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成语误用例析
1.良莠不齐:一群人中有好有坏,侧重于品质,不用于水平、成绩等。 例:难民们良莠不齐,如果不规范管理,难免会出什么乱子。
2.侃侃而谈:谈得从容不迫,理直气壮,不能用来形容聊天,不同于“夸夸其谈”。 例:老诗人在笔会上说古论今,侃侃而谈。
3.一言九鼎:说话有分量,不能表示守信用,也不能用于自己。 例:谁都知道他一言九鼎,有什么事人们都让他来评断。
4.不瘟不火:指表演既不沉闷也不过火,常被误用为表示商品的销售不够火暴。 例:京戏著名演员表演,总讲究不瘟不火。
5.鼎力相助:大力相助,敬辞,表示拜托或感谢时使用,只用于对方或他人,不可用于自己。
例:来人紧紧握着父亲的手说:“多蒙鼎力相助,不胜感激。” 6.首鼠两端:迟疑不决,常被误解为言行前后不一致。 例:困难当头,我们应该挺身而出,怎么能首鼠两端呢?
7.不可收拾:无可挽救,不可救药。常在“一发而不可收”这句惯用语后加“拾”字,变褒为贬。
例:夫妻俩谁也不肯让步,终于闹得不可收拾了。
8.不可理喻:不能用道理使之明白,形容态度蛮横或愚昧无知,不能与“不可思议”混用。
例:我不是不可理喻的人,不会闹笑话让大家难堪的。 9.差强人意:大体上使人满意,多误解为不能使人满意。 例:这篇作文虽然不够成熟,但在结构安排上尚能差强人意。
10.抛砖引玉:自谦之辞,比喻先发表浅见而引出别人的高论,不能用于对方或第三方。 例:我的发言很不成熟,不过是抛砖引玉而已。
11.鬼斧神工:建筑、雕塑等技艺精巧,不能形容自然景物。 例:这块巴掌大的端砚上,雕刻着水泊梁山的108将,真是鬼斧神工。 12.始作俑者:首先干某件坏事的人,常误用于一切倡导者。
例:篡改成语做广告给青少年的学习带来了极大的恶果,其始作俑者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13.文不加点:写文章一气呵成,无须删改,常被误解为不加标点。 例:他才思敏捷,拈笔在手,文不加点,我们几个没有不佩服他的。 14.侧目而视:愤怒不满或不敢正视,常被误解为“轻蔑地看”。 例:对那些不正之风,我们不能侧目而视,而要敢于斗争。 15.评头品足:比喻在小节上过分挑剔,常用为贬义。
例:新领导刚到任,就有人在底下评头品足,这是很不好的一种作风。
16.休戚相关:祸害、利福相关联,形容关系非常密切,不能与“息息相关”混用。 例:我们是休戚相关的朋友,你的困难就是我的困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