式中 D--直径; K--1.05; N--弯头个数。
B值取定为:90°弯头 B=4;45°弯头 B=8。 (3)法兰表面积。 S=π×D×1.5D×K×N 式中 D--直径; K--1.05; N--法兰个数。
3.设备和管道法兰翻边防腐蚀工程量计算式。 S=π×(D+A)×A 式中 D--直径; A--法兰翻边宽。 (三)绝热工程量。
1.设备筒体或管道绝热、防潮和保护层计算公式。 V=π×(D+1.033δ)×1.033δ S=π×(D+2.1δ+0.0082)×L 式中 D--直径; 1.033、2.1--调整系数; δ--绝热层厚度; L--设备筒体或管道长; 0.0082--捆扎线直径或钢带厚。
2.伴热管道绝热工程量计算式。
(1)单管伴热或双管伴热(管径相同,夹角小于90°时)。 D′=D1+D2+(10~20mm) 式中 D′--伴热管道综合值; D1--主管道直径; D2--伴热管道直径;
(10~20mm)--主管道与伴热管道之间的间隙。 (2)双管伴热(管径相同,夹角大于90°时)。 D′=D1+1.5D2+(10~20mm)
(3)双管伴热(管径不同,夹角小于90°时)。 D′=D1+D伴大+(10~20mm) 式中 D′--伴热管道综合值; D1--主管道直径;
将上述D′计算结果分别代入公式(7)、(8)计算出伴热管道的绝热层、防潮层和保护层工程量。
3.设备封头绝热、防潮和保护层工程量计算式。 V=[(D+1.033δ)/2]2π×1.033δ×1.5×N S=[(D+2.1δ)/2]2×π×1.5×N 4.阀门绝热、防潮和保护层计算公式。 V=π(D+1.033δ)×2.5D×1.033δ×1.5×N S=π(D+2.1δ)×2.5D×1.5×N 5.法兰绝热、防潮和保护层计算公式。
V=π(D+1.033δ)×1.5D×1.033δ×1.05×N S=π(D+2.1δ)×1.5D×1.05×N 6.弯头绝热、防潮和保护层计算公式。 V=π(D+1.033δ)×1.5D×2π×1.033δ×N/B S=π(D+2.1δ)×1.5D×2π×N/B
7.拱顶罐封头绝热、防潮和保护层计算公式。 V=2πr×(h+1.033δ)×1.033δ S=2πr×(h+2.1δ)
第一章:除锈工程
说 明
一、本章子目适用于金属表面的手工、动力工具、干喷射除锈及化学除锈工程。 二、各种管件、阀件及设备上人孔、管口凸凹部分的除锈已综合考虑在子目内。 三、手工、动力工具除锈分轻、中、重三种,区分标准为: 轻锈:部分氧化皮开始破裂脱落,红锈开始发生。
中锈:部分氧化皮破裂脱落,呈堆粉状,除锈后用肉眼能见到腐蚀小凹点。 重锈:大部分氧化皮脱落,呈片状锈层或凸起的锈斑,除锈后出现麻点或麻坑。 四、喷射除锈标准:
Sa3级:除净金属表面上油脂、氧化皮、锈蚀产物等一切杂物,呈现均一的金属本色,并有一定的粗糙度。
Sa2.5级:完全除去金属表面上油脂、氧化皮、锈蚀产物等一切杂物,可见的阴影条纹、斑痕等残留物不得超过单位面积的5%。
Sa2级:除去金属表面上的油脂、锈皮、松疏氧化皮、浮锈等杂物,允许有附紧的氧化皮。
工程量计算规则
一、一般钢结构(包括吊、支、托架,梯子,栏杆,平台)、管廊钢结构以\计算,设备、管道、大于400mm的型钢及H型钢制钢结构以\2\计算。
二、喷射除锈按 Sa2.5级标准确定。若变更级别标准,则Sa3级人工、材料、机械乘以系数1.1,Sa2或Sa1级人工、材料、机械乘以系数0.9。
三、本章子目不包括除微锈(标准:氧化皮完全紧附,仅有少量锈点),发生时执行轻锈子目乘以系数0.2。
四、因施工需要发生的二次除锈,应另行计算。
第二章:刷油工程
说 明
一、本章子目适用于金属面、管道、设备、通风管道、金属结构与玻璃布面、玛脂面、抹灰面等刷(喷)油漆工程。
二、金属面刷油不包括除锈工作内容。
三、各种管件、阀件和设备上人孔、管口凹凸部分的刷油已综合考虑在子目内,不得另行计算。
工程量计算规则
一、刷油工程中设备、管道以\2\计算;一般金属结构和管廊钢结构以\计算;H型钢制钢结构(包括大于400mm以上的型钢)以\2\计算。
二、本章子目主材与稀干料可以换算,但人工与材料消耗量不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