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州市四周山峦重叠、丘陵起伏,形成溪水密布,河流纵横。地势周高中低,南高北低,水系呈辐辏状向中心—章贡区汇集。赣南山区成为赣江发源地,也成为珠江之东江的源头之一。千余条支流汇成上犹江、章江、梅江、琴江、绵江、湘江、濂江、平江、桃江9条较大支流。其中由上犹江、章水汇成章江;由其余7条支流汇成贡江;章贡两江在章贡区相会而成赣江,北入鄱阳湖,属长江流域赣江水系。另有百条支流分别从寻乌、安远、定南、信丰流入珠江流域东江、北江水系和韩江流域梅江水系。区内各河支流,上游分布在西、南、东边缘的山区,河道纵坡陡,落差集中,水流湍急;中游进入丘陵地带,河道纵坡较平坦,河流两岸分布有宽窄不同的冲积平原。山水赣州,形成了独特的气候条件,非常适合茶叶的生长。 四、气候特征
赣州市地处中亚热带南缘,属亚热带丘陵山区湿润季风气候,具有冬夏季风盛行,春夏降水集中,四季分明,气候温和,热量丰富,雨量充沛,酷暑和严寒时间短,无霜期长等气候特征,非常适合茶叶的生长。
(1)春季。3-5月,冷暖气流在赣南频繁交汇,天气变化无常,时冷时热,阴雨常现。一旦冷暖气流对抗剧烈,雷雨大风、冰雹、强降水等灾害性天气均可发生。据资料统计,3-5月,全市平均雨日为55天,总降雨量为628毫米。大风、冰雹、暴雨
13
等灾害性天气为40站次。雨日、暴雨之多,灾害天气频率之大,皆为全年各季之冠。此期正值春茶采摘,气候变化直接影响到春茶的产量和品质,关系到茶农一年的收成。
(2)夏季。初夏全市正处于副热带高压边缘西南气流中,水汽充足,一遇到冷空气,降雨大且易集中。6月全市平均雨量为254.3毫米,最多的1968年6月高达534.2毫米,是全年月雨量之冠。该月平均暴雨17站次,是全市最易发生洪涝灾害的主汛期。盛夏7-8月,中部盆地白天最高气温一般都在36℃以上,但早晚气温一般均在30℃以下,虽然白天较炎热,但少酷暑。此期,病虫害发生相对较重,气温高,影响到茶叶品质,口感差,茶农制茶少。
(3)秋季。10-11月中旬约一周时间,常受北方南下的高压控制,大气层结稳定,天气晴好。月平均雨日只有6-8天,月平均气温14-21℃,月平均相对湿度70-80%,是全年阴雨日数最少、温和气爽最宜人的季节。此期可大量生产秋茶,提高效益。 (4)冬季。赣南纬度较低,北面有高山阻拦冷空气直驱南下,入冬较迟,冻害较轻;又常受北方干冷空气团控制,少有云雨形成。白天太阳照射,气温较高;晚上辐射冷却,气温可降至零下,形成霜冰浇冻。受强寒潮袭击时,可产生固体降水或冰凌天气,但机率很小,平均每年降雪日数只有1-2天。此期重点应加强茶园冬季肥水管理和新植工作。
14
五、自然资源
(1)土地资源。全市总土地面积5898万亩,由于地质构造和成土因素影响,形成了土地类型地域性强,土地利用差异明显;山地多、平原少,耕地面积小、耕地后备资源不足;土地绝对数量大,人均占有量少的特点。全市农用地有5403万亩,其中耕地面积552.2万亩,园地127.8万亩,林地4522万亩,牧草地1.1万亩,其他农用地199.4万亩;建设用地有233.7万亩,其中居民点及工矿用地185.1万亩,交通运输用地20.9万亩,水利设施用地27.7万亩;未利用地178.9万亩;其他土地82.3万亩。
(2)水资源。赣州水资源丰富,境内大小河流1270条,河流面积14.49万公顷,总长度为16626.6千米,河流密度为每平方公里0.42千米。多年年均水资源量为335.7亿立方米,人均占有量为3900立方米,略大于全省人均量,比全国人均2300立方米高出70%。在水资源中,地表水资源为327.53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可动量为79.13亿立方米,占河川总流量的24.46%。
(3)植物资源。赣州植物区系具有种类繁多、成分复杂、起源古老等特点,保留了大量的第三纪植物区系,是古老植物种属的“避难所”,是东亚植物区系的发源地之一,还是我国特有植物珍贵树种较多的地区。境内有经济价值的植物资源主要有3类220科2298种。
15
(4)矿产资源。赣州素有“世界钨都”、“稀土王国”之美誉。已发现矿产62种,其中有色金属10种,稀有金属10种,贵重金属4种,黑色金属4种、放射性金属2种,非金属25种,燃料5种。2011年,江西省地质调查研究院,在实施“江西大余--南康地区1∶25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项目专题评价工作中,技术人员对崇义、上犹、南康等地土样进行采样调查,发展富含硒、锌元素。对茶样分析,上述地区茶叶富含硒元素,含量在0.272mg/kg至0.860mg/kg,达到农业部富硒茶标准(茶叶中硒含量≥0.250mg/kg)。富硒茶享有“抗癌之王”“抗氧化之王”美誉,具有抗衰老、防癌、抗癌、抗辐射和提高人体免疫力的作用,可有效防治克山病、大骨节病、近视、白内障等40多种疾病。
(5)旅游资源。赣州人文荟萃,旅游资源丰富。有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1座,国家AAAA级旅游区10处,国家AAA级旅游区2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5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处,国家级森林公园8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处,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5处,省级自然保护区3处,省级风景名胜区8个,省级历史文化名村5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处64个点。赣州在海内外享有一定声誉的旅游品牌有4个:红色故都、江南宋城、客家摇篮、生态赣州,逐步形成以瑞金为核心的红色旅游产业集群、以赣州中心城区为核心的江南宋城旅游产
1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