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高中语文选修课教学策略之我见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28 4:43:38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高中语文选修课教学策略之我见

【摘 要】正确认识选修课与必修课间的关系;教师要指导学生灵活选择阅读方法;在教学实践中注重整体性与个别性统一,面与点的结合;课堂评价要将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结合起来。

【关键词】高中语文;选修课;教学策略

1.正确认识选修课与必修课间的关系 必修课是选修课的前提与基础,选修课是必修课的延伸与拓展、补充与巩固,两者之间的差异不在于具体的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而是选修课程的教学比必修课程具有更大的灵活性与拓展性。当然,又因为“选修课是在必修课基础上的拓展与提高”(《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选修课存在着内容侧重点与培养目标等的不同,因而选修课也有着必修课不同的设计思路与教学思路。例如,人教版语文必修第二单元有杜甫的三首诗《秋兴八首(其一)》《咏怀古迹(其三)》《登高》。这是很能代表杜甫“沉郁顿挫”之风的作品,在单元学习提要中,明确了学习和教学重点——理解诗意、品味诗境、感受古人丰富情感、提升诗歌阅读能力。而在《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的选修本中又有杜甫的四首诗《蜀相》《登岳阳楼》《旅夜书怀》《阁夜》。在教学中,我们不可能完全抛离必修的那套教法,因为对诗意、诗情、诗境、读诗方法等方面的学习是共通的,但选修有着新的目标和侧重点,如果仅停留在必修教学中的水平,这是重复机械的叠加,而无新的质变,显然与选修的初衷相悖。因此,我们不妨可以将这两部分再加上《中外传记作品选读》中的冯至的《杜甫传》“‘万方多难’中成就的‘诗圣’”整合成一个专题,即《杜甫和他的诗歌》,利用专题的优势,把握好详与略、课内与课外、课堂学习与课后练习(即难度大的放在课内、难度一般的编些练习让学生在课外边学边练)等相互之间的关系,重介绍、重欣赏、重品味、重拓展,让学生有从点到线,由线到面,由面到体的认识。

2.教师要指导学生灵活选择阅读方法

每一个模块因材料不同,阅读方法也就不同,像《中国小说欣赏》《中外传记作品选读》里的作品,由于教学时间有限,可让学生自由确定几篇精读篇目,其他则略读、浏览、速读,以提高阅读的效率。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对不同类型的文体阅读应该有所侧重,《中国小说欣赏》《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外传记作品选读》的阅读过程是发现和建构作品意义的过程,应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去感受体验,重视作品中形象的整体感知与把握,注意作品内涵的多义性和模糊性,鼓励学生积极地、富有创意地建构文本意义,使学生通过查阅有关资料,了解与作品相关的作家经历、时代背景、创作动机以及作品的影响。至于其文字阅读的障碍,要指导学生使用工具书自行解决,教师不能大包大揽。这个过程,还要通过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合作学习取长补短,促进师生知识的丰富和能力的提高,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为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原动力。

3.在教学实践中注重整体性与个别性统一,面与点的结合

选修课教材资源十分丰富,涉及文化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体例多种多样,风格也异采纷呈。然而,就一本教材而言,内容却又相对集中,体例也大体一致,虽然篇目之间有变化,但总体说来,还是自成系统,相对独立的。教材的这一结构特点,给我们实施教学带来了新的挑战。如果我们只着眼于内容体例的一致性,

搜索更多关于: 高中语文选修课教学策略之我见 的文档
高中语文选修课教学策略之我见.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5dduu1h79l3fre28i3sv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