划调整,县域内外重大交通设施建设、南京市域产业结构调整的历史机遇,高淳县于2000年组织编制《高淳县县城总体规(2000--2020)》,2002年南京市政府批准实施。
02版城市总体规划实施,对于促进高淳经济社会发展、完善城市空间结构、指导城市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积极作用。但伴随着高淳城市建设的加速,新城建设规模大大超出了总体规划预期,规划本身暴露出很大的局限性。虽然后来编制了《高淳新城总体规划》,但由于两个规划编制背景的差异,无法形成有效统筹,难以满足城市一体化发展的要求。2002年版城市总体规划更加突出了高淳县城“水乡特色和古镇风貌”的特色,为高淳县历史文化及地方特色的保护起到了指导性作用。
随着 2002年高淳经济开发区的开工建设,高淳新区建设序幕正式拉开,原总体规划的城市框架已经无法适应城市发展需要,城市新区部分迫切需要总体规划层面的建设引导。2003年5月,在南京规划局和高淳县人民政府的组织下,正式启动《高淳县东北次区域规划》(后更名为﹤高淳县新区总体规划>),规划历时一年,与次年5月完成最终成果。高淳新区总体规划非法定规划,作为 2002年版县城总体规划的有效补充,较好的解答了许多总体规划遗留的问题。
规划编制从南京都市圈整体发展的战略高度较好考虑了同南京的关系,明确了高淳新区发展成为富有特色的湖滨新城和现代制造业基地的总体目标,进一步提出了退圩环湖的大胆决策,为城市合理有序向东向北发展,进一步拉开城市框架提供了及时的规划引导。规划
进一步统筹考虑了旧城、新城的关系,在路网衔接、中心体系延续、水系沟通、整体湖滨景观打造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而细致的分析研究,并充分考虑了地方实施的可操作性,规划方案务实,考虑全面。规划完成以来,有效指导了高淳新区的发展,高淳新区产业片区的发展严格按照本轮新区总体规划的框架结构推进,有序引导了用地合理拓展,推动了高淳工业的快速发展。
在当时高淳与南京交通单向联系的背景下,规划缺乏对旧城北部(芜太一级公路北侧)、石固河北段用地的统筹安排。由于城市发展阶段的局限,未能考虑到未来城市进一步向东发展的需求,对未来固城与新城、旧城三者关系缺乏思考。
规划较好考虑了旧城与新城生活片、新城生活片与新城工业片的交通衔接,但对于旧城与新城工业片的衔接处理不好,两区之间通道较少,联系不便,而两区作为产居两端,交通量呈日益增加的趋势,未来交通压力巨大。同时,对于跨石臼湖道路大多采取在湖滨成为尽端的处理,不利于城市未来交通系统的构建,未考虑旧城道路进一步跨越新城中心,向东延伸至固城镇的可能,思路较为保守。
二、 规划实例
以南京《高淳县新区总体规划(2004—2020)》为例
随着 2002 年高淳经济开发区的开工建设,高淳新区建设序幕正式拉开,原总体规划的城市框架已经无法适应城市发展需要,城市新区部分迫切需要总体规划层面的建设引导。2003年5月,在南京规划局和高淳县人民政府的组织下,正式启动《高淳县东北次区域规划》
(后更名为﹤高淳县新区总体规划>),规划历时一年,与次年5月完成最终成果。高淳新区总体规划非法定规划,作为 2002年版县城总体规划的有效补充,较好的解答了许多总体规划遗留的问题。
规划编制从南京都市圈整体发展的战略高度较好考虑了同南京的关系,明确了高淳新区发展成为富有特色的湖滨新城和现代制造业基地的总体目标,进一步提出了退圩环湖的大胆决策,为城市合理有序向东向北发展,进一步拉开城市框架提供了及时的规划引导。
规划进一步统筹考虑了旧城、新城的关系,在路网衔接、中心体系延续、水系沟通、整体湖滨景观打造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而细致的分析研究,并充分考虑了地方实施的可操作性,规划方案务实,考虑全面。
规划完成以来,有效指导了高淳新区的发展,高淳新区产业片区的发展严格按照本轮新区总体规划的框架结构推进,有序引导了用地合理拓展,推动了高淳工业的快速发展。 指导思想
1、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观,区域协调发展的整体观,适应竞争、合理分工的市场观,坚持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
2、深化落实高淳县在南京都市圈的定位和功能安排,确保城市拓展用地的需求,促进产业与人口的集聚。
3、完善城区内部功能布局,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城市综合环境质量和城市的品位。
4、处理好城区与周边风景区之间的关系,协调好城区与开发区、周围乡镇之间的关系,使城郊、城区有机协调发展。 规划区范围与期限
规划区范围:淳溪镇行政区域,双塔乡行政区域,薛城乡的东甘、西甘、太安行政村,古柏乡、漆桥镇沿双高路两侧各2公里的地区,总面积60平方公里。规划期限近期:2004年至2010年;远期:2010年至2020年。
城镇发展战略个城镇体系结构 发展策略:
1、保护历史文化,保障生态安全,促进城市文明城市文明是社会文明、社会和谐在城市的缩影。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和优越的生态景观资源是高淳最具竞争力的文明要素。充分利用好这些要素,对于高淳在未来创造更具竞争力的城市文明有着重大意义。
2、利用景观资源,突出风貌特征,塑造城市特色良好的自然景观资源与老街的传统风貌特征相得益彰,是高淳不可多得的重要财富。高淳应当对此加以充分利用,强化景观风貌特征在城市整体格局中的地位与作用,突现城市特色。在保持景观风貌特色的同时,高淳还应当充分挖掘旅游资源,利用现代城市设施,大力发展旅游产业。
3、集约利用资源,引导节能减排,改善城市环境为了进一步改善高淳的城市环境,促进城市更为宜居,需要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能源的使用效率,注重资源的循环利用,减少排放,同时引导居民形成健康、可持续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
4、紧抓转型机遇,促进结构调整,提升城市效率
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角度出发,高淳需要紧抓目前的转型机遇,一方面充分发挥传统产业的先发优势,强化产业间的协作与合作,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