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2价 12.把粗铁丝放入
B.+5价 C.+6价 D.+7价
溶液中,铁丝表面覆盖了红色物质,一会儿又有气泡冒出。同学们对“放出气
体”这一异常现象进行猜想、实验。其中没有价值的是 A.小赵同学推测气体可能是氢气并检验 B.小钱同学推测气体可能是氨气C.小孙同学推测
并检验
溶液中可能混有盐酸并测定
D.小李同学推测试剂可能变质或被污染,更换后在实验 13.通过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能得出相对应结论的是( ) 选项 A 实验操作 将白磷浸没在热水中,再向热水中的白磷通氧气 点燃从导管放出的某气体,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 某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和稀硝酸 现象 通氧气前白磷不燃烧,通氧气后白磷燃烧 烧杯内壁有无色液滴产生 结论 氧气是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 被点燃的气体一定是H2 溶液中一定含有硫酸根离子 B C 有白色沉淀产生 D 向收集满CO2的软塑料瓶中加入约的食盐水,旋紧瓶盖,振荡 1体积3塑料瓶变瘪 CO2能与食盐反应 A.A A.个数减少 A.+5 二、多选题
16.能源“非石油化”是战略目标,发展以CH4、CO2等为原料的“C1化学”成为化工生产
的必然趋势。通常天然气中含有H2S等有毒气体,图为天然气合成氨的工艺流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B B.质量减小 B.+3
C.C C.间隔减小 C.+1
D.D D.体积减小 D.-1
14.登山时喝空的矿泉水瓶,拧紧瓶盖。下山后瓶子变瘪,瓶内的气体分子
15.“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钠(NaClO),次氯酸钠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
A.该流程中可参与循环的物质是O2
B.该工艺流程中②加入K2CO3溶液的作用是除去CO2
C.反应①中主要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反应条件略去):CH4+2H2O = CO2+4H2 D.N2、H2按照质量比14:1合成氨气
17.能源“非石油化”是战略目标,发展以CH4 、CO2等为原料的“C1化学”成为化工生产的必然趋势。
通常天然气中含有H2S等有毒气体,图为天然气合成氨的工艺流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工艺流程中②加入K2CO3溶液的作用是除去CO2 B.该流程中可参与循环的物质是O2
C.该工艺流程中③中化合价改变的元素仅有Fe、O
D.反应①中主要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有(反应条件等略去):CH4 +2H2O =CO2+4H2 18.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冰水混合物
B.煤
C.碘酒
D.液氧
19.通过下列实验,可以得出的相应结论正确的是( )
A.既说明甲烷具有可燃性,又说明甲烷是由氢元素和碳元素组成
B.既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又说明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C.既说明铁丝具有可燃性,又说明增大氧气的浓度能促进燃烧
D.既说明二氧化碳可溶于水,又说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 20.下列正确的是( )
A.饱和溶液降温析出晶体后,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减小
B.t℃某饱和的氢氧化钙溶液加入少量的生石灰,充分反应后,恢复到t℃,则溶液的质量不变 C.将密度为1.84g/cm3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稀释为49%的硫酸,所加水的体积与所取浓硫酸的体积一定相等
D.MgO与CuO的混合物与98g10%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则原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是1.6g 三、填空题
21.向Na2CO3溶液中滴入Ca(OH)2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 (1)可以观察的实验现象是_____。
(2)如图表示该反应前后溶液中存在的主要离子,写出每种图形代表的离子(填离子符号)。
_____ _____ _____
(3)下列物质只有一种能与BaCl2溶液反应产生类似上述实验现象,应是_____(填字母序号)。 A.H2SO4 B.NaOH C.NaCl
22.空气不仅是生命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还是人类生产活动的重要资源,空气中的各种成分具有广泛的用途。
(1)在工业上,通过降温加压使空气液化,然后加热液态空气,利用空气中氧气、氮气的______不同,分离出氧气和氮气;
(2)氮气是重要的工业原料,还可用于冷藏血液。在食品包装袋中充人氮气可延长食品的保质期原因是______。 四、推断题
23.甲是常见的有机物:乙是最常见的液体:丁是白色难溶固体,其中金属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则甲、丁的化学式各为_____、_____;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_____。
五、流程题
24.以某矿渣[主要成分为Ca(OH)2和CaCO3]为原料制备KClO3的流程如下:
(1)打浆混合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氯化过程控制矿渣过量,在75℃左右进行。氯化时存在Cl2与Ca(OH)2作用生成Ca(ClO)2、CaCl2和H2O,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此反应_________置换反应(选填“属于”“不属于”); 其中Ca(ClO)2进一步转化为Ca(ClO3)2。 (3)氯化时矿渣稍过量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4)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滤渣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CaCO3、Ca(OH)2填化学式)。
(5)已知:几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向滤液中加入稍过量KCl固体可将Ca(ClO3)2转化为KClO3,若从该溶液中尽可能多地析出KClO3固体的方法是___________、冷却结晶。 六、实验题
25.实验探究题。请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写出仪器I的名称:_____。
(2)用A装置,制取O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若用另外一种物质来制取氧气,则需要在试管口放置一团棉花,其作用是__________;B装置也可以用于制取O2,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3)利用E来收集气体,要等到_______时,才能开始收集,待收集满时,应用玻璃片的______盖好集气瓶(填“光滑面”或“磨砂面”);为防止在使用排水法收集O2时操作错误导致倒吸,而影响发生装置,需在A与E装置之间连接一种称为“安全瓶”的装置,如图可用作“安全瓶”的装置是______(填序号①或②)。
(4)若用F装置收集CO2时,发生装置应连接在_____(填“a”或“b”)端。若使用注射器来代替仪器I,则其优点________。 七、计算题
26.我国民间有端午挂艾草的习俗。艾草含有丰富的黄酮素(化学式:C15H10O2),有很高的药用价值。请回答下列问题:
(1)黄酮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
(2)黄酮素含有_____(填数字)种元素,碳、氢的原子个数比为_____(填最简比)。 (3)黄酮素分子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结果精确到0.1%)。 (4)黄酮素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填最简比)。 八、科学探究题
27.为了检验一瓶气体的成分,它是由氢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甲烷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某兴趣小组实验前查阅了资料,知道了浓硫酸(B瓶)可以吸收水蒸气干燥气体,并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1)将该混合气体通过A瓶盛有足量澄清石灰水的瓶中,未出现白色沉淀,说明混合气体不含_____。又从气瓶说明书排除混合气体不含甲烷。兴趣小组对混合气体组成提出以下猜想,请补充完整。 猜想一:H2;猜想二:CO;猜想三:_____。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