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新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下册《7章 平面图形的认识(二) 7.4 认识三角形》公开课教案 - 17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8 16:59:10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7.4 认识三角形(一)

课 题 7.4 认识三角形(一) 课 型 新 授 课 通过观察生活中的一些情境让学生理解三角形的有关概念,并能正确地进行知识目标 分类,掌握构成三角形的条件.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识图能力.提高学生的分能力目标 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在学习中获得成功的体会,建立自信心,提高学习情感目标 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形式 教具准备 程序 同学们,你能举例说明生活中哪些实物里含有三角形? 一、 设境引入 1 结合这些图形,你能用自己的话来概括三角形的定义吗? 2 在小学,我们已经学过三角形的分类,你还记得分类方法吗? 1 三角形的定义: c A b B a 2 三角形的表示: 二、 概念教学 3 三角形的分类: (1) 按角分类 (2) 按边分类 练习:教材P24 议一议 P26 练习1 (1) 顶点是A、B、C的三角形可记作“△ABC” (2) ∠A所对的边BC也可用a表示 C 观察思考 合作探究 在学生以往对三角形的了解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三角形的概念及其分类 三角形的有关概念,及构成三角形的条件 构成三角形的条件及其应用 教学互动、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研讨 投影仪辅助教学、选取长度不等的纸条 教 学 过 程 教师活动 思考 交流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通过身边的事物及学生小学所掌握的知识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目 标 三、 探索研究 1动手操作: 准备5张纸条,长度分别为3cm、4cm、5cm、 6cm、9cm,任意取出3张纸条首尾相接搭三角形,并填写下表: 选择的长度 能否搭出三角形 能 不能 示意图 动手操作 合作探究 小组讨论 完成表格 步骤一:学生小组讨论纸条长度的选择有哪些情况? 步骤二:学生动手操作,试一试自己找出的几种情况是否都能搭成三角形 步骤三:各小组总结本组观察、讨论后的结果: 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通过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找出构成三角形的几种情况,发现规律,加深对结论的理解 2 学会应用; (1) 下列线段中,不能构成三角形的是 ( ) (A)2,4,5 (B)18,9,8 (C)6,8,8 (D)7,10,15 (2)以下列各组数据为边长,可以构成等腰三角形的是 ( ) (A)1cm、2cm、3cm (B)2cm、 2cm、 1cm (C)1cm、3cm、1cm(D)2cm、 2cm、 5cm (3)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4,10, 则三角形的周长是___________ (4)有长度分别为2cm、 3cm、 4cm和5cm 的4根小木棒,任取其中3根,你可以搭出几种不同的三角形? 四 课堂小结 你在这节课的学习过程中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完成作业 交流 讨论 教师根据课堂练习所存在问题进行强调 五、 布置作业 教材P28 习题1,3 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

新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下册《7章 平面图形的认识(二) 7.4 认识三角形》公开课教案 - 17.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5g9480yejd1cf865breu5a66i6tmb7010sf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