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作业14 铝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 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有关Al与NaOH溶液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Al是还原剂,NaOH及H2O均是氧化剂
B.还原产物是H2,且由H2O还原所得的H2与NaOH还原所得的H2物质的量之比为2
1
C.此反应说明铝具有两性,铝的活泼性比只具有金属性的金属弱
D.此反应中,只有水是氧化剂,NaOH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
答案:D
2.等量镁铝合金粉末分别与下列四种过量物质充分反应,放出氢气最多的是( )
A.NaOH溶液 B.H2SO4稀溶液 C.蔗糖溶液 答案:B
3.镁和铝分别与等浓度、等体积的过量稀硫酸反应,产生气体的体积(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反应中镁和铝的( )
D.NaCl溶液
A.物质的量之比为32 B.质量之比为32 C.摩尔质量之比为23 D.失去的电子数之比为8
9
解析:根据题图,Mg、Al产生H2的体积相等,则Mg、Al失去的电子数相等,2×n(Mg)=3×n(Al),故n(Mg)n(Al)=3
2,
Mg、Al的摩尔质量之比为89,则Mg、Al的质量之比为43。
答案:A
4.把足量的铁粉投入到溶解有硫酸和硫酸铜的溶液中,充分反应后,剩余金属粉末的质量与原加入铁粉的质量相等,则原溶液中H
+
-与SO24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
A.14 C.12
B.27
D.38
解析:设原溶液中H2SO4和CuSO4物质的量分别为a和b。Fe+H2SO4===FeSO4+H2↑,Fe+CuSO4===FeSO4+Cu。由题意:56(aa1
+b)=64b,b=,c(H+)
7
答案:A
5.设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NA)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 mol Na在空气中完全燃烧,转移的电子数为2nA
-
c(SO24)=
2a1
=。 a+b4
B.常温下,2.7 g铝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消耗0.1nA个水分子
C.0.1 mol Fe与足量水蒸气反应生成H2的分子数为0.1nA D.11.2 L Cl2含有的原子数为nA
解析:1 mol Na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0.5 mol Na2O2,转移1 mol电子,A错误;铝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2Al+2NaOH+2H2O===2NaAlO2+3H2↑,2.7 g(0.1 mol)Al消耗0.1 mol H2O,B正△确;根据反应3Fe+4H2O(g)=====Fe3O4+4H2,0.1 mol Fe完全反应生0.4
成 mol H2,C错误;在标准状况下,11.2 L Cl2的物质的量为0.5 3mol,含有的原子数为nA,题中未给出标准状况条件,D错误。
答案:B
6.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硫酸、氢氧化钠溶液分别放在甲、乙两烧杯中,各加等质量的铝,生成氢气的体积比为5乙两烧杯中的反应情况可能分别是( )
A.甲、乙中都是铝过量 B.甲中铝过量,乙中碱过量 C.甲中酸过量,乙中铝过量 D.甲中酸过量,乙中碱过量
解析:生成氢气的体积比即物质的量之比为n(甲)n(乙)=5设甲中产生H2 5 mol,则乙中产生H2 6 mol。
甲:2Al+3H2SO4===Al2(SO4)3+3H2↑ 2 3 3
10
mol 5 mol 5 mol 3
6,
6,则甲、
乙:2Al+2NaOH+2H2O===2NaAlO2+3H2↑
2 2 3 4 mol 4 mol 6 mol
甲、乙中加入的铝是等量的,甲中n(H2SO4)和乙中n(NaOH)相102
等,故甲中铝过量4 mol- mol= mol,乙中氢氧化钠过量5 mol
33-4 mol=1 mol。
答案:B
7.将某铁铝合金样品等分成两份,一份加入足量盐酸,另一份加入足量NaOH溶液,同温同压下产生的气体体积之比为3样品中铁、铝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32 C.34
B.2
1
2,则
D.43
解析:设每份样品中铁、铝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y,产生的气33
体分别为3 mol、2 mol。根据Fe~H2,Al~H2,可得:x+y=3 mol;
2233
Fe与NaOH溶液不反应,则有Al~H2,y=2 mol,解得x=1 mol,
224
y= mol,故样品中铁、铝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4。 3
答案:C
8.取含有0.02 mol的硫酸溶液,先投入0.24 g镁粉,再滴入NaOH溶液,当使溶液中的镁离子全部转化为沉淀时,需要NaOH的物质的量为( )
A.0.02 mol C.0.04 mol
B.0.03 mol D.0.01 mol
解析:取含有0.02 mol的硫酸溶液,先投入0.24 g镁粉,镁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和氢气,再滴入NaOH溶液,生成氢氧化镁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