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电解水时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负极产生的气体: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C.把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塞打开后,瓶口上方会出现白烟 D.向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产生蓝色沉淀 【答案】D
13.【xx年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A.氧气由氧元素组成,所以制取氧气的反应物一定含有氧元素 B.质子数决定元素种类,所以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C.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所以均一稳定的物质一定是溶液
D.催化剂可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所以任何化学反应都需要催化剂 【答案】A
【解析】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故制取氧气的反应物一定含有氧元素,正确;B、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错误;C、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均一稳定的物质不一定是溶液,错误;D、催化剂能改变物质的反应速率,但不是所有的反应都需要催化剂,错误。故选A。 14.【xx年广东省】现有以下曲线,与之对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用氯酸钾制取氧气 B.等质量碳酸钙与足量同浓度稀盐酸反应 C.硝酸铵溶于水时溶液的温度变化 D发生的反应为:2KNO32KNO2+O2↑ 【答案】D
二、非选择题
第20题
15.【xx年浙江省衢州市】小柯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用制得的氧气 来探究白磷燃烧的条件。
(1)指出图甲装置中存在的错误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中的白磷不燃烧,丙中的白磷燃烧,可以
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导管伸入试管中过长 (2) 白磷燃烧的条件是温度要达到白磷的着火点
【解析】(1)指出图甲装置中存在的错误是导管伸入试管中过长,不利于导出气体,因略露出单孔塞即可;燃烧需要同时具备的三个条件:物质有可燃性、温度达可燃物的着火点、与氧气充分接触;乙中温度低的白磷不燃烧,丙中温度高的白磷燃烧,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白磷燃烧的条件是温度要达到白磷的着火点。 16.【xx年新疆乌鲁木齐市】(4分)加热分解15.8g高锰酸钾,可以制得氧气的质量是多少?(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答案】1.6g
【解析】设加热分解15.8g高锰酸钾,可以制得氧气的质量是x 2KMnO4 △ K2MnO4+MnO2+O2↑ 316 32 15.8g x 316/15.8g=32/x x=1.6g
答:略
17.【xx年四川省雅安市】(本题共 6 分) 化学兴趣小组用一瓶久置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并测量过氧化氢质量分数。称量 68g 过氧化氢溶液和 0.1g 二氧化锰进行实验, 反应前后质量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计算:
( 1) 制得氧气的质量是 ( 2) 过氧化氢质量分数是多少? 【答案】(1)0.8g (2)2.5%
g。
18.【xx年山西省】在一次实验课上,同学们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氧气。他们取了 24.5g 的混合物,其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为 20%,加热到完全分解。通过计算,得出他们制得氧气的质量是多少? 【答案】7.68g
19.【xx年湖北省襄阳市】把干燥、纯净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31.5g装入大试管中,加热制取氧气。待完全反应后,将试管冷却、称量,得到21.9g固体物质。计算制得氧气多少克?21.9g固体物质中含有哪些物质?各多少克?
【答案】 9.6g;氯化钾14.9g、二氧化锰7g。
【解析】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作用下分解生成氯化钾、氧气,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所以氧气的质量为31.5g-21.9g=9.6g;因完全反应,所以反应后的固体中有氯化钾和二氧化锰,设反应生成氯化钾的质量为x 2KClO3 2KCl+3O2↑
149 96 x 9.6g
149/x=96/9.6 x=14.9g 二氧化锰的质量为21.9g-14.9g=7g 答:略
20.【xx年湖北省随州市】(9分)实验探究一:课本第二单元课后作业中有“寻找新的催化剂” 的探究内容,实验中学探究小组据此设计了如下探究方案。
【提出问题】红砖粉末能否作为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催化剂?如果能,效果如何? 【实验探究】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及解释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