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 稻 免 耕 栽 培 技 术 发 展
罗龙未 2013-1-24
目录
1.水稻及水稻免耕概述...............................
2.免耕形式的分类...................................
3. 免耕栽培的主要流程..............................
4.免耕栽培的特点与优势............................
5.中国古代及近代免耕栽培技术.......................
6.现代水稻免耕栽培技术.............................
7.水稻免耕栽培技术未来的发展...................
水稻概述:
水稻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水稻是世界面积和总产仅次于小麦的第二大粮食作物,世界上约有55.9%的人口以稻米为主。起源及栽培简史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水稻在我国已有六七千年的历史。
水稻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常年种植面积为3000 万hm2,水稻种植面积约占耕地面积的33%,而产量要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45%。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复杂,而水稻种植受气候条件、地理环境、耕作制度、经济条件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各地种植水稻的方式大不相同,而免耕栽培技术非常重要。
免耕栽培技术:
免耕法,又称零耕法、直接播种法、耕播合一、旋耕、水土保持耕作法、免少耕法、少耕法等等,指作物播种或移栽前,不用犁或拖拉机翻耕,以耙或旋耕机或开沟犁代整土地亦或人工起垄直接在茬地上播种或移栽,或撬窝栽秧。水稻生长
期间又不用农具薅秧。采取化学除草或生物防草的一种耕作方法。少耕指减少耕耙作业程序、次数、降低能耗的方法。
水稻免耕形式的分类
1. 半旱式起垄自然免耕:
改变地形的半旱式起垄自然免耕. 半旱式栽培,是指在水田中,按一定规格,开沟起垄作厢,将水稻栽插在垄埂顶部两侧的水位线或厢面上。沟内灌水,并按水稻不同生育阶段调节水位高低,实行浸润灌的一种新型种稻方法。它是根据农田生态特点,应用自然免耕原理和土壤生物热力学理论,试验研究出的一种水稻栽培新技术。适宜于冬水田,特别是在深脚田、冷浸田,烂泥田和大肥田中应用。 2. 少耕免耕:
这种免耕法不起垄也不耕翻,于插秧前15~20天灌水,泡田,待插秧层土体膨软泥活后,在原茬上直接插秧或先撬窝后灌水湿窝栽秧。在双季稻区多采用早稻收后用旋耕机或配合使用驱动耙整平田面直插,亦或用播种机直播。这种方式增产效果一般只能维持两年,第三年应翻耕一次。
水稻免耕栽培的主要流程
1. 整地起垄(在半旱式起垄自然免耕中)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