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赞助是作者继续寻找答案的动力,是对作者工作的肯定,如果您觉得答案好用,请您推荐给同事,衷心感谢您的大力支持。
(需考试)专业技术人员创新能力培养与提高 课后测试
测试成绩:98.0分。恭喜您顺利通过考试! 单选题
1. 1912年,()提出了著名的“创新理论”( Innovation Theory)。√
A 熊彼特 B 李斯特
C 凯恩斯
D 弗里德曼
正确答案: A
2. ()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把一种从来没有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
A 改革
B 发展 C 均衡
D 创新 正确答案: D
3. 创新与()密切相关。√
A 经济繁荣
B 人类文明
C 产品供给
D 技术进步 正确答案: D
4. 熊彼特认为,创新的主体是()。√
A 企业家
B 消费者
C 学者
D 所有人
正确答案: A
5.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在世界经济增长主要依赖于知识的生产、扩散和应用的背景下,()经济学家罗默和卢卡斯提出了内生经济增长理论——新经济增长理论,在经济增长理论领域复兴了熊彼特的创新理论。√ A 英国
B 美国 C 德国
D 法国
正确答案: B
6. 罗默把技术和知识积累看作经济增长的一个(),认为知识可以提高投资效益,知识积累是现代经济增长的源泉。√
A 外生因素
B 内生因素
C 内生的独立因素 D 独立因素
正确答案: C
7. 卢卡斯的新经济增长理论则将技术进步和知识积累重点地投射到()上。√
A 人力资本 B 技术创新
C 经济周期
D 供求均衡
正确答案: A
8. ()认为,技术和知识具有或者部分地具有公共物品的性质,一个人对知识的运用并不妨碍其他人对这种知识的运用,而且这种运用的成本相对较低,即知识具有外溢效应。√
A 制度创新理论
B 熊彼特的经济增长理论
C 新经济增长理论 D 凯恩斯经济理论
正确答案: C
9. 技术的“外溢效应”使个人或厂商的知识积累能够通过非市场交易渠道对其他人和厂商的资本生产率产生贡献,进而整个行业出现“()”。√
A 边际报酬递减
B 边际报酬递增 C 边际成本递增
D 边际成本不变
正确答案: B
10. ()存在的差异决定了各国投资与资本收益率的差异,进而决定了各国长期经济增长的不同。√
A 市场
B 自然资源
C 人才
D 知识 正确答案: D
11. “()”是指那些能预见到潜在市场经济利益,并认识到只要进行制度创新就能获得这种潜在利益的人。√
A 第一行动集团 B 第二行动集团
C 第三行动集团
D 第四行动集团
正确答案: A
12. “()”,即帮助“第一行动集团”的利益单位,这个集团可以是政府机构,也可以是民间组织和个人。√
A 第一行动集团
B 第二行动集团 C 第三行动集团
D 第四行动集团
正确答案: B
13. 美国经济学家兰斯·戴维斯和道格拉斯·诺斯在《制度变革与美国经济增长》(1971)一书中提出了()。√
A 经济增长
B 新经济增长
C 一般均衡理论
D 制度创新理论 正确答案: D
14. 1996年,()发表了题为《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的报告。√
A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B WTO
C 世界经合组织 D 联合国
正确答案: C
15. 从国家创新体系的视角来看,创新取决于()。√
A 知识
B 知识的流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