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高中冲刺加分】湖南省茶陵县第三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三次周周清(含解析)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7 8:02:41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欢迎使用 韦想以此作为大一统后的意识形态。该书反映了这一时期的思想界 A. 缺乏占统治地位的主流思想 B. 儒家与墨家的思想大行其道 C. 寻求新的治世之道成为共识 D. 出现了各家学说融合的趋势 【答案】D 【解析】

“兼儒墨,合名法”体现出思想的融合趋势,故D正确;此时法家思想逐渐占据主导,故A错误;材料还提及其他思想,故B 错误;C中共识不符合百家争鸣时期特点。

10.中国古代医术,亦称“仁术”。医学家在行医过程中也常以“仁”的道德标准作为行医准则,如唐朝的孙思邈提出:“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这反映了古代中国医术

A. 重在教化病人的心理 B. 浸润了儒家文化的价值观 C. 以儒家思想为理论基础 D. 受到封建伦理道德的约束 【答案】B 【解析】

据材料“医学家在行医过程中也常以‘仁’的道德标准作为行医准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仁”属于儒家文化的价值观,故材料反映了古代中国医术浸润了儒家文化的价值观,故B项正确;材料并未涉及调适病人的心理的问题,故A项错误;古代中国医术有其医药学的基础,不是以儒家思想为理论基础,故C项错误;材料也无法体现古代中国医术受到封建伦理道德的约束,故D项错误。故选B。

11. 据《史记》记载:到春秋晚期留存有诗歌3000多篇,后来孔子十取其一,整理成《诗经》,就剩下了305篇。对孔子“删诗”合理的解释是,这一时期的诗歌大多 A. 充满浪漫主义色彩 B. 背离了传统的儒家思想观念 C. 时间久远脱离现实 D. 反映了未受教化的民众生活 【答案】D

部编本 欢迎使用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实际上考查的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诗经》是属于现实主义,排除A;《诗经》是西周到春秋时期,这时还没有儒家思想,排除B;时间久远并不是孔子删除的原因,排除C;孔子主张教化民众,因此孔子删诗反映了这些诗歌体现的是未受教化的民众生活,所以答案选D。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文学成就·诗经

12.在半坡等仰韶文化遗址的陶器上发现了共50多种整齐划一并有一定规律性的刻画符号。类似的符号还有规律地普遍出现在河北、甘肃等地。这些符号 A. 具有记事、传达信息的特点 B. 表明汉字已形成完整体系 C. 是商周甲骨文字的范式 D. 是原始人类无意义的涂鸦 【答案】A 【解析】

【详解】由题干中“共50多种整齐划一并有一定规律性的刻画符号”、“类似的符号还有规律地普遍出现在河北、甘肃等地”等信息可知,这些有规律的刻画性符号应该是有一定的意义,在文字还没有出现的时代,应该具有记事或者传递信息的功能,故选A而排除D;仰韶文化属于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当时还没有文字出现,商代甲骨文的出现才表明汉字已形成完整体系,所以BC都不符合史实,故排除。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王者禘(宗庙祭祀的一种祭名)其祖之所自出(诸族之始祖多感天而生)。以其祖配之。而立四庙。庶子王(嫡子有残疾无法继承王位,由庶子代之)亦如之。

——《礼记·丧服小记》

别子(嫡长子之外的其他嫡子、庶子)为祖,继(继嗣)别为宗,继祢(亡父)者为小宗。有百世不迁之宗,有五世则迁之宗。百世不迁者,别子之后也。宗其继别子之所自出者,百世不迁者也。宗其继高祖者,五世则迁者也。尊祖故敬宗,敬宗尊祖之义也。

——《礼记·大传》

材料二 春秋战国是民间势力逐渐兴起的时代。殷周宗法贵族社会的两大支柱——国野制与世卿制趋于瓦解,国人与野人、君子与小人的界限日渐消失,礼乐制度下移,公子公孙

部编本 欢迎使用 对卿大夫的世袭被打破,通过“学而优则仕”的途径,士和庶人可以晋升至大夫乃至卿相。孔子门下由贤人七十二、弟子三千组成的儒家团体,正是新兴的“游士”阶层的最初代表。

正是儒家与其他学术团体和流派之间的“百家争鸣”,造成了华夏文化区域内一种跨国界的公共舆论。这种公共舆论一方面导致华夏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产生,一方面扩大了政治参与,使“君子”不再是一种身份限制,而成为一种政治抱负、一种人生典范,有心从政的人可以通过求学问礼,为迈入仕途创造条件。

——陈子明《儒家思想与现代民主制度》

材料三 两千多年前,中国经过春秋战国五百多年的混乱,完成了第一次文明转型,即“铁制农具+小农经济+君主官僚体制+儒道法意识形态”的中国传统文明终于成型。

——潘岳《中国发展面临着深重的危机与难逢的机遇》

(1)根据材料一,概述西周祭祀制度的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宗法制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指出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历史作用有哪些。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百家争鸣”的政治、经济背景。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用史实说明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完成了第一次文明转型”。

【答案】(1)内容:祭祖的同时祭天。祭祀者按照血缘可分为“大宗”和“小宗”,天子及分封制下各等级的嫡长子为大宗,其余为小宗。大宗可以祭祀高祖以上的祖先,小宗则只能祭祀高祖以下的祖先。

特点: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大宗”与“小宗”是相对的;宗法制度与分封制度密切相关;西周政权与族权密切结合。

(2)作用:①促进了民间势力兴起;②冲击了商周宗法贵族社会秩序;③促进了民间教育和学术的发展;④造成华夏文化区域内跨国界的公共舆论;⑤导致华夏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产生;⑥拓展了民间力量参与国家政治的空间(扩大了民间力量的政治参与度)。

背景:①政治——分封制崩溃;诸侯割据争霸称雄;宗法等级秩序瓦解;“游士”的兴起;新兴地主阶级崛起;小生产者队伍壮大;奴隶制度瓦解,封建制度形成。

②经济——井田制逐渐瓦解;封建土地所有制的逐渐形成;封建经济的逐渐形成;小农经济和民间手工业的兴起和发展。

(3)说明:铁器广泛应用于生产,促进了生产力发展;井田制瓦解,封建小农经济逐步确立;分封制崩溃,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产生;百家争鸣,构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解析】

部编本 欢迎使用 【详解】(1)内容:题目要求“根据材料一”回答。由材料一中的“王者禘(宗庙祭祀的一种祭名)其祖之所自出(诸族之始祖多感天而生)”可得出祭祖的同时祭天。由“以其祖配之。而立四庙”、“别子(嫡长子之外的其他嫡子、庶子)为祖,继(继嗣)别为宗,继祢(亡父)者为小宗”可得出祭祀者按照血缘可分为“大宗”和“小宗”,天子及分封制下各等级的嫡长子为大宗,其余为小宗。由“宗其继别子之所自出者,百世不迁者也。宗其继高祖者,五世则迁者也”可得出大宗可以祭祀高祖以上的祖先,小宗则只能祭祀高祖以下的祖先。

特点:题目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结合所学宗法制的相关知识可知,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所以这是其最主要的特点;宗法制下有“大宗”与“小宗”之分,但是大小宗之间是相对的;由于嫡长子继承制下,除嫡长子之外的余子则被分封,故可以得出宗法制度与分封制度密切相关;宗法制既适用于周天子的家族也适合其他家族,故可得出西周政权与族权密切结合。

(2)作用:题目要求“根据材料二”回答。由材料二中的“春秋战国是民间势力逐渐兴起的时代”可以得出促进了民间势力兴起;由“殷周宗法贵族社会的两大支柱——国野制与世卿制趋于瓦解”可以得出冲击了商周宗法贵族社会秩序;由“学而优则仕”、“儒家与其他学术团体和流派”可得出促进了民间教育和学术的发展;由“造成了华夏文化区域内一种跨国界的公共舆论”可以直接得出造成华夏文化区域内跨国界的公共舆论;由“这种公共舆论一方面导致华夏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产生”可知导致华夏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产生;由“一方面扩大了政治参与,使‘君子’不再是一种身份限制,而成为一种政治抱负、一种人生典范,有心从政的人可以通过求学问礼,为迈入仕途创造条件”可以得出拓展了民间力量参与国家政治的空间(扩大了民间力量的政治参与度)。

背景:需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注意题目要求从政治和经济两个角度分析,结合春秋战国时期政治和经济发展的相关史实回答即可。具体来说,政治上,春秋时期分封制崩溃;诸侯割据争霸称雄;宗法等级秩序瓦解;“游士”的兴起;战国时期新兴地主阶级崛起;小生产者队伍壮大;所以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奴隶制度瓦解、封建制度形成的时期,这是其时代特征。经济上,由于生产力的发展,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使得井田制逐渐瓦解,封建土地所有制的逐渐形成,封建经济的逐渐形成;与此同时,小农经济和民间手工业的兴起和发展。 (3)说明:题目要求“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题干中的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完成了第一次文明转型”指的是“铁制农具+小农经济+君主官僚体制+儒道法意识形态”的出现,结合所学春秋战国时期的史实可知,经济上,由于铁器广泛应用于生产,促进了生产力

部编本

【高中冲刺加分】湖南省茶陵县第三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三次周周清(含解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5fccg1fk8m0fvam2gyzr6h1tx45dea007ld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