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9高考生物一轮选练习题(4)(含解析)新人教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25 1:41:48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2019人教高考生物一轮选练习题(4)

李仕才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种子萌发过程中细胞呼吸速率没有明显变化 B.细胞中ATP/ADP的比值下降可促进细胞呼吸 C.酵母菌呼吸过程中产生CO2的场所是线粒体基质 D.人体剧烈运动产生的CO2来自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答案】B

【解析】种子萌发过程中,代谢旺盛,细胞呼吸速率明显加快,A错误;细胞中ATP/ADP的比值下降,则说明细胞需要消耗能量,可促进细胞呼吸,B正确;酵母菌呼吸过程中产生CO2的场所是线粒体基质(有氧呼吸)、细胞质基质(无氧呼吸),C错误;人体剧烈运动产生的CO2来自有氧呼吸,D错误。

2.(2015年上海卷,14)下列细胞中,其无氧呼吸过程会以乳酸为主要产物的是( ) A.密闭塑料袋中苹果的细胞 B.用于制作酒精的酵母菌 C.剧烈奔跑时的马骨骼肌细胞 D.浇水过多的青菜根部细胞 【答案】C

【解析】苹果无氧呼吸产物是酒精和二氧化碳;A错误。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物是酒精和二氧化碳;B错误。动物细胞无氧呼吸产物是乳酸; C正确。浇水过多的青菜根部细胞无氧呼吸产物主要是酒精和二氧化碳;D错误。

3、(2017·辽宁大连统考)人体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可使骨骼肌细胞和脂肪细胞膜上葡萄糖载体的数量增加,已知这些细胞膜上的载体转运葡萄糖的过程不消耗ATP。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的过程需要ATP和载体 B.葡萄糖进入骨骼肌细胞的方式为主动运输 C.胰岛素可促进葡萄糖进入骨骼肌细胞和被利用 D.脂肪细胞不能合成糖原,不是胰岛素作用的靶细胞

C [胰岛素是分泌蛋白,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是通过胞吐作用实现的,该过程需要消耗能量,但不需要载体协助,A错误;在胰岛素的作用下,葡萄糖的运输需要载体的协助,但是不需要消耗能量,因此葡萄糖进入脂肪细胞和骨骼肌细胞的方式是协助扩散,B错误;胰岛素的生理作用是加速组织细胞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因此胰岛素可促进葡萄糖进入骨骼肌细胞和被利用,C正确;人体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可使骨骼肌细胞和脂肪细胞膜上葡萄糖载体的数量增加,胰岛素可作用于脂肪细胞,促进葡萄糖转化为脂肪等非糖物质,D错误。]

1

4、如图表示某生物膜结构及其发生的部分生理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示膜结构为叶绿体内膜

B.A侧为叶绿体基质,其中含有少量DNA

C.甲表示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最高的是叶绿素a D.图示过程为光反应,该过程不需酶的催化

B [因图示过程需要光照,故该过程为光反应,场所为类囊体薄膜,A项错误。光反应生成的ATP进入叶绿体基质参与暗反应,故A侧为叶绿体基质,叶绿体基质中含有少量DNA,B项正确。在层析液中溶解度最大的色素是胡萝卜素,C项错误。光反应过程需要酶的参与,D项错误。]

5、动物细胞培养中存在“接触抑制”现象,如果清除一部分贴壁细胞,邻近细胞又迅速分裂重新填满这一区域,然后再次停止分裂。据此做出的假设,不合理的是( )

A.清除部分细胞,邻近细胞释放某种信号分子重新启动细胞周期 B.细胞接触后,为动物细胞停止分裂离开细胞周期提供了信号 C.细胞周期是有其内在节律性的,不受环境因素的影响 D.细胞膜表面上可能存在接受邻近细胞信号的受体

C [本题考查动物细胞培养、细胞增殖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在提取信息、处理信息及分析信息方面的能力,难度中等。“接触抑制”是细胞接触时会出现停止分裂的现象,根据题目信息可知,如果将一些贴壁细胞清除,细胞又重新分裂,分裂到一定程度接触时再次停止分裂,原因可能是邻近细胞释放某种信号分子被其他细胞上的受体识别,从而重新启动细胞分裂,细胞接触后又因为某种信息传递而停止分裂,A、B、D说法正确;细胞周期受周围环境影响细胞释放的一些信息分子的调控,C说法错误。]

6、孟德尔研究了豌豆的7对相对性状,具有YyRr(Y=黄色,R=圆粒)基因型的豌豆自交,其后代只有1种显性性状的概率是( )

A.3/16 C.7/16

B.6/16 D.9/16

B [YyRr自交,后代产生9种基因型,四种表现型,共16份,其中表现为一种显性性状Y_rr和yyR_共6份,则概率为6/16。]

7、对①~⑤这五种生物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如下表所示: 比较项目 细胞壁 所含核酸 种类 是否遵循孟德 尔遗传定律 ① 无 DNA ② 无 DNA或 RNA 否 ③ 有 DNA和 RNA 是 ④ 有 DNA和 RNA 否 ⑤ 无 DNA和 RNA 是 否 其中最可能表示肺炎双球菌和噬菌体的分别是( ) A.①和②

B.⑤和①

2

C.④和② D.④和①

D [肺炎双球菌属于原核生物,具有细胞壁,含有DNA和RNA;噬菌体属于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仅含有DNA一种核酸;两种生物均不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故D项符合题意。] 8、某调查人类遗传病的研究小组调查了一个家庭的某单基因遗传病情况并绘制出如图所示的图谱,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该病的遗传方式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B.个体3与4婚配后代子女不会患病 C.个体3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为2/3或1/2 D.该遗传病的发病率是20% 【答案】C

【解析】根据个体1、2正常,生出患病的个体5,可知该病是隐性遗传病,但不能确定致病基因所在的位置,A错误;由于个体3可能是杂合子,因此个体3和个体4可能生出患病的孩子,B错误;若该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则个体3是杂合子的概率为2/3,若该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则个体3是杂合子的概率为1/2,C正确;调查该遗传病的发病率应在广大人群中取样,D错误。

【名师点睛】常见伴性遗传的类型及遗传特点

类型 模型图解 判断依据 规律 女性全部正常 举例

9、无胸腺裸鼠(简称裸鼠)是医学研究领域中重要的实验动物模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人类外耳道多毛症 代交叉遗传现象 人类红绿色盲、血友病 续遗传现象 人类抗维生素D佝偻病 父传子、子传孙,具有世代连续性 双亲正常子病;母病子必病,女父病女必病,子病母必病 病父必病 女性患者多于男性;具有连没有显隐性之分,患者全为男性,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具有隔 伴Y遗传 伴X隐性 伴X显性 3

A.胸腺是T细胞生成、成熟和集中分布的场所

B.裸鼠的细胞免疫功能完全丧失,但具有正常的体液免疫功能

C.裸鼠在自然环境下无法生存,说明机体主要依赖免疫调节维持内环境稳态 D.若裸鼠注射某新型疫苗后致死,则该疫苗存在安全性问题

D [胸腺是T细胞成熟的场所,淋巴细胞主要分布在脾、淋巴结、扁桃体等淋巴器官中,A错误;裸鼠的细胞免疫功能完全丧失,体液免疫减弱,B错误;机体内环境的稳态需要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维持,C错误;注射某新型疫苗后致死,说明该疫苗还有毒性,不安全,D正确。]

10.(2017·豫西名校一模)如图为某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Ⅰ~Ⅳ表示生态系统的成分,①~⑧表示相关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示的碳循环路径是完整的

B.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通过①过程实现的

C.图中以CO2的形式进行的过程有①⑥⑦⑧过程,以有机物的形式进行的过程有②③④⑤

D.图中由生产者、Ⅱ、Ⅲ和Ⅳ构成的食物链中,能量流动是单向、逐级递减的 B [碳循环路径除了图中的途径外,还有化石燃料的燃烧的途径,A错误;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通过①过程固定的能量,B正确;①⑦⑧过程以CO2的形式进行,②③④⑤⑥过程以有机物的形式进行,C错误;Ⅳ是分解者,不是食物链的成分,食物链只能是由生产者和消费者构成的营养结构,D错误。]

11.(2017·汕头市二模)在放牧强度较大的草原上采取播撒优质牧草的种子、施肥、灌溉、控制有害动物等措施,其目的不包括( )

A.设法提高牛、羊的环境容纳量 B.保持草原生态系统的稳定

C.调整能量流动方向,使能量流向对人类最有益部分 D.实现对能量的分层次多级利用,使废物资源化

D [播撒优质牧草的种子、施肥、灌溉、控制有害动物等措施可提高牧草的产量,进而可以提高牛、羊的环境容纳量,A正确;这些措施可以减少过度放牧对草原的破坏,保持草原生态系统的稳定,B正确;控制有害动物等措施可调整能量流动方向,使能量流向对人类最有益部分,C正确;这些措施不能实现对能量的分层次多级利用,使废物资源化,D错误。]

二、非选择题

分析下列资料,并回答问题。

4

2019高考生物一轮选练习题(4)(含解析)新人教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5gn8584efq0fvqu4yw276b8ve00zl600v3j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