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苏州古宅现状调查及保护措施初探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6 4:14:17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苏州古宅现状调查及保护措施初探

——以东山镇为例

摘 要:苏州是我国最早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和重要的风景旅游城市之一。古宅作为苏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有2500 多年的历史,古城基本保持着“水陆并行、河街相邻”的双棋盘格局和“小桥、流水、人家”的独特风貌。但如今,包括玉涵堂、陶氏宅园等在内的多处具有相当历史价值的古宅,由于城市建设,老房子面临着出租、年久失修、火灾、老化等问题, 拯救、保护古宅已迫在眉睫。本文以东山镇为例,采用课题研讨,查询有关书籍资料,实地考察等途径对苏州古宅的历史和现状,进行调研研究,收集相关资料,对现有的古宅保护措施进行可行性分析,并探讨其它保护措施,综合考量这些措施的可行性及优劣性。

关键词:古宅保护 措施分析 东山村

引 言

区域文化是一个地区自然环境要素、人文要素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相互交融形成的综合产物,往往反映了当地社会、经济、政治等发展的基本特色。吴文化是极具地方特色的区域文化类型,是营造研究性学习环境、创设自我管理基础的优质资源。

在校期间,学校为我们开设了系列文化课程,在提高职业技能的同时,培养和提升文化素养,以大一开设的吴文化课程群最为典型。在我校多元文化课程中,吴文化课程群是独具地方特色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群。该课程群集中介绍了苏州区域文化的发展及特色,让我们对苏州传统文化有了全面地了解,激发了我们对苏州文化的浓厚兴趣;该课程在教育模式上实施了较大的创新,尤其是教学方法上,实施了研究性自主学习的创新型模式改革,侧重提高我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综合实践能力,并以此为载体培养我们学生个体和学习团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入学之初,我们参观了凝聚苏州地方文化特色的吴文化园,其深厚雅致的文化特色吸引了我,也极大地激发了我对苏州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爱好。在校的三年期间内,我积极主动地参与和承担多项吴文化研究课题和多项研究性课程,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我对苏州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逐步加深,在完成课题的过程中,锻炼了自身的职业技能,切实提升了文化修养,锻炼了创新能力在内的各方面能力。在大二期间,我对苏州古典园林和宅院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利用课余时间对苏州市区内的各个大小园林和古宅院进行了详细地实地走访调研,在调研的过程中,对苏州民众对文物保护意识的调研问卷,并

通过图书馆、书籍、网络、报刊、杂志等媒介搜寻各类信息,从中我更加深入具体地认识了苏州古典文化的魅力和古宅建筑的风貌特点,以及映射出当时的苏州民众的生活风貌。调研的结果和苏州古宅的现状让人痛心,苏州民众的文物保护意识普遍有待提高,大部分古宅遭到了人为或自然的破坏和侵蚀,而因为各方因素得不到很好地保护和修缮。而古典园林和宅院是高度凝聚好展现苏州传统文化的重要窗口,因此,古宅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采取的保护措施值得我们去认真探讨和研究。

同时,在走访调研中,我们发现,东山古村落的古宅保护状况普遍较好,其保护措施值得一些市区古宅借鉴和汲取。在论文中,我以东山村为例,重点调查了陆巷古村和东山雕花楼“春在楼”,针对其保护、开发等问题,对苏州古宅的保护措施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和认识,望有关专家、学者不吝赐教。

正 文

一、苏州古宅现状调研及分析

宋人美誉“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苏州“风物雄丽为东南冠”;曹雪芹在《红楼梦》中誉称苏州“最是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 ”。苏州拥有2500 多年历史,9 座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园林,503 个各级文物保护单位,控制保护古建筑 250 处,古建筑物790 处,地面文物占江苏省的1/3(《光明日报》2006年1月9日第5版)。历史文化园林古建筑、古民居等文化遗存是人类文明的物化成果,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见证和生存发展的文化基因,是不可再生的珍贵资料。这些是古人给我们留下的不可多得的瑰宝,是鲜活的历史教课书,这是苏州的骄傲。目前,苏州园林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得到了较好地保护和传承。但苏州古宅、古民居等保护情况不容乐观,包括玉涵堂、陶氏宅园等在内的多处具有相当历史价值的古宅,由于城市建设,老房子面临着出租、年久失修、火灾、老化等问题, 拯救、保护古宅已迫在眉睫。

(一)苏州古宅现状调研及数据分析

2010年3月至2011年3月,我们在苏州市范围内开展了详尽的调研活动,首先就苏州市文化遗产保护情况做调研,发放调查问卷,并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从中发现市民的文物保护意识尚有待进一步提高(见附件一《苏州文化遗产保护

的社会调查问卷及数据分析》),通过对调研数据的分析,我们撰写了《从苏州园林的保护看苏州文化遗产保护情况的调查研究报告》(见附件二)。同时,我们针对苏州市范围内的文物保护单位做了一个详细的调查,苏州市区文物保护单位共有365处,除石刻、墓、园林、桥、遗址这些文物保护单位外,我们共调查了75处古建筑,其中保护情况良好的共计42处,约占总数的57%,保护情况一般的18处,约占20%,保护情况较差的12处,约占16%,其它因无法开展调研工作的(保护情况不明)的3处,占7%;在这75处文物保护单位中,有36%的现有人杂居,11%的作为了旅游景点,其它(包括已成为教育活动机构文物保护单位,未开放的文物保护单位等)用途占了53%:如下图所示:

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保护情况7 W%保护良好保护较差保护一般其它旅游景点没开放或其它教育或其它活动中心饭店有人居住无人管理

保护良保护情保护情好况一般况较差013211210730108912003在走访过程中,我们还对东山镇的文物保护单位做了民众调查和重点调研(见附件三《东山古宅保护情况的调查问卷》)。东山文物保护单位共有10个,在东山的10处文物保护单位中,其中保护好的占到70%,保护一般的占10%,保护较差的占20%,在保护情况较好70%中,作为旅游景点,近几年修缮过的占到了50%。

同时,我们将现状调查的数据与2007年《东山古镇保护区保护管理暂行办

10% 70% 苏州东山古宅保护情况 20% 保护良好 保护一般 保护较差

法》出台时的情况作比较,从中发现,一些古宅经历了三年的变化,保护情况不容乐观,如瑞蔼堂和诸公井亭。如下列两表所示:

东山镇古建筑群分类表(2007年) 名 称 启园、凝德汤、瑞蔼堂、松风馆、敦裕堂、裕德堂花厅、念勤堂(楠木厅)、春在楼(雕花大楼)、绍德堂、诸公井亭,椿桂堂、容春堂、树德堂、勤和堂、三凝堂、东园、乐志堂、状元府第、务本堂、紫金庵、雨花胜境 遂高堂、惠和堂、粹和堂、状元墙门、会老堂、双桂楼、春卿第、怀德堂、怀古堂、三有堂、承德堂、宝俭堂、严云定宅 轩辕宫、明善堂、怀荫堂、遂祖堂 清俭堂、师俭堂、中峰寺、唐井、秦观祠堂、经伦堂、敦叙堂、棘茂堂、震有堂 面 积 141000㎡ 年 代 明 保护状况 保存完整 60200㎡ 明 保存完整 5008㎡ 4000㎡ 保存完整 唐、明、保存完整 清 (表一《2007年东山古建筑群保护情况一览表》,出自《东山古镇保护区保护管理暂行办法》)

苏州东山古宅等文保单位保护情况调查(2010年) 文物保护单位 东山民居 春在楼 绍德堂 敦裕堂 遂高堂 启园 松风馆 陆巷古村 瑞蔼堂 诸公井亭 情况说明 保存较完好的有明善堂、绍德堂、凝德堂、遂高堂等 2006年苏州市文物局对其进行修缮,现作为旅游景点,对外开放。 作为东山民居保存情况良好 作为东山民居保存情况良好 作为东山民居保存情况良好 现作为东山著名旅游景点,保护良好 于2009年投资一千万进行修缮,现作为席璞故居,收藏颇丰 近几年相关部门对其进行保护修缮 现状不容乐观,有人居住 现状不容乐观,周围堆满杂物 保护现状 保护情况良好 保护情况良好 保护情况良好 保护情况良好 保护情况良好 保护情况良好 保护情况良好 保护情况良好 保护情况较差 保护情况较差 (表二《2010年苏州东山古宅保护现状调查》)

(二)苏州古宅保护问题的原因初步分析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苏州文物保护单位大多数还是处于有人居住的状态,有53%有人居住的保护单位中,我们对其保护问题作了数据分析,仅有44%

搜索更多关于: 苏州古宅现状调查及保护措施初探 的文档
苏州古宅现状调查及保护措施初探.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5dotw0sm4u4vbt01g9v4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