实习教师备好课。

虽说没有“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那么夸张。但是教学实践证明,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条件,教师备课越充分,教学效果就越好。备课是教师取得教学工作主动权的重要一环,同时也是教师提高教育思想、业务水平和教学艺术的重要途径。因此,实习生要特别重视备课。

(1)要求实习教师吃透大纲,钻研教材。

实习教师要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自己的上课任务,深人钻研大纲,字斟句酌,领会其精神实质, 把握教学要求,用以指导备课的全过程;教材是教师组织教学的基本依据,只有吃透教材, 才能恰如其分地处理教材,为此,实习生要从整体上理清知识结构,弄清各章节知识在教材中所处的位置,准确地确定一堂课的知识点,抓住各章节的重点、难点和关键。为此,我们在放寒假前发给学生大纲和教材,让学生在假期领会大纲,熟悉教材,为教育实习做好充分的准备。

(2)实习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

众所周知,教学过程是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相互构成的双边活动。因此,应掌握中学生的思想和心理状态、年龄特征、知识基础和认识水平,全面分析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实现从“温故”到“知新”迁移的“启动点”和“障碍点”,有针对性地制定符合学生水平的目标,做到知己知彼,有的放矢。

(3)精心设计教学过程。

实习教师在备课中要紧紧围绕教学目的,精心搞好如下设计:设计好课堂结构;设计好导言,使课堂教学一开始就产生一股强大吸引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设计好课堂提问和随堂练习,畅通信息反馈,注意知识消化,适当进行调控,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练为主线;设计好课堂板书,要做到清晰工整、条理分明,哪些该写?哪些不该写?哪些需要保留?哪些可以擦去?哪些要详细?哪些可粗略?哪些用彩笔?哪些加注重点记号?这一切都要求实习生了如指掌,使

板书具有科学性、直观性和艺术性。设计好课堂小结,通过简明扼要的总结,让新知识信息再次输人学生大脑,深化理解,强化记忆,突出重点,画龙点晴。

(4)精心选择教学方法。

俗话说:“教学有法,但无定法”。一节课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应视课型、内容及教师、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可以主要采用一种方法,也可以是多种方法并用,只要“省时、启智、轻负、高效”就是好方法。实习生不要拘泥于一式一法,要勇于创新,大胆尝试,灵活应变,匠心独运,提倡“启发式、开放式、多样式”。重视学法指导,使学法科学化,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发掘学生的能力。

(5)整理材料,编写教案。

实习教师通过钻研教材、了解学生、精心进行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的选择后,接下来就要着手编写教案。当然,教案的编写详略程度要从实际出发,因教者而异,因教材而异。对于实习生来说,对教材一般比较生疏写得应该详细一些。 4. 熟悉教案,抓好试教环节。

实习教师写好教案以后,对上课来说还是纸上谈兵。教案能否在课堂教学中正确实施并取得预期效果,关键还在于对教案的熟悉程度,在于试教这个环节的运用情况。实习生初次登讲台,对课堂那种多因素、多变化的双边教学活动往往缺乏经验,再加上多种因素的影响,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这就要求实习生在课前一定要反复试讲,反复熟悉教案的内容,潜心琢磨每一个、知识点,小到甚至一个字的读音都要认真推敲,尽量做到备细、备深、备精。争取达到讲课有稿不看稿,把整个教学过程都浓缩到大脑中,做到随用随采,运用自如。 5. 要过好授课这一关。

教学活动就是在教师主导作用下,最大限度地、有效地发挥学生主体积极效应的过程,主体效应发挥得好坏与教师授课的方式、方法密切相关。授课最忌照本宣科、平铺直叙、缺乏起伏跌岩之感,不形成悬念,只能令听者感到枯燥乏味而昏昏欲睡。因此,实习生首先要做到不看教案,但心有教案,如同导演说戏,目的是要演员进人角色。把指导法、谈话法、讲演法有机地结合起来灵活运用,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充分调动主体的积极性。谈话法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便于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指导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便于教师个别指导、因材施教;讲演法有利于传授抽象的理论知识,便于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其次,实习生要把组织教学贯穿在教学始终,做到眼、耳、手、口、脑并用。特别是用讲演法时,眼里始终要有学生,从他们的眼神可看出是否听明白,当看到疑惑的目光时,不妨讲慢点,在“台阶”之间再设“台阶”,使“梯度”降低。总之,使课堂教学效果达到最好。

6. 要重视课后小结。

俗话说:学有所本,教有所得。实习生上完一节课后一定要及时认真进行课堂教学分析,及时总结教学经验,改进教学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不可缺少的一环。有些人认为上完课就完事了,很少及时进行自我分析,这种做法,不利于总结、积累、借鉴和提高,势必影响教学水平的提高。因此,在教育实习中,实习生每上完一节课,都必须及时进行自我分析,即上完一堂课后,都必须及时回顾备课和上课的过程,分析在本节课中有哪些较好地实现了原订计划,还有什么不足? 哪些没有实现或实现不好,原因是什么?哪些问题在备课时没有考虑到?学生在学习中有哪些反应?下阶段教学要着重注意些什么?等等。将分析的结论记录下来,作为下阶段备课和上课以及课外辅导的参考, 这样做, 既积累了教学经验资料,又教学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当然,实习教师要真正做到这些,并非易事。要想真正从本质上缩短与正式中学化学教师的差距,就要付出努力,解决实习中可能出现或者已经存在的问题。实习教师应刻苦磨炼,在实习前和实习中都要严格要求自己,为日后做一名优秀的中学化学教师而努力。

参考文献:

1.许高厚、翟家庆、孟详格.教育实习导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2.史君雄.谈实习生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J〕.化学教育,1998(4). 3.宋丽萍.青年化学教师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J〕.化学教育,1998(3). 4.何立琳.课堂教学改革从备课做起(J〕.化学教育,1996(10). 5.姜华忠.和中学化学教师谈备课〔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1988(6)

化学师范实习生实习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1.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5d44s0o5fq7dd7c92wsj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