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冷床、精整设备安装
冷床安装是整个工程中,耗时最多、安装难度也最大的项目。 冷床采用的是国外技术,但由国内厂家制造。由于对制造精度要求存在异议,国内厂家制造时,齿条的上表面不直度偏差大于1mm,而安装后外方专家的要求精度为0.5mm,且各齿条的齿形必须在同一直线上,偏差也不得大于0.5mm。由于制造偏差较大,无法满足安装精度要求,后经与外方多次交涉,偏差定为不超过1mm。为此,我方人员进行了大量的工作,付出了艰辛的劳动,最终通过了外方专家的验收,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精整设备安装量也较大,尤其三段链部分设备也存在制造质量问题。不过由于其安装精度没有冷床高,处理起来相对要容易些。 11、液压润滑系统安装
液压、润滑系统管道均采用不锈钢钢管安装,包括炉前设备,加热炉区,粗、中轧区,精轧及穿水冷区,冷床区,摆剪,精整区的液压、稀油、甘油、油气系统设备及管道安装。其中液压站5座,稀油站4座,油气站1座,管道总重95吨,各种管件,管道支架18吨,管道均为不锈钢管道,系统油清洁度不低于NAS7级。
根据设计要求管道配管前,需对不锈钢管道进行酸洗处理。通过查阅规范、资料,我们认为不锈钢管道重点应该是进行脱脂,而不是要求酸洗,因此通过与有关方面协商,只对不锈钢管道用碱水进行了脱脂,因此节约了时间和成本。
在不锈钢管道配管时,甲方还提出了一项额外要求,即加工时不
8
允许用无齿锯切割,理由是使用无齿锯宜造成管道内部存在飞溅物,不利于液压润滑系统的最终使用。本着尊重甲方现场代表的原则,我们专门外购了两台钢管切割机,对不锈钢管进行了现场加工,包括打坡口等,最终顺利的完成了施工任务,赢得了甲方的满意。
在液压、润滑系统冲洗、过滤前,根据工程需要,机装现场制造了四套大容量的油泵站,用于对各系统进行酸洗、冲洗和油过滤,其泵的输出流量可以达到86m3/h。即便这样,在对轧机、冷床润滑系统冲洗时,还需要将两台泵站并联在一起,以满足系统冲洗对流量的要求。
由于有了这几个泵站,对液压润滑系统的施工带来了很大的方便,使得工作量很大、施工周期很长的系统酸洗、冲洗和过滤,变的较为容易了。
油系统过滤时,通过更换过滤器滤芯来调整油的过滤精度,最终可以使油的过滤精度达到5μ(一般要求10μ)。油过滤到一定程度时,先使用在线分析仪,通过泵站上预留的接口对所过滤的油品取样分析,合格后送质检部门化验并出据报告,以备查验和交工使用。 12、穿水冷却设备安装
穿水冷设备主体水箱、辊道等,均为国外技术国内制造,设备出厂运到现场后,通过对制造质量进行检查,大部分数据达不到设计质量要求,后由厂家现场进行了处理,其处理时间长达三个多月也没有达到标准要求。最后,通过甲方要求,我们接手对设备进行了处理。水箱处理完成后,用进口的三切分套管进行了调试。不过换用国产的
9
三切分套管后,因国产产品质量存在误差,又在现场进行了处理,费时较长,且反复工作量也较大。另外甲方准备的套管数量也多,有的准备了有九套之多,均由我方额外进行了现场配制。
三、设备热试
设备安装完成后,由项目监理——金设监理公司负责组织对整个棒材工程进行了整体验收;热试前,由甲方负责组织了热负荷试车确认会,各有关单位负责人在确认文件上签了字。
热试前,甲方组织编写了《75×2万吨双棒材工程热负荷试车方案》,并下发给了各有关单位。方案对各参建单位在试车过程中的责任做了明确分工。对轧制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及处理方法做出了预案。
从2006年3月25日上午九点开始,2#线正式进入热试(1#线是2月15日开始的),到4月20日热试结束,进入试生产阶段,整个试车过程是比较顺利的。
热试开始时选用Ф50圆钢作为第一种热试产品,试车非常顺利,到3月28日轧制结束,改轧第二种产品Ф32圆钢。
轧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处理方法:
(1)油箱进水:轧机液压系统油品在试车过程中化验,含水率高,已达到膨化现象,通过对系统现场分析,认为是冷油器存在漏水问题,现场对冷油器分离、打压检查,确实有漏水现象,后用甲方备用的冷油器进行了更换。
(2)第1架、3架轧机减速箱内油管配错:第1架、3架轧机减
10
速箱,厂家出厂时1#线与2 #线编号弄错,导致实际使用时减速机的旋转方向不同,油管喷淋不能起到很好的润滑作用。为此现场进行了修改。
(3)冷床上钢活动裙板气缸锁紧拉杆松动:冷床活动裙板在轧钢过程中一直在动,锁紧拉杆容易松动,为此对活动拉杆锁紧部分现场进行了焊接固定。
(4)液压缸漏油:轧机、活动裙板用液压缸出现漏油现象,现场用备件进行了更换。
(5)2#飞剪联轴节螺栓更换:2#飞剪联轴节在试车过程中出现两次被全部剪断现象,原因是试车信号出现了故障,有两根钢一起切的现象,飞剪在切断力超限的情况下,联轴节螺栓被剪断,对设备本身也是一种保护。现场用备品进行了更换。
(6)摆式冷飞剪把后部摆动辊道给顶翻了:出现这一现象是操作失误。冷飞剪按正常情况是顶不到后部摆动辊道的,原因是摆剪剪刃在检修状态启动而造成的。后重新对摆剪后部活动辊道进行了修复。
(7)第18架轧机联轴节脱落:厂家制造质量问题。现场重新进行了热装,为保证装配质量,甲方要求在内圈进行了加强焊。
(8)预水冷、穿水冷水箱较低:意大利达涅利公司技术标准要求,各水箱中心安装标高比轧制线低15mm,安装过程已发现此问题,并已得到外方专家确认,实际调试过程中,在用Ф32圆钢穿水箱时,出现卡钢现象,甲方现场决定,将水箱中心上调10mm进行了处理。
11
(9)轧机电机联轴节响声大:现场检查,齿轮联轴节加油少,对所有联轴节全部解体,补充加油。
(10)冷床偏心轮、滑块位移:冷床偏心轮上部滑块,在运行一段时间后与偏心轮中心出现偏差,需调整滑块两端顶丝进行调整。
1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