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初中化学_金属和金属材料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25 1:58:06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老师为大家带来一个神秘礼物,打开面前的纸包,发现一枚戒指。 找出戒指,设置问题: 1 猜测戒指成分,由什么材料做的? 2 如何鉴别戒指成分?

学生猜想,戒指可能是金的,还有可能是黄铜的等等。提到的金是什么材料?纯金属。黄铜呢?合金 不管是纯金属还是合金它们都属于金属材料,本节课我们就来复习金属和金属材料的相关知识。这是本节课的复习目标,请大家快速阅读: 复习目标:

1. 认识金属材料,巩固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重点) 2. 加深对物质组成、结构和性质之间关系的认识。

3.通过应用性的练习,加强对金属化学性质的理解和应用。(难点) 4.通过金属材料的冶炼方法,掌握人类从自然界中获取物质的途径。 大家判断戒指是金或者黄铜材质的依据是什么?颜色。颜色属于金属的什么性质?物理性质 金属还有哪些相似的物理性质? 引出任务一:金属的物理性质 展示图片,学生回答。

图片上展示的锅和曲别针是由不锈钢做的,不锈钢属于纯金属还是合金?合金

什么是合金?合金比纯金属用途广泛,为什么?引导学生思考合金的

组成和优良性能

简单的物理性质无法鉴别戒指的真假,要想鉴别还需要运用金属的化学性质。掌握金属的化学性质我们需要一个工具,即金属活动性顺序表,请大家快速回忆并背诵。 引出任务二:金属的化学性质 要鉴别戒指,我们得先提出猜想 1. 提出猜想:戒指的材质? 学生回答猜想的各种可能性

2.根据猜想, 设计实验, 先独立思考2分钟,后组内交流

利用提供的药品和仪器,选择合适方法,鉴定戒指的成分(8分钟) 小组展示汇报:要求:(1)说明方法 (2)实验现象 (3)得出结论 小组代表展示,实时投影传屏,相应小组表述自己的方法,描述现象,最后得出结论。

第一组:使用在空气中加热与氧气反应的方法,如果是真的,应该无任何现象,因为金的金属活动性比较弱,高温下也不能与氧气反应。但是现在表面变成黑色,说明里面有铜的成分,鉴定是假的。 第二小组:与盐酸溶液,无任何现象,只能说明戒指中含的金属成分活动性在氢之后,因为活动性在氢之后的金属都不能和酸反应,而氢之前的金属都可以和酸溶液反应,通过这个实验不能简单判断它的真假。

第三小组:与硝酸银溶液,如果是真的,无任何现象,因为金的金属活动性很弱,无法将银置换出来。而现在出现了银白色物质,溶液由

无色变为蓝色,因此说明戒指是假的。

通过这个实验不仅使学生顺利攻克了本节课的重难点还培养学生细致观察现象,及时记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根据使用的鉴别方法,你能总结出金属的化学性质吗? 引出任务二:金属的化学性质 能力提升:

根据学生使用的鉴别方法,归纳总结金属的化学性质吗? 针对练习:1.判断镁、铜能与下列哪些物质反应?

氧气、稀硫酸溶液、氢氧化钠溶液、硫酸亚铁溶液,能反应的写出化学方程式。

学生上台书写化学方程式,并用实物投影传屏的方式检查其他同学完成情况。

2. 有Ⅹ、Y、Z三种金属,Ⅹ的盐溶液能用Y制容器盛放;将X、Y、Z分别投入稀盐酸中,X、Y溶解并产生气泡,Z无变化。根据以上实验事实,判断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正确的是( C ) A.Y Z X B.X Z Y C.X Y Z D.Z Y X

通过针对性练习加强学生对重难点的理解和应用。

我们已经鉴别出戒指成分中有金和铜的成分,金在自然界中以什么形式存在?单质。 铜呢?化合物

为什么不同的金属存在形式不同?因为它们的金属活动性不同。金属活动性弱的,以单质形式存在,活动性强的以化合物形式存在。我们怎样才能从化合物中将金属提炼出来? 引出任务三:金属的冶炼原理

回顾课本,以炼铁为例,提供赤铁矿石,回忆工业炼铁的原理? 请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学生板书)

金属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它的使用现状如何呢?观课一段微课,体会保护金属资源的紧迫性。设问:从身边的物质出发,总结保护金属资源的方法。

通过本节课的复习,你能画出本单元的知识结构图吗?实物投影传屏展示学生的网络图。

在学生知识网络图的基础上进行思维提升:即引导学生学会从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用途,制备等方面去认识物质,掌握认识物质的一般思路。其中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在金属中加热融合某些金属或非金属就可以做成合金,从而改变物质的性质,也使物质种类更加多样化。金属是不可再生资源,我们要学会多途径去获取物质,用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去使用物质。

课后延伸:还有哪些方法可以鉴别戒指真假?

学情分析

学生经过一个多学期的学习,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和方法基础,可以开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分析归纳能力。初中生的思维方式要求逐步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在此过程中需要以一些感性认识为依托,因此本节课我设计以鉴别戒指的材质为主线,借助实验加强直观性和形象性,以便学生理解和掌握,让每个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是上好本节课的关键。

效果分析

本节课设计理念主要是想通过针对性实验加强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分析归纳能力,同时实现重、难点的突破。通过观看这节课的实录情况,印证了我的设计思路还是可行的,而且目标达成度也很高。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做实验亲身体验了一把常见金属的化学性质,通过自己设计的方法,看到的实验现象,很容易总结出金属的化学性质这一重点。后紧跟针对性练习加强学生对重难点的理解和应用。整节课目标达成度很高,提高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教材分析

金属材料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本教材将此内容单列一单元,体现“化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这一主题,结合近三年中考真题分析,我发现每年中考对这一部分的考查多以选

择题和实验探究题为主,分值在3~8分,主要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根据中考要求我制定了以下复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认识金属材料,巩固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重点) 2. 加深对物质组成、结构和性质之间关系的认识。 3.通过应用性的练习,加强对金属化学性质的理解和应用。(难点) 过程与方法:

通过1.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使学生加强自我思考,与人交流,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认识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进行初步的探究活动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 通过金属材料的冶炼方法,掌握人类从自然界中获取物质的途径。

2. 培养细致观察,合理分析现象或者数据的基本科学素养。

针对练习

1.判断镁、铜能与下列哪些物质反应?

氧气、稀硫酸溶液、氢氧化钠溶液、硫酸亚铁溶液,能反应的写出化学方程式。

学生上台书写化学方程式,并用实物投影传屏的方式检查其

他同学完成情况。

2. 有Ⅹ、Y、Z三种金属,Ⅹ的盐溶液能用Y制容器盛放;将X、Y、Z分别投入稀盐酸中,X、Y溶解并产生气泡,Z无变化。根据以上实验事实,判断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正确的是( C ) A.Y Z X B.X Z Y C.X Y Z D.Z Y X

通过针对性练习加强学生对重、难点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一节单元复习课,知识点比较繁琐。因此我设计以鉴定戒指成分为主线,先后引导学生完成金属物理性质,化学性质,金属冶炼三个学习任务。通过学生提出猜想,设计实验鉴别戒指成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分析归纳能力,并成功实现重难点的突破。但在设计实验这一环节中,学习水平较低的学生完成不理想。因此,在课上辅导时针对这一部分学生将设计实验这一环节的学生活动改为教师指导,学生动手实验,便于学生由易到难的学习和理解。

课标分析

“金属和金属材料”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单元的教学内容。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本单元的课程标准是: 1. 了解金属的物理特征,认识常见金属的主要化学性质,了解防止金属腐蚀的简单方法。

2. 知道一些常见金属(铁,铜等)矿物,知道可用铁矿石炼铁。

3. 知道在金属中加入其他元素可以改变金属材料的性能,知道生铁和钢等重要合金。

4. 认识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5. 认识废弃金属对环境的影响和回收金属的重要性。

初中化学_金属和金属材料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5epci9hy3f4c2db011p1797950lq6e00fcx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