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北师大版数学九下2.2《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第2课时)教学设计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2 10:33:00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第二章 二次函数

《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第2课时)》

教学设计说明

深圳市松泉中学 巫小斌

一、学生知识状况分析

学生的知识技能基础:在此之前,学生已掌握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和性质,并刚刚学习了二次函数的基本概念,能利用描点法画抛物线的图象;对于抛物线的图象形状、开口方向、对称轴、顶点坐标有所了解;能够根据图象认识和理解二次函数的性质.

学生活动经验基础:学生在上节课经历利用描点法画抛物线的图象的活动过程,因此对于画二次函数y?ax2和y?ax2?c的图象不会存在太大问题;由于二次函数的图象比较直观,因此在分析两个或者多个二次函数的图象形状、开口方向、对称轴、顶点坐标时,也有了上一课时的活动基础.

二、教学任务分析

本课时要研究的问题是关于函数y?ax2和y?ax2?c的图象的作法和性质,逐步积累研究函数图象和性质的经验.为此,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知识与技能

1.能画二次函数y?ax2和y?ax2?c的图象,并能够比较它们与二次函数

y?ax2的图象的异同,理解a与c对二次函数图象的影响.

2.能说出二次函数y?ax2和y?ax2?c图象的开口方向、对称轴、顶点坐标. 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索二次函数y?ax2和y?ax2?c的图象的作法和性质的过程,进一步获得将表格、表达式、图象三者联系起来的经验,体会数形结合思想在数学中的应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二次函数是某些实际问题的数学模型,由有趣的实际问题,使学生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教学重点:y?ax2和y?ax2?c图象的作法和性质

教学难点:能够比较y?ax2和y?ax2?c的图象的异同,理解a与c对二次函数图象的影响.

三、教学过程分析

运用类比的学习方法,通过与y?x2,y=2x2的图象和性质的比较,总结出它们的异同,从而更进一步地掌握不同形式的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第一环节: 复习旧知,引入新知

1.什么是二次函数?二次函数y=x2与y=-x2的图象一样吗?它们有什么相同点?不同点?

2.二次函数是否只有y=x2与y=-x2这两种呢?有没有其他形式的二次函数?

设计意图:首先用问题作为切入点,引出新知.学生会根据已有的知识储备轻松得出结果,这样问题就出来了,我们用列表,描点,连线的方法画出二次函数的图像,那么,是不是只有二次函y=x2与y=-x2两种呢?从而自然而然的引出数学活动

第二环节: 新课讲解

活动内容: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作二次函数y=x2和y=2x2的图象 (1)完成下表:

x y=x2 y=2x2 … -3 … 9 … 18 -2 4 8 -1 1 2 0 0 0 1 1 2 2 4 8 3 9 18 … … … (2)分别画二次函数y=x2和y=2x2的图象.

(3)二次函数y=2x2的图象是什么形状?它与二次函数y=x2的图象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它的开口方向、对称轴和顶点坐标分别是什么?

第三环节: 想一想

1活动内容:在刚才所做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画出函数y=x2的图象,观察

2它与y=x2,y=2x2的图象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活动目的:让学生画完整的二次函数图象,然后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图象的性质,初步体验二次函数y?ax2的系数a对图象的影响.

第四环节: 做一做

活动内容: 在同一直角坐标系内画函数y=2x2+1的图象. 1)同桌之间,一个列表,一个描点,然后用彩笔连线. 2)教师巡视,指导画法.

3)展示好的作品(以做探讨,研究性质之用).

活动目的:对二次函数性质的巩固与拓展,从图象直观理解函数之间(a相同)的平移关系,培养学生的动态思维.

第五环节: 议一议

活动内容:二次函数y=2x2+1的图象与二次函数y=2x2的图象有什么关系?它是轴对称图形吗?它的开口方向、对称轴和顶点坐标分别是什么?

1.通过刚才画的函数y=2x2+1的图象与函数y=2x2的图象,比较它们的图形特点.(从轴对称图形、开口方向、对称轴和顶点坐标方面比较)

2.在同一直角坐标系内画函数y=2x2-1的图象,也比较它们的图形特点.(从轴对称图形、开口方向、对称轴和顶点坐标方面比较)

活动目的:引导学生通过表格上函数值的变化让学生猜想函数图象的位置变化,再结合图象,从图象直观理解函数之间(a相同)的平移关系,掌握图象的平移规律,培养学生的动态思维.

第六环节: 课堂小结 活动内容:师生互相交流总结: 抛物线 开口方向 a>0 y=ax2 y=ax2+c 向上 向上 a<0 向下 向下 y轴 y轴 (0,0) (0,c) 对称轴 定点坐标

向上 c>0

2 2

y=ax y=ax+c

c<0

向下

活动目的:帮助学生归纳二次函数的性质. 第七环节: 布置作业 完成习题2.3知识技能1、2题.

四、教学反思

函数的教学,尤其是二次函数是学生普遍感觉较为抽象难懂的知识.在教学过程中,先通过表格中数据的变化规律去理解函数的变化趋势,再让学生动手画图象,通过学生自己画的图象去印证发现的变化趋势,加深他们对函数图象的了解,也加深他们对函数性质的了解,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参与到函数图象和性质的探索中去,这样学生才能真正理解并掌握它.其次合理、充分利用了多媒体教学的手段,利用powerpoint,几何画板等软件画出的二次函数的图像,让抽象思维不强的学生,更加形象的结合图形,分析说出二次函数y=ax2及y=ax2+c的有关性质,充分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整节课是一个动手作图、动眼观察、动脑猜想、实践验证、巩固应用的动态生成过程,学生能力得到培养.

北师大版数学九下2.2《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第2课时)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5gi465xpn055t2h95x553fre38hic901198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