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钢筋笼安装:
5.2.1钢筋笼和桩孔分别经过验收合格后,即开始吊放钢筋笼,本工程钢筋笼就位用塔吊进行,整个钢筋笼用钢管悬挂在井壁上,借自重保持垂直度正确。吊放钢筋笼入桩井时,不得碰撞井壁,灌注砼时,先校正设计标高固定钢筋笼位置。
5.2.3钢筋笼在运输、吊装过程中应防止扭转变形。钢筋笼放入前,应绑好保护层垫块,吊放钢筋笼时,要对准孔位,直吊扶稳,缓慢下沉,避免碰撞孔壁,钢筋笼放到设计位置时,应立即固定。
5.2.4钢筋笼制安质量要求,详下表:
项次 1 2 3 4 5 项目 钢筋笼主筋间距 钢筋笼箍筋间距 钢筋笼直径 钢筋笼长度 钢筋保护层 允许偏差(mm ) ±10 ±20 ±10 ±50 ±5 尺量检查 检验方法 尺量检查 六、桩芯混凝土浇筑
6.1混凝土浇筑:本工程桩芯混凝土为C30商品混凝土。
6.1.1钢筋经业主、监理检查合格后浇桩身砼,浇筑时应清除孔底积水,用砼输送泵向孔底浇筑商品混凝土。当高度超过3米时,应用串筒,串筒末端离孔底高度不大于2米;桩孔深度超过12米时,宜采用砼导管浇筑,浇筑砼时应连续进行,分层浇捣密实,浇筑砼厚度每次不大于300~500mm振捣一次,每次20—30s,砼表面无气泡,且砼不再下沉为宜。
6.1.2混凝土浇筑时,应随时舀出面层浮浆,到桩顶时,应超过桩顶设计标高300mm,以保证在剔除浮浆后,桩顶标高符合设计要求。振捣时要有专人护筋,以免筋笼移位,砼浇筑12H后进行浸水养护。砼试件应按施工验收规范要求留设。 七、桩板挡墙脚手架搭设
33
7.1架体搭设:施工时内外侧均须搭设作业脚手架。搭设总高度6~10m,脚手架采用落地式开口型双排扣件式脚手架,并按规定设置剪刀撑、横向斜撑。因本工程边坡挡墙脚手架不便于搭设连墙件,暂采用抛撑加固。分段、分层挡墙施工时再预埋钢筋锚环作为连墙件。此架只作为人员操作的使用,不承受其它荷载。搭设前搭设部位地面应整平、硬化处理。本工程开口型双排脚手架搭设必须符合《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130-2011)相关规定。其搭设基本要求,详下附表:
双排脚手架搭设基本要求 脚手架类型 横距 立杆 跨距 连接 大横杆 小横杆 步距 连接 间距 设置部位 净距 剪刀撑 角度 跨距 搭接 横向斜撑 设置部位 角度 净距 抛撑 角度 搭接 连墙件 水平间距 垂直间距 24m以下“一字型”开口双排扣件式钢管脚手架 900mm 1500mm 不同跨内,≤跨距1/3处;且错位间距≥500mm对接 1800mm,首排距地200mm 不同步内,≤步距1/3处;且错位间距≥500mm对接 1500mm 两端向中间、由底到顶连续设置 ≤15000mm 45°~60° 5~7跨且≥6000mm ≥1000mm,3个以上旋转扣件固定 架体两端、由底到顶连续设置 45°~60° 6跨且≤4m 45°~60° ≥1000mm,3个以上旋转扣件固定 3跨且≤4.5m 2步且≤3.6m
7.2双排脚手架搭设示意图:
34
7.2.1正立面示意图:
7.2.2侧立面示意图:
35
7.3搭设顺序:第一排大横杆→外立杆→扫地杆→第一步纵向水平杆→第一层斜杆→第二~六步纵向大横杆→抛撑→拦杆→剪刀撑、横向斜撑→铺脚手板→安档脚板→挂设密目安全网→连接安全网缝隙封闭→检查验收→验收合格后投入使用。
7.4材料要求:
7.4.1钢管:φ4833.5mm普通钢管,要求应有出厂合格证,外观检查不得有严重锈蚀、弯曲变形、压弯压扁、或裂纹,脚手架钢管质量和外观均应符合《GB/T3092》的要求。
7.4.2各型扣件:应具有出厂合格证,外观检查,不得有变形、脆裂、滑丝现象、在检查扭矩时其扭矩在65N2M时不得出现破坏,其质量要求达到《GB 15831》的规定。
7.4.3密目安全网:检查出厂合格证及安全部门认证,按渝建安发(2002)8号文件要求使用绿色2000密目安全网。
7.4.4脚手板:使用竹跳板或木板,其外观质量应无扭曲、螺栓紧固、无松散。
7.5搭设要求:
7.5.1架体搭设部位地面应做硬化处理。高低差不得大于1m,且坡顶站杆距边坡不得小于500mm。
7.5.2立杆、大横杆、剪刀撑、横向斜撑等纵横间距,应严格按相关规范及地方文件要求设计布置,架体垂直度、水平度应控制在架高、架长的1/600。
7.5.3立杆、大横杆连接宜采用对接扣件连接。宜在不同跨/步内,
不大于跨/步距1/3范围内;且错位间距≥500mm,使用对接接头连接稳固。
7.5.4小横杆在每一排立杆设一根,且间距不得大于1500mm;设于大横杆之上。
7.5.5剪刀撑:没分段架体两端起向中间,每隔15m设置一架剪刀撑。
3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