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
第6课 《电能和能量》教学设计
教学导航
【教材分析】
《电能和能量》是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能量》中的第六课,学生对能量、能量转换的事实知道的并不少。所以本课指导学生用能量和能量转换的观点重组自己原有知识,初步建立能量和能量转换的概念。本课有两个活动,第一个活动从电能用途非常广泛直接引入电能的认识,教材引导学生找找他们能做什么“工作”认识其他能量形式,重点是建立电能和其他能量的概念,第二个活动以学生熟悉的家用电器为对象通过调查、研讨把认识从可以做什么工作上升到把电能变成了什么能量,然后从电能转化延伸开来引导学生认识其他的能量之间的转化,重点认识电能和其他能量的转换。而这两个活动密不可分。
在“电能和其他能量”这一块内容中,教材安排学生认知电风扇、电视机、电水壶等用电器的工作状态,使学生了解到电可以进行各种工作,或发光、或发声、或发热、又或者是进行各种机械运动。认知了电能的概念之后,接着讨论其他能量形式,引发学生思考:能量还有没有其他的形式?这些能量可以做什么工作呢?教材通过插图帮助学生理解,出示了煤产生的热能可以推动火车、风能可以转动风车、而声音却可以控制开关、光可以加工零件……。然后进一步引发学生思考:哪里储存着能量?我们身体运动的能量又是从哪里来的?认识食物、汽油中储存着能量,释放出来可以工作。最后,教材用一段文字来概括总结以上讨论的内容,揭示能量的重要性。
在“电能的转化”这个环节中,教材安排有一个调查活动:以自己熟悉的家用电器为对象,通过调查、研讨把认识从可以做什么工作上升到电能变成了什么能量,这和能做什么工作是有很大的区别的。表中例举的电灯输出的能量形式有光能和热能两种,以此为例让学生在分析其他家用电器时能够更加准确。接着,教材明确地指出:所有的用电器都是一个能量的装换器,能够把输入的电能转成其他形式的能。再从这个内容延伸开来,认识其他形式的的能量也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两手互相摩擦、反复弯折铁丝等我们非常熟悉的活动就是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的转化。最后,教材用漫画的形式展示了能量的转换过程,渗透从太阳能开始的自然界能量转化的一般规律。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
孩子们对能量与能量转换的事实知道的并不少,已经对能量有了感性的认识,他们都知道电能、水能、风能,都知道太阳的光和热是太阳能。但是在孩子们头脑中还没有一个关于能量一般意义的概念。能量概念是抽象的,孩子们体验到的只是具体能量所产生的某种效应。课前布置孩子们搜集有关能量及能量转化的资料及事例,并对搜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分类,为建构科学概念打下基础。本课旨在学生的原有认知的基础上引出能量,引出各种形式的能量;并了解能量之间是可以相互转换的,以此重组学生原有的知识体系,并进行梳理,初步建立能量和能量转换的概念。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能量有电、热、声、光等多种形式,能量还储存在食物、燃料中。 电能可以转化成其他的形式的能量,其他不同形式的能量间也能转化。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小实验和阅读资料,研讨认识能量和能量转化。 分析常见能量转化的例子。 情感、态度、价值观: 产生研究能量的兴趣。
【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小实验和阅读资料,研讨认识能量和能量转化。
【教学难点】
理解化学能等一些能量的形式及多次能量的转化。
【教学准备】
1.学生准备:铁丝 2.教师准备:电扇、电灯
【课时安排】
1课时
2 / 4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电可以产生磁,小电动机的转动就利用到了这个原理,那么在生活中电还可以帮助我们做些什么?
2.看来“电”的能力很强啊!我们把电的这种能力叫做电能。(板书:电能)在生活中还有像电能这样可以使不同的物体“工作”起来的能量吗?(板书:能量)
二、电能和其他能量
1.打开书,阅读内容,提出问题。 (1)蒸汽火车利用了热能 (2)风车利用了风能
(3)激光和声音详见书上的解释 2.你还知道哪些能量形式?
3.有没有能量可以被储存起来的?举例说明。 4.人的运动也需要能量,这些能量从哪来?
三、电能的转化
1.教室里有电灯和电扇,它们有一个统称叫做“用电器”。谁来说一说,它们用电能干了什么?电进入到它们的身体里后,变成了什么?
2.在我们的家庭里还有很多这样的“用电器”,请大家讨论一下它们把电变成了什么?并填写在表格里。
3.电能经过用电器之后,可以被转变为风能、热能、光能……等等,这说明“用电器”还有一个作用就是“电能转化器”。
4.电能通过用电器可以转化成其他的能量形式,那么像光能、热能也能这样转化吗?
5.拿出自备的铁丝,反复的弯折铁丝的一个位置,然后用手摸一摸,你有什么发现?
6.观察教材图画,分析这里是什么能量之间的转化? 7.在最下方图画中连线,表现出能量之间的转化。
【板书设计】
3 / 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