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解】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发生改变,反应前硅原子、氧原子、氢原子和氟原子的个数依此为1,2,4,4,反应后氢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为4,2,所以X中含有一个硅原子和四个氟原子。故选D。
9.氮化碳(C3N4,其中 C 为+4 价)硬度超过金刚石,成为首屈一指的超硬新材料。下列有关 C3N4 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氮化碳属于非金属氧化物 B.氮化碳中氮元素化合价是-3
C.氮化碳中 C、N 元素质量比为 3∶4 D.氮化碳由 3 个碳原子和 4 个氮原子构成 【答案】B 【解析】 【详解】
A.氧化物中一定含有氧元素,而该物质中不含氧元素,不属于氧化物,故错误;
B.C3N4中C为+4价,设氮元素的化合价为x,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则有: (+4)×3+4x=0 x=-3,故正确;
C.氮化碳中C、N元素质量比为(12×3):(14×4)=9:14≠3:4,故错误; D.氮化碳是由分子构成的,故错误。 故选:B。
10.对实验操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烧杯作为反应容器需要加热时,须垫上石棉网 B.实验剩余的药品一定要放回原试剂瓶中,不能随意丢弃 C.用蒸馏水湿润的pH试纸测溶液的pH,pH一定会变小
D.用胶头滴管取用液体药品时,先将其伸入液体内,然后挤压胶头取液 【答案】A 【解析】 【详解】
A. 烧杯不能直接加热,作为反应容器需要加热时,须垫上石棉网,选项正确;
B. 实验剩余的药品不能放回原试剂瓶中,防止污染试剂,也不能随意丢弃,以免导致污染,或其他事故,选项错误;
C. 用蒸馏水湿润的pH试纸测酸性溶液的pH,pH会变大;测碱性溶液的pH,pH会变小;测中性溶液的pH,pH不变,选项错误;
D. 用胶头滴管取用液体药品时,伸入液体前,应捏紧胶头,排出里面的空气,再伸入试剂中吸取液体,选项错误。 故选A。
11.为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所选试剂和方法不可行的是() 选项 A B C D A.A 【答案】D 【解析】 【详解】
A、氯化钡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将沉淀过滤可得到氯化钠溶液,可行; B、铁粉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铜,过滤后可得到氯化亚铁溶液,可行; C、氯化氢与氢氧化钠反应而被吸收,在经过浓硫酸干燥,可得到氢气,可行; D、氧化钙、碳酸钙均与稀盐酸反应,不符合除杂原则,不可行。 故选:D。
12.规范实验操作是我们完成实验的保障。下列操作中,“先”与“后”的顺序不正确的是 A.用酒精灯加热试管中液体时,先预热,后对准液体集中加热
B.在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时候,先用双手紧握容器外壁,后将导管浸入水中 C.用排水法收集完氧气时,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后熄灭酒精灯 D.做氢气可燃性实验时,先检验氢气的纯度,后点燃气体 【答案】B 【解析】 【详解】
A、用酒精灯加热试管中液体时,先预热,后对准液体集中加热,故选项说法正确。
B、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故选项说法错误。
C、用排水法收集完氧气时,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后熄灭酒精灯,以防止水槽中的水倒吸入试管,使试管因骤然冷却而炸裂,故选项说法正确。
物质 NaCl溶液 FeSO4溶液 H2 CaO粉末 B.B
杂质 BaCl2 CuSO4 HCl气体 CaCO3 C.C
试剂、方法 Na2CO3溶液,过滤 足量铁粉,过滤 通过NaOH溶液,再通过浓硫酸 适量稀盐酸,过滤,烘干 D.D
D、做氢气可燃性实验时,先检验氢气的纯度,后点燃气体,以防止发生爆炸,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
13.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则:在t2℃时,物质的溶解度B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A;当B溶液中含有少量A时,可用_____法提纯B;在t2℃时,一定量的A物质的饱和溶液蒸发掉10 g水,可得到mg A晶体(不含结晶水),那么该温度时A的溶解度为_____g。
【答案】小于 蒸发溶剂 10m。 【解析】 【详解】
在t2℃时,A曲线的位置在B曲线的上方,所以在t2℃时,物质的溶解度B小于A,故填小于; (2)B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变化不大,当B溶液中含有少量A时,可用蒸发溶剂的方法提纯B,故填蒸发溶剂;
(3)由于在t2℃时,一定量的A物质的饱和溶液蒸发掉10 g水,可得到mg A晶体(不含结晶水),说明在10 g水中最多溶解mg A,则100 g水中就最多溶解10mg A,即在该温度下,A的溶解度是10mg ,故填10m。
14.下图为干电池的结构示意简图,小明取电池外壳锌皮,用砂纸打磨干净,剪成小块,进行实验。取一小块锌皮放入盛有足量稀盐酸的烧杯中,有 ZnCl2 生成。
①实验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
②下列各组物质混合后,也能生成 ZnCl2的有_______(填序号)。 A ZnO 与稀盐酸B ZnSO4 溶液与 BaC12 溶液
C ZnCO3与 NaCl 溶液D Zn(NO3)2溶液与 NH4Cl 溶液另取一块锌皮磨成粉放入盛有一定量 CuSO4溶液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得到溶液 A 和固体 B(不考虑锌皮中的杂质的影响)。当溶液 A 中只含一种溶质时,该溶质是_______(填化学式);当溶液 A 中含两种溶质时,固体 B 的成分为_______(填化学
式)。
【答案】有气泡产生ABZnSO4Cu 【解析】 【详解】
(1)①盐酸与锌反应产生氢气,故会观察到有气泡产生,故填:有气泡产生;
②A、氧化锌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锌;B、硫酸锌能与氯化钡反应产生氯化锌;C、碳酸锌不与氯化钠反应;D、硝酸锌与氯化铵不反应;故填:AB;
(2)锌能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锌和铜,当溶液中只含有一种溶质时,则硫酸铜完全参加反应,溶质只有硫酸锌,而溶液中含有两种溶质,说明硫酸铜没有全部参加反应,固体只有铜,故填:ZnSO4;Cu。 15.用化学知识可以解释许多生活生产中的问题和现象。“腌笃鲜”是苏州的一道时令美食。下列制作“腌笃鲜”的食材中,能提供蛋白质的是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春笋 b.咸肉 c.百叶 d.排骨
很多便利店售自热小火锅,其发热的原理是利用了生石灰与水反应放热,写出发生反
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反应结束后得到的是_________液。铝制门窗比较耐腐蚀,主要原因是_______(用文字叙述)。小红还发现新买的家具带有异味,于是在室内放了几个活性炭包以达到除去异味的目的,这是利用了活性炭的______性。
【答案】bcd CaO+H2O=Ca(OH)2 悬浊 铝在空气中与氧气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 吸附 【解析】 【详解】
(1)a.春笋富含纤维素;b.咸肉富含蛋白质;c.百叶富含蛋白质;d.排骨富含蛋白质。 故答案:bcd
(2)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其化学方程式为CaO+H2O=Ca(OH)2,由于氢氧化钙是微溶物,因此反应结束后得到悬浊液。 故答案:CaO+H2O=Ca(OH)2,悬浊
(3)铝的化学性质活泼,铝在空气中与氧气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起到了保护作用。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可以用来吸附异味。
故答案:铝在空气中与氧气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吸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