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生产流程中生成的______可循环利用,节约成本。 四、推断题
23.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化学学习过程要关注物质的性质以及发生哪些变化和发生变化过程中的现象现有A、B、C三种物质,它们可能是HCl、NaOH、
、
中的一种.
、Fe、
、
、CaO、
、
(1)若A、B是由相同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且B分解能产生A和C。请写出该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 (2)若A、B中含有相同的金属元素,并均可与C的溶液反应,生成金属元素化合价不同的两种盐溶液则C的化学式是______;请写出能产生黄色溶液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
(3)若A、B、C是三种不同类别的物质,分别属于酸、碱和盐,将它们依次加入同一个烧杯中. ①若均无明显现象,则A、B、C分别是______填化学式.
②若能产生白色沉淀,请写出酸、碱中和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 五、流程题
24.超细碳酸钙可用于生产钙片、牙膏等产品。利用碳化法生产超细碳酸钙的主要流程示意如图:
(1)石灰石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___。
(2)乳化池中,生石灰与水发生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___,该反应属于___反应,伴随的能量变化是___(填“放热”或“吸热”)。
(3)过筛的目的是拦截___(填“大于”或“小于”)筛孔直径的颗粒。 (4)碳化塔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六、实验题
25.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一组“吹气球”实验,三套装置如图:
(1)甲装置:①仪器a的名称为_____。②向a中加水会看到气球胀大,一段时间内气球大小没有变化,说明该装置气密性_____。
(2)乙装置:①若生成O2使气球胀大,则锥形瓶中所装的固体物质可以是_____。②若生成CO2使气球胀大,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③若锥形瓶中装有NaOH固体,分液漏斗中加入少量水,则气球胀大的主要原因是_____。
(3)丙装置:若锥形瓶中盛满CO2,欲使气球胀大,则分液漏斗中的液体可以是______。 七、计算题
26.炒菜时加入料酒和食醋,炒出的菜別具香味,其原因之一是料酒中的乙醇与食醋中的乙酸反应生成乙酸乙酯(C4H8O2),试计算:
(1)乙酸乙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_;
(2)乙酸乙酯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答最简整数比)
(3)17.6 g乙酸乙酯中所含氧元素的质量为_______g。 八、科学探究题
27.科学探究是奇妙的过程,某校化学课外学习小组同学在一次实验结束时,将残留的5%的过氧化氢溶液倒入装有硫酸铜溶液的废液缸中,立即产生大量的气泡,于是小明和同学对产生气泡的原因做了进一步探究:
(提出问题)哪种离子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
(查阅资料)酸、碱、盐在溶液中会电离出相应离子,如硫酸铜溶液中有铜离子、硫酸根离子;硫酸溶液中有氢离子、硫酸根离子,溶液中还存在着水分子。 (猜想)Ⅰ:水分子Ⅱ:硫酸根离子Ⅲ:铜离子 试验设计:(1)猜想Ⅰ不成立,理由是__________。 (2)实验探究 步骤 ①取5%的过氧化氢溶液5mL于试管中,滴入几滴硫酸铜溶液,立即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②取5%的过氧化氢溶液5mL于试管中,滴入几滴硫酸溶液,立即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③取5%的过氧化氢溶液5mL于试管中,滴入几滴氯化铜溶液,立即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3)实验反思与讨论: 小刚认为小明第③步骤的结论不严密,理由是_______同时他还发现步骤③多余,步骤①②就已经能够达到探究的目的了。若要证明硫酸铜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还需要通过实验确认它在反应前后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题号 答案 题号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B D B D B D A C C B C D C A B 现象 有大量气泡产生 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无明显变化 结论 硫酸铜能加快过氧化氢分解 猜想_____ 不成立 猜想Ⅲ成立 _______ 二、多选题 16 17 18 19 20 CD BC BD AC BD 三、填空题 21.化合物 2:1 原子
22.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 过滤 玻璃棒 +4 SKIPIF 1 < 0 SKIPIF 1 < 0
解析: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 过滤 玻璃棒 +4 2CaSO3?O2?2CaSO4 NaOH 四、推断题 23.2H2O2
2H2O+O2↑ HCl
五、流程题
HCl、NaOH、
24.CaCO3 CaO+H2O=Ca(OH)2 化合 放热 大于 Ca(OH)2+CO2=CaCO3↓+H2O 六、实验题
25.长颈漏斗 良好 二氧化锰 CaCO3+2HCl=CaCl2+H2O+CO2↑ 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装置内气压增大 氢氧化钠溶液等 七、计算题
26.6:1 6.4 八、科学探究题
27.过氧化氢溶液中含有水分子Ⅱ有大量气泡冒出,带火星木条复燃氯化铜中含有氯离子,会干扰实验现象硫酸铜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没有发生改变
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模拟试卷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
1.宏观辨识和微观剖析是化学核心素养之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及化合价均未发生改变 B.参加反应的
和
的微粒个数比是4:3 是由原子构成的单质,只有
属于氧化物
C.反应涉及到的物质中,
D.该反应生成的单质和化合物的质量比时3:20 2.下列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木炭和活性炭都具有吸附性 B.金刚石和石墨硬度都很大 C.C与CO2反应放出热量 D.CO和CO2都具有还原性
3.绿色化学的核心是要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减少和消除工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下列措施中最符合“绿色化学”理念的是 A.处理废弃物
B.治理污染源
C.深埋有毒物
D.杜绝污染源
4.2018年3月22日是第26届“世界水日”,我国的宣传主题是“实施国家节水行动,建设节水型社会”。再生水的循环使用是城市节水的主要措施之一,“再生水”是城市污水经处理后达到国家水质标准的中水(中水是指介于自来水和污水之间的水)。下列有关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再生水”用于农业灌溉有利于节约水资源 B.过滤不能将硬水转化为软水 C.“再生水”可能是纯净物 D.节约用水是每位公民的责任 5.下列关于一氧化碳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一氧化碳有毒,污染空气 C.一氧化碳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B.一氧化碳难溶于水 D.一氧化碳可做燃料
6.已知Ca(HCO3)2═CaCO3+CO2↑+H2O.一定量的Ca(HCO3)2固体在密闭容器中受热分解(此过程CaCO3不分解).下列图象表示该过程中某些量的变化趋势,其中错误的是(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