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河北专版)2018年中考化学复习练习考题训练(三)溶液的形成溶液的分类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9 5:40:16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层”或“不分层”)。

②“从稀碘水中提取碘”是“海带提碘”工艺中的一个重要步骤,其原理类似[实验2]中第二步操作。工业实际生产时使用其他挥发性液体代替汽油,这种挥发性液体必须具备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参考答案

|夯实基础|

1.A [解析] 冰水中只有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不是溶液;碘酒,溶质是碘,溶剂是酒精;食盐水,溶质是氯化钠,溶剂是水;浓盐酸,溶质是氯化氢,溶剂是水,后三者均属于混合物,是溶液。

2.C

3.A [解析] 均一的、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比如水、汽油都不是溶液;溶液一定是透明的,但不一定无色,比如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也可能是稀溶液,比如饱和石灰水是饱和溶液,但属于稀溶液。

4.B 5.B

6.C [解析] 泥土溶于水形成的混合物,不均一、不稳定,属于浊液;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所以蔗糖溶液中的任一部分甜度相同;氢氧化钠溶液能导电,是因为溶液中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氯化钠饱和溶液中不能再溶解氯化钠,但还能溶解其他可溶的物质。

7.C [解析] 当温度和溶剂量不变时,溶质不会从溶液中分离出来;物质的溶解过程中,通常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溶液中的溶质分子或离子每时每刻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改变外界条件,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可以相互转化。

8.C [解析] 石灰水中的溶质是Ca(OH)2,CaO会与水反应生成Ca(OH)2,故在一瓶接近饱和的石灰水中加入CaO或Ca(OH)2都会使其变为饱和溶液;氢氧化钙在水中的溶解性会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故升高温度也能使接近饱和的石灰水变成饱和溶液。

9.A [解析] 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变小,所以硝酸钾溶液降温后有晶体析出,说明降温后的溶液是饱和溶液,但不能确定60 ℃的硝酸钾溶液是否为饱和溶液。

10.(1)CaCO3 (2)CuSO4 (3)NaOH (4)NaCl

[解析] 利用四种物质溶解时的现象不同,可以将它们区分开。碳酸钙难溶于水,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氢氧化钠溶解时放出大量热,氯化钠溶解时没有明显现象。

|能力提升| 1.(1)D (2)C

[解析] (1)结合溶解度曲线图,25 ℃时KCl的溶解度约为35 g,所以加入40 g KCl不能完全溶解,溶液已达到饱和状态,剩余5 g KCl固体未能溶解。(2)KCl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由不饱和状态向饱和状态转化,可以通过降低温度、蒸发溶剂或增加溶质的方法来实现。

2.[实验结论] (1)降低 (2)升高

[拓展实验] 低于 ② [反思交流] (1)< =

(2)物质b溶液已达到饱和,不能再继续溶解放热

[解析] [反思交流] (2)当烧杯中出现固体物质后,说明此时物质b溶液已达到饱和状态,继续加入氢氧化钠固体,

6

固体不再溶解,也不再放热,此时将观察不到沸腾现象。

3.(1)紫(或紫红)

(2)液体分层,上层为无色,下层为紫红色,试管底部无固体残留 (3)微 (4)碘的汽油溶液 强

(5)①不分层 ②与水不互溶,碘在这种液体中的溶解性远大于在水中的溶解性

[解析] (2)KMnO4溶液与汽油互不相溶,所以会出现分层现象。(3)由图乙中的“淡黄色”可知碘可溶于水但试管底部又有碘固体存在,可知碘微溶于水。(4)由图丙中出现“紫红色”,比图乙中的“淡黄色”颜色深,说明碘在汽油中的溶解性比在水中的强。(5)①由于碘易溶于酒精,水与酒精又能互溶,所以将[实验2]中汽油用酒精代替,振荡后静置,最终所得液体不分层;②由[实验2]可知,由于碘在汽油中的溶解性远远大于碘在水中的溶解性,所以可用汽油从稀碘水中提取碘,若用其他挥发性液体代替汽油,这种挥发性液体也必须具备类似的溶解性特点。

7

(河北专版)2018年中考化学复习练习考题训练(三)溶液的形成溶液的分类.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5fgiu0q0li5a66i6tmib553973044s010a3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