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线培训教材
1、 定义:所谓拉线就是将金属杆(或棒)通过模孔,在一定的拉力作用下,使截面积减小,
长度增加,获得与模孔尺寸形状相同的线材制品的塑性加工方法。 2、 特点
1) 拉制的线材尺寸精确,表面光洁,断面形状可以多样。 2) 能拉伸大长度和各种直径的线材,在整个长度上断面形状一致。 3) 以冷压力加工为主,能提高产品的机械性能。
4) 缺点:每道加工率小,拉制道次多,能耗大。产品产生硬化,使线材塑性、导电性
能变差。
3、 拉线模
1)模具结构:拉线时用以实现金属变形的主要工具是拉线模,拉线模的工作部分是模孔,模孔分为四个部分:润滑区、变形区(工作区)、定径区和出口区。如图
a. 润滑区:润滑区做成有一定锥角的喇叭口状,便于润滑剂进入模孔,保证制品得到
充分的润滑以减少摩擦,并带走摩擦产生的热量。
如果润滑区锥角过大,则润滑剂不易储存,润滑效果差,如果锥角过小,则拉制时产生的金属粉末不易被冲走,容易导致制品表面划伤,严重时使模孔堵塞产生缩丝或断线。一般润滑区锥角为40~45度
b. 变形区:也叫工作区,是模具的工作部分,在此区域使金属产生塑性变形,获得所
需形状和尺寸。
c. 定径区:定径区的作用是使制品具有精确的尺寸和稳定的形状。
d. 出口区:作用是防止停车时线材出现竹节形、刮伤和防止定径区出口处崩裂。 4、 模具的种类
5、 拉线润滑剂的作用:润滑作用、冷却作用、清洗作用。
6、 拉线机的分类:根据模具数量可分为单模拉线机和多模拉线机,;根据工作特性可分为
滑动式拉线机和非滑动式拉线机;根据鼓轮形状可分为塔轮拉线机、锥形鼓轮拉线机和圆柱形鼓轮拉线机;根据拉制线径分为大、中、小、细、微拉线机;根据同时可拉制的单线根数可分为单头拉线机和多头拉线机。
7、 我公司拉线工序主要的控制点:
1) 工艺配模,应根据工艺要求进行配模(应记住各种规格的配模)。若发现工艺不符,
应及时反映,以便验证、调整。
2) 出线单丝直径的偏差要符合工艺要求的规定。
3) 出线的单线外观质量,应圆整,无油污、毛刺、竹节状,并且排线整齐、平整。 4) 工艺记录的填写,应根据要求正确填写。
退火培训教材
1、 定义:退火又称韧炼、软化,是对于受到冷加工变形、硬化的铜、铝等线材采用热处理
的加工方式,使线材恢复塑性,消除硬化,保持良好电气和机械性能的工艺过程。 2、 退火的作用:在拉线过程中线材出现加工硬化现象,加工硬化会使导体的电阻率增大,
导电性能变差。特别是降低了金属塑性,增加了加工设备的功率,延长了加工时间,增加了生产成本,随着加工硬化现象的产生要不断增加机械功率,随着材料塑性韧性的下降,可能发生脆性破坏。为使线材满足使用要求或恢复塑性,继续进行冷加工,要进行退火处理。
3、 退火方式:传统的退火方式是将拉线盒退火作为两个工序分开进行的非连续式退火,主
要方式有罐式炉火、钟罩式炉退火、水封式退火等。传统的退火方式生产效率低,占用场地大,应用逐渐减。采用拉线退火连续进行的接触式电阻连续退火、感应加热退火等退火工艺,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降低了能量的消耗。 4、 我公司退火工序控制点:
1) 连拉连退:退火电压和退火速度属于关键技术参数, 2) 板式退火:退火温度和卷绕速度属于关键技术参数,
3) 衡量退火是否达到要求,须质量部检测伸长率、电阻率来确定,操作工可以根据经
验用手感觉退火后单丝的软硬来大概衡量。 4) 工艺记录的填写,应根据要求正确填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