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毕业论文
但是国家统计局统计出可用的部分数据是最近几年才开始的。以前,对马铃薯研究所使用到的数据来自于先前的问卷调查表。在1998的中国马铃薯的用户调查中,其调查样本是来自226个城市和农村的36000户家庭,这些文献研究中所用到的数据来源于从
上述226城市和农村的36000户家庭中随机抽取10%的样本集(注:样本集是总样本的一部分)。该样本集包含了来自30个城市和
农村的3600户家庭。覆盖了全国30个行政区。可以说这次被选出来的样本集很有代表性的,但对于全国样本来说算不上是一个很完美的样本集。
由于来自吉林省的100名用户和海南省的50名用户的样本存在着较大的误差。因此,本文研究的最终数据是来自28个城市的
3450户家庭。通过对这些用户调查数据的描述性统计。得出以下结果:该样本家庭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为6224元,其中,食物支出占可支配收入的37%,占生活总支出的46%。这次调查也收集了用户对马铃薯,红薯,淀粉食物以及其他薯类食物在消费和支出方
面的数据。在1998年,样本家庭每消费12.5公斤的马铃薯,红薯,淀粉食物以及其他薯类食物,就需要花费21.82元,占食物支
出的1%。相比之下,肉类,粮食和蔬菜分别占食物支出的31%,16%和15%,其他食品占食物支出的37%。尽管马铃薯,红薯,淀粉
食物以及其他薯类食物占食物支出的1%。但在这组薯类食物中,马铃薯占这组食物支出39%,相比之下,淀粉食物占38%,红薯占12%,其他薯类食物占11%。
据国家统计局定义,淀粉食物包含淀粉以及从马铃薯提取的用作粉条和其它食品的淀粉。其它块茎食物则包括木薯,山药等。但“其它块茎食物”并不是本文所研究的重点,有以下两方面的原因:(1)63%用户的调查资料表明,这类食品的消费和支出几乎
为零;(2)尽管有些用户对“其它块茎食物”的消费是量还是很大的,但“其它块茎食物”的单位价值(消费和支出的比例)在不
同地区的差别是很大的,虽然“其它块茎食物”涵盖了各地区的不同薯类食物。但基于以上分析,在需求分析方面“其它块茎食物”不应该当做同一类食物来对待。
诚然,基本需求分析所需要的数据应当包含消费量和价格,而在对中国用户进行调查时,实际购买价格往往不是被直接引用的。
在对马铃薯需求的研究中,使用价值已经被用来估计马铃薯平均购买价格的因素之一。通常,使用价值通是由开支和消费量决定。
但一般来说,用户的消费数据是一定的。由于支出数据可以用于一种或多种的食物支出,故存在着一定误差,所以在对一国或一地
区的马铃薯需求的研究中,一般用平均单位价值来代替单位价值。基于以上考虑,本文选择运用平均单位价值法,来估计每个样本用户购买马铃薯的平均价格。 需求模型说明
德亚顿和缪尔保尔用几乎理想需求系统(简称AIDS)做出了马铃薯,红薯,淀粉食物的三种需求函数。其中,几乎理想需求系统(AIDS)及修改后的版本已经广泛应用于需求实证方面的研究中。本论文的研究运用了AIDS中的线性近似函数(简称LA),从而对马铃薯,红薯,淀粉食物的三种需求弹性做出相应的估计。学者王用数学模型论证了相应的变量和弹性公式。
通过用AIDS中的LA模型对马铃薯的支出弹性进行估计,其结果显示:在马铃薯,红薯,淀粉食物等这一组食物支出中,马铃
薯的需求量的变动率在1%左右。由于多数的研究都是建立在不同食物的需求模式的基础上,所以,研究很难比较预算开支的弹性,
此外,相对于支出弹性来说,收入弹性可能更容易的被理解和采纳。例如:马铃薯的生产者,经销商,和政策制定者对马铃薯需求的收入弹性更为关注一些。通常,马铃薯需求的变动率占收入和可支配收入变动率的1%左右。
基于对信息的分析,本论文通过两个阶段的预算方法对来自这三种食物的每一种的支出弹性和收入弹性进行预估计。支出弹性
可以直接用LA/AIDS的模型来估计,而收入弹性需要建立在支出弹性和这三种食物的总支出弹性以及可支配收入的基础上。要估计
出支出弹性的系数,就需要建立一个双对数的线性回归模型,并且要把这三种食物分别作为因变量,把可支配收入作为自变量。然
后,对其它类别的自变量进行估计。此过程可以被看作第一阶段的预算。在这个双对数线性回归模型中,可支配收入的估计系数来
源于对这三种食物相关的可支配收入弹性的估计。在本文中,双对数的线性回归模型中的自变量是:可支配收入,八中食品的平均价格。(其中的八种食品为:谷物,食用油,肉类,蛋类,海鲜,水果,蔬菜和乳制品)和九个地区的人口数。
24
兰州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毕业论文
估计结果
表1反映了以上食品在AIDS中的线性近似函数中的估计系数和T-值。·
表1:中国城市马铃薯,红薯,淀粉食品以及其它薯类食品在LA/AIDS模型中的估计系数
此外,该表也包含了马铃薯,红薯,和淀粉食品的价格指数(分别用P1,P2,P3表示),和总支出的数据。这个表里也涵盖8个地区的人口统计变量,这三种产品的估计系数表明:
(1)其三种食品的价格指数和总支出的价格对着三种食品的需求的影响是很大的。
(2)这三种人口统计变量—住户的年龄,家庭的大小,收教育水平的程度对这三种食品的需求也有一定的影响。一般来说,
受教育水平低的大家庭,年轻的家庭其消费的马铃薯相对较多,而教育水平对着三种食品的影响是微不足道的。同样,受教育水平低的小家庭,年长的家庭对红薯的消费更为关注。受教育水平高的家庭更趋于对淀粉食品的消费。
(3)马铃薯,红薯,淀粉食品在不同地区的需求是有差异的。这里以中国北方平原地区为参照物,中国的东北地区对马铃薯
的消费量是最大的,对红薯的消费支出却是最少的。相反,北方和中南地区对马铃薯消费的支出是最低的,但对红薯的消费量是最
大的。与此同时,北部地区对淀粉食品的消费量趋于最大,而东南地区的消费者对淀粉食品的支出却趋于最小。表2反应了这三种
食品的估计支出弹性和无偿价格弹性。根据对这三种食品的自身价格弹性的估计,当市场价格变动时,马铃薯的需求呈现较大的变化幅度,相比之下,红薯需求变化幅度却很小。
表2:中国城市的马铃薯,红薯,淀粉食品以及其它薯类食品的需求弹性估计
本文对马铃薯自身价格弹性的估计值跟刘和陈估计出的-0.835非常接近。值得注意的是:刘和陈得到的数据资料是从同一国
家的城市家庭的调查中得来的,但是,他们的数据仅仅来源于中国的三个省市。对这三种食物的交叉价格弹性的估计表明:马铃薯
25
兰州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毕业论文
和红薯之间存在很大的替代关系。但淀粉食物则可能是马铃薯和红薯的互补品。然而,和这三种食物的自身价格弹性相比,其交叉
价格弹性的绝对值几乎是微不足道的。在这组的三种食物总支出中,马铃薯的需求对价格的变化最为敏感,相比之下,红薯的需求
对价格缺乏敏感。基于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基础上,对这三种食物的总支出弹性做出估计,根据上述分析,当人均消费收入增加1%,
三种食物的消费量就有可能增加0.2%。对收入弹性的估计表明:这三种食物为正常品,消费者对这三种食物的任何一种的消费量会随着收入增加而增加。和红薯,淀粉食物相比,马铃薯的需求是最具有弹性的。也就是说对收入的变化是最敏感的。 中国马铃薯的市场和贸易的展望
中国马铃薯的相关政策和正在进行的经济改革的效应,对马铃薯产业的发展是密切相关的。中国在1949—1978年期间施行的
是计划经济体制,其粮食的生产和分配,包括马铃薯都是在政府的严格监管下进行。其中小麦、水稻等主要粮食是政府关注的重点
对象。相比之下,马铃薯则看得很轻微,被当做主要粮食的补充物。自1978年后,中国实行经济改革,在农村地区,农民可以随意的决定粮食的种植和分配。
在马铃薯的市场上,需求和供给方面的因素使中国马铃薯在过去20年里增长的比较显著。随着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进行,消
费者对马铃薯的偏好和需求进一步的带动马铃薯的生产,加工,及贸易。例如,学者张认为:随着西方的法式薯片和薯条的兴起,使马铃薯需求增加,进而改变了中国马铃薯及马铃薯加工食品的贸易结构。
在需求方面,中国马铃薯将会以显著的速率继续增加,其原因有以下三点:
(1)由于种植马铃薯的地区提高了马铃薯的产量,同时也增加了向不生产马铃薯地区的市场供应渠道。因此可以预计马铃薯
的消费者将会继续增加。虽然全国不都生产马铃薯,但由于交通设施的改进,食品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马铃薯在全国各地也越来
越被广泛的使用,因此不同地区马铃薯市场价格的差距将会越来越小。此外,本文引用收入弹性的估计模型得出分析结果:随着城
市居民的收入的增加,预计马铃薯的消费量也会继续增加。尽管学者王所用的马铃薯需求分析的数据来自于城市,但中国的农村用户对马铃薯的需求情况跟城市消费者收入增加进而引起各种食品消费的情况是一样的。
(2)在传统消费中,马铃薯作为蔬菜,是小麦,大米等主食的替代品,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地区,马铃薯仍然被认为是很好
的蔬菜,尤其是在冬天。马铃薯相对便宜,易于保管,而且有许多不同的使用方法。除过传统马铃薯食品,法式薯片,土豆泥,薯条和其它马铃薯加工食品在中国也正趋于流行,尤其是对年轻的城里人更是情有独钟。
包括中国大陆,香港,和台湾,麦当劳餐馆的数量从1987年的59家增加到1997年的564家,在2008年时突破到1589家。据统计,中国大陆麦当劳的餐馆的数量增加的最快。(如图4所示)。
图4:麦当劳餐馆在中国大陆,香港,台湾的数量1987—2008
从1991年开始,第一家麦当劳餐馆在深圳开业,随后,麦当劳餐馆的数量急剧增加,在2001年达到430家,到2008年底已达到1020家。除了麦当劳以外,西方国家的而其它连锁餐馆,如肯德基,必胜客在中国的增长速度也是惊人的。西方快餐连锁店的增长带动了中国快餐店事业的迅速发展。
(3)中国向周边国家如日本,韩国出口的马铃薯预计将会增加。这是因为中国的劳动力资源和运输成本都具有竞争优势。再
者,随着马铃薯出口的增长国内马铃薯的生产需求也会跟着增加。许多生产马铃薯的地区已将他们的战略目标定格在国外马铃薯市
26
兰州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毕业论文
场上。例如,在过去,由于当地政府,合作社,农民以及私人企业的共同努力,再加上当时马铃薯运往俄罗斯,日本,朝鲜的运输成本相对比较低,使得中国东北地区的马铃薯出口增长的很快。
在供给方面,中国农民一般会种植经济价值比较高的作物来增加他们的收入。随着马铃薯需求的增加,国内和国外的马铃薯的
需求量也将会呈现增加的势头,马铃薯的经济价值也随着提高,这样中国农民可能投入更多的资源来种植马铃薯。此外,私人部门
和公共部门通过加大对马铃薯研究方面的投资力度来改善马铃薯的品种,提高马铃薯的产量。从而提高马铃薯的相对盈利水平,使马铃薯在其它作物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在过去20年里,中国对速冻马铃薯的进口,尤其对速冻法式薯条的进口已明显的增加。中国大陆已占据大部分的增长幅度:
从1992年的661吨上升到2000年的33237吨,到2004年,达到历史最高峰69787吨。以后,到2006年下降至58806吨。根据王
和张的论断,在中国,具有西方风格的酒店,像麦当劳,肯德基这样的快餐店的需求增加,引起中国对速冻马铃薯需求的增加。从
短期来看,中国对速冻马铃薯的进口有可能会继续增加,但从长期来看,中国不会成为速冻法式薯条的最大进口国。中国马铃薯加
工企业正努力的改进马铃薯的生产方式,使生产的法式薯条铃薯的质量达到麦当劳以及其它快餐店的标准。此外,随着中国对法式
薯条需求的增加,外国投资者来到中国进行投资,同时马铃薯加工企业和合资企业也会有所增加,这样预计中国马铃薯加工食品的产量将会提高。
中国在世界马铃薯和马铃薯加工食品的市场作用将会越来越重。但确切的影响是很难预测的。在短期,中国对马铃薯的出口和
速冻马铃薯的进口有可能会继续增加。但是,在全球贸易量中,由于中国的市场占有量有限,所以对世界马铃薯的价格影响并不显
著。在长期,中国有可能成为马铃薯的最大出口国之一,甚至是速冻马铃薯和其它马铃薯食品的出口国。值得注意的是,中国是一
个超过13亿人口的经济大国,中国国内粮食的巨大变化对世界粮食市场的影响是意想不到的。例如,在2007年,中国猪肉的进口量为0.7万吨,到2008年达到1.9万吨,其当时的增长幅度引起各国对中国的猪肉市场的极大关注。认为中国猪肉市场对全球猪
肉市场的潜在影响是巨大的。尽管中国还算不上是马铃薯的主要出口国和马铃薯加工食品的主要进口国,但重要的是,在全球市场中,中国马铃薯的生产量占世界马铃薯的22%以上。尤其是几年来,中国马铃薯产业在世界贸易方面的发展快速。 结语
本文的研究建立在有关中国马铃薯市场发展分析和市场定量方面的研究所欠缺的背景下。尤其是在最近几年。随着中国向着市
场经济的迈步,消费者的需求是可能成为决定中国马铃薯市场未来和中国贸易特点的一个关键因素。要使中国马铃薯市场不断发展,
就需要知道有关消费者偏好的更多信息以及马铃薯需求和相关马铃薯食品的情况。在本文的撰写过程中,笔者参考了最新的文献,
在分析中国城镇居民对马铃薯,红薯,淀粉食物需求的基础上。充分利用了中国家庭使用马铃薯的调查情况的数据资料。尽管本文
使用数据仅仅来源于对中国的城镇居民的调查。但本文研究中所用到的对马铃薯的趋势分析和需求弹性估计对中国马铃薯市场感兴趣的专家和研究者是有帮助的。
本文结论表明:随着中国居民平均收入的不断上涨,对马铃薯的需求可能会以显著的比率增加。与此同时,国外许多国家马铃
薯产业发展还是很缓慢的,甚至有的国家的马铃薯产业呈下降的趋势。中国马铃薯产业以平稳、显著的态势发展,这表明,中国有可能成为世界马铃薯的最大生产国。
由于中国马铃薯市场广阔,经济改革的不断完善,预计中国在全球马铃薯及马铃薯相关食品市场中的地位会越来越重要。随着
中国向市场经济体系的过度,食品间的贸易也会更加趋于频繁。对法式薯条的出口有可能会呈现出增加的势头,特别是这几年对速
冻马铃薯需求量大的周边国家,如日本,韩国等,其进口量增加的比较明显。中国对速冻及加工马铃薯如法式薯片,薯条的需求将
会继续增加。预计这会给美国马铃薯产业提供更多的投资机会。在另一方面,随着中国马铃薯出口量的上升,美国马铃薯在全球市
场的竞争可能会进一步的加剧。中国作为WTO的最新成员国,随着国中国场和贸易方式的巨大变化,这就需要更多的关于中国马铃薯市场方面的研究。这些研究资料可以帮助美国马铃薯产业制定有效的战略,从而使美国马铃薯进入中国市场。
2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