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基于学情把握的教学设计与教学实施-精品教育文档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17 3:32:14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基于学情把握的教学设计与教学实施

一、学生情况分析

做好学生的现有状况的分析是教学设计的出发点,是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策略的重要依据。在学习本节课时,学生已有:1.知识基础。(1)已经知道复分解反应是酸、碱、盐在溶液中互相交换成分的反应,其发生的条件是生成了沉淀、或气体、或水。(2)已知电解质(如酸、碱、盐)在水溶液中或在熔融状态下会电离。2.能力基础。高中生逐渐从依赖于具体内容的抽象思维中摆脱出来,而逐渐进入脱离具体内容的抽象思维的认知发展阶段。与初中生相比,更容易区分具体与抽象,更容易理解一些高级的逻辑抽象性概念,能够透过实物的表面推理出一些抽象规则,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归纳推理能力,但是还远未达到比较高级的水平,而且以往所借助的无意识的形象思维仍比较顽固。同时经过初三一年的化学学习,学生具有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与实验观察能力,但由于学生来自不同初中学校,特别是农村学校条件的受限及新课改后有些老师弱化了实验,实验以讲代替做,故而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参差不齐。3.兴趣倾向。带有实验的化学课堂气氛一般都很活跃,学生都很好奇、投入,特别是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往往老师的实验要求还未讲完,学生就迫不及待地动手做起了实验。同时,大部分学生思维比较活跃,善于表达。

二、基于教学目标和学生情况如何规划教学设计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理解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的概念,理解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及实质,理解离子方程式的意义。让学生学会运用观察、比较、推理和归纳等方法解决问题,加深对化学变化规律性的认识。重、难点是理解离子反应发生的实质。结合教学目标及学生的情况我采用了实验探究、问题引导、小组讨论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从学生的已有认知出发,利用实验生动、直观的优势,让学生在好奇心的驱动下,结合精心设计的问题,进行层层深入的探究,使学生从宏观进入微观、由浅入深完成本节课的任务――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对电解质在溶液中的反应本质――离子反应及其条件进行探讨,并在分析过程中学会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我设计了五个环节。

环节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从熟悉的宏观蓝色溶液生成蓝色沉淀出发,实验验证物质异,现象却相同。引起学生的疑惑后进入环节二分析释疑)。

环节二:实验分析,获取新知(通过已有的知识――电解质(如酸、碱、盐)在水溶液中会电离结合实验现象引导学生分析实际参与反应的微粒是离子。学生从已有认知→宏观物质参与反应,进入新认知→微观粒子参与反应;从而落实目标→离子反应概念,离子方程式的概念和意义)。

环节三:探索反应条件、实质(从提出问题:哪怎么样的离

子之间会发生反应呢?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再结合已学知识――酸、碱、盐分类及通性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小组合作讨论探索反应发生的实质。学生从已有认知→生成沉淀气体水判别反应发生,进入新认知→离子浓度减小判别反应发生;从而落实目标→揭示离子反应发生的实质,理解离子反应方程式的意义,理清条件与实质的关系)。

环节四:深化拓展,巩固提升(从学生已知的难溶物AgCl出发,实验验证AgCl和NaI溶液能发生反应,使学生进一步深化认识离子反应发生的实质。学生从已有认知→可溶物生成难溶物,进入新认知→难溶物转化成更难溶物;从而落实目标→离子反应可朝着浓度更小的方向进行)。

环节五:总结归纳(本节课要理解的化学概念是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离子反应发生的实质是“有关”离子浓度的减小;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是气体、难溶物、难电离物质;离子反应的意义价值是可表示同一类反应)。 三、教学片断摘录

【演示实验】往一盛有蓝色溶液的试管中滴加一无色溶液,观察现象。

【提出问题1】(1)蓝色溶液可能是什么溶液?(2)生成蓝色沉淀可能是什么物质?(3)可能是什么物质与什么物质间发生反应?

【过渡】根据学生提出的物质进行实验验证例(1)CuSO+NaOH

(2)CuSO+KOH (3)CuCl+NaOH(4)CuCl+Ba(OH)观察现象。 【提出问题2】物质不一样,但实验现象完全一致,是巧合?还是必然?

【过渡】从电解质的电离角度,我们共同分析一下CuSO、CuCl、NaOH、KOH、Ba(OH)在水溶液中的存在形式,然后以CuSO+NaOH反应为例分析反应中微粒的变化情况。 【板书】反应物溶液中主要的离子:Cu、SO、Na、OH 3)如何判断反应发生了酸碱中和?(提示:利用酸碱指示剂)

【分组实验】每小组任选三组物质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分析。

【合作解疑】组内、组间交流讨论。

【归纳总结】复分解反应是一种离子反应,其发生的条件是:生成沉淀或气体或难电离的物质之一。离子反应发生的实质是离子浓度减小。

四、实施“基于学情把握的教学设计与教学实施”的体会 离子反应是高中化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在教学设计与实施中紧扣学情,能实实在在地让学生自己通过对具体事实的体会并加以逻辑思考建构出来,使学生对反应的认识从宏观进入微观,从而对溶液中反应实质有进一步的认识发展。在教学设计与实施中紧扣学情,使教师从学生的已有认知出发,创设情境,让学生在体验、思辨中,经历探究过程、掌握思路与方法、获得积极情感

体验,达到新的认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基于学情把握的教学设计与教学实施-精品教育文档.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5e8dc6gq4l6zh7s4eqk6667gj1yjqg01cki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