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现代意义的经济法最早体现为美国、德国等国家在19世纪末制定的 ( C )
A.调整税收监管的法律 B.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法律 C.规范市场竞争行为的法律 D.管理外汇的法律 2.下列属于宏观调控法的部门法的是( A ) A.政府采购法 B.反垄断法
C.反不正当竞争法 D.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3.下列属于经济法特有的基本原则的是( D ) A.保障稳定原则 B.公平原则 C.诚实信用原则 D.调制绩效原则 4.调制适度原则强调( A )
A.对各类主体的利益进行平衡 B.追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C.追求社会总福利的增长 D.对规制权作出明确规定 5.经济法调整的最高目标是( D ) A.促进经济稳定增长 B.保障基本人权
C.保障社会公益 D.促进经济和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 6.下列属于经济法主体调制行为的是( B ) A.合作行为 B.产业调控行为 C.市场对策行为 D.竞争行为
7.经济法的“域外适用”问题体现了经济法适用范围的( B ) A.时间维度 B.空间维度 C.主体维度 D.权义维度
8.我国市场经济宏观调控的主导一方是( C ) A.中国人民银行 B.最高人民法院 C.政府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9.宏观调控的基本目标是( B )
A.产业布局与发展的协调 B.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均衡发展 C.投资与民生改善的协调 D.粗放经营与集约经营的协调
10.为了加强宏观调控综合协调制度,制定了《经济稳定与增长促进法》的 国家是( D ) A.法国 B.日本 C.英国 D.德国
11.与私人经济中的企业财务、私人家相比较,财政的目的是( B ) A.和谐、稳定、发展经济 B.满足公共欲望,实现公共需要 C.宏观调控 D.对国民收入进行分配和再分配
12.政府采购项目的采购合同自签订之日起,采购人应当将合同副本报同级 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备案的时间为( A ) A.7个工作日 B.10个工作日 C.15个工作日 D.30个工作日
13.在我国,图书、杂志的销售和进口的增值税税率为( B ) A.零税率 B.低税率 C.基本税率 D.高税率
14.在我国,对需要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征收的所得税税率为
( C )
A.5% B.10% C.15% D.20%
15.下列属于资本市场的是( D ) A.外汇市场 B.黄金市场
C.票据和贴现市场 D.债券和股票市场 16.中央银行公开市场操作的工具是( D ) A.黄金 B.股票 C.基金 D.国债
17.我国债券交易方式一般采用( A ) A.招标 B.一次性交割结清 C.回购 D.摊派
18.西方国家中计划立法时间最早,最具特色而且经济计划理论也最为完备 的国家是( A )
A.法国 B.美国 C.英国 D.德国
19.最经常、最直接、也最具广泛性的计划监督和检查是( D ) A.权力机关的监督检查 B.行政管理机关的监督检查 C.职能部门的监督检查 D.社会的监督检查
20.国家计划中主要依靠经济手段来保证其实施的计划是( D ) A.长期计划 B.中期计划
C.指令性计划 D.指导性计划
21.市场主体所享有的、根据市场状况实施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市场行为的权 利是( D )
A.反垄断权 B.反不正当竞争权 C.规则制定权 D.市场竞争权
22.我国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常常进行定期或不定期向社会公布“十大案 件”,这实质上
是在进行其他处罚的同时并处( C ) A.罚金 B.资格罚 C.声誉罚 D.自由罚
23.在市场准入中,推行GMP认证制度的行业是( B ) A.房地产业 B.药品制造业 C.银行业 D.证券业
24.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法》的规定,中国人民银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 B )
A.调控银行 B.中央银行 C.发展银行 D.专业银行
25.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是( C ) A.调控关系 B.规制关系 C.调制关系 D.管制关系
26.证券业协会作为证券业的自律性组织,其性质是( B ) A.财团法人 B.社团法人 C.企业法人 D.机关法人
27.1945年美国铝公司垄断案中,就反垄断法的域外效力所运用的原则是
( B )
A.管辖原则 B.效果原则
C.履行地原则 D.单一经营者原则
28.不正当竞争行为作为法律概念源于( A )
A.1850年法国法院根据法国民法典作出的一个判决 B.1896年德国颁布的世界上第一部《反不正当竞争法》 C.1890年美国《谢尔曼法》的相关规定
D.1900年《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的修正案
29.经济法在法律体系中是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是因为经济法有不同于其 他法律部门的( C ) A.法律规范 B.执法主体 C.调整对象 D.法律原则
30.金融调控法的调控主体是( D ) A.中国银行 B.最高人民检察院 C.最高人民法院 D.中国人民银行得分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 0分) 31.我国财政的主要职能有( B C D ) A.协调平衡的职能 B.分配收入的职能 C.配置资源的职能 D.保障稳定的职能 E.平稳发展的职能
32.经济法在制度构建上的现代性主要体现在(C D E) A.制度发展 B.制度设计 C.制度形成 D.制度构成 E.制度运作
33.银行业市场规制制度的原则有( B D E) A.统一监管原则 B.依法规制原则 C.规制适度原则 D.公正规制原则 E.有效规制原则
34.在反不正当竞争法的立法上,采取专门立法模式的国家有( B D A.美国 B.德国 C.法国 D.日本 E.英国
35.我国反垄断法禁止的横向联合限制竞争行为有(A B C D E ) A.固定或者变更商品价格
B.限制商品的生产数量或者销售数量 C.分割销售市场或者原材料采购市场
D.限制购买新技术、新设备或者限制开发新技术、新产品 E.联合抵制交易得分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36.所得税
答:是指以所得为征税对象,向获得的主体征收的一类税
)务
1)行为主体是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经营者
44.简述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的特征。
2)存款准备金率由中国人民银行规定,并根据放松或收紧银根的需要进行
37.预算管理体制
答:是指国家机关之间,中央与地方在预算管理职权方面的划分
38.经济法主体
答:是指依据经济法而享有权利或权力并承担相应义务的组织或个人
39.计划法体系
答:是指由计划法的各类法律规范所组成的内外协调,和谐统一的有机整体
43.简述市场规制法效率价值的体现。
答:1)各国和地区市场规划立法在确认其宗旨时,强调公平取向但从不忽视效率
2)市场规划立法中,在对既限制竞争,妨碍公平;又具有促进流通,提高竞争效率功能的行为规定规制措施时,既规定禁止的措施,又规定例外或适用除外的情形。
3)基于公平对效率的促进而实现效率的价值
调整
42.简述经济法经济性的表现。
答:1)经济法直接调整特定的经济关系,调整的目标是节约交易成本,提高市场的运行效率
2)经济法要反映经济规律3)经济法是经济政策的法律化
4)经济法运用的是法律化的经济手段5)经济法追求的是总体上的经济效益
40.诋毁商誉行为
答:是指经营者传播竞争对手的虚假信息,以破坏竞争对手商业信誉的不竞争行为 得分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41.简述我国存款准备金制度的内容。
答:1)我国吸收一般存款的金融机构包括商业银行,信用合作社,信托投资机构,财务公司和外资金融机构等;都有按规定比例和期限缴存存款准备金的义
3.资料取得权
5、单证查核权
4、税情询问权
2、实地检查权
(1)总量平衡与结构优化原则 (2)政府调控法定原则 (3)政府调控适度原则 (4)注重调控效益原则
45.简述宏观调控法的原则。
得分
五、论述题(本题10分)
46.试论我国的税务检查制度
3)行为后果是对市场竞争的实质性损害或损害的可能性
2)行为目的是维持或提高市场地位,获取超额垄断利益
一、税务机关的税务检查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税务机关有权询问纳税人、扣缴义务人与纳税或者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有关的问题和情况。
1.资料检查权:税务机关有权检查纳税人的账簿、记账凭证、报表和有关资料,检查扣缴义务人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账簿、记账凭证和有关资料。
6、存款查核权
超出课本内容答:税务检查通常是指征税机关根据税法及其他有关法律的规
定而对纳税主体履行纳税义务的情况进行检验、核查的活动。
税务机关有权到车站、码头、机场、邮政企业及其分支机构检查纳税人托邮
寄应纳税商品、货物或者其他财产的有关单据、凭证和有关资料。
税务机关有权责成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提供与纳税或者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有关的文件、证明材料和有关资料。
税务机关有权到纳税人的生产、经营场所和货物存放地实地检查纳税人应纳税的商品、货物或者其他财产,检查扣缴义务人与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有关的经营情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