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项管理制度和员工手册,细化工作程序、工作流程、工作标准。各管理组织制订了严格的检查评比标准,注重中医特色优势的发挥,注重中医适宜技术推广,注重科室内部管理,完善奖罚办法,直接与绩效考核挂钩。
3、注重行风建设、廉政建设。院党委能够针对行业特点,通过行风教育、制度化建设,强化医务人员转变行业作风、廉洁从医,自觉与各种不良现象作斗争。通过党政联席会、班子成员会、院务会、中层干部会,及时研究解决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三重一大”专项集体决策,公开透明,注重发挥工会组织的作用。管理、决策的科学化水平有了一定提高。
(二)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充分发挥中医特色优势。 制订发挥中医药特色的鼓励措施和考核制度,加大宣传力度、加快人才培养,将中医特色优势指标纳入目标考核、绩效考核分配向中医特色优势科室倾斜等方面,促进医院特色优势的发挥。
1、建设市级中医特色专科:骨伤科、康复科,扩大了中医服务内容,提升了专科中医服务内涵。
2、每个住院科室设立1个非药物中医适宜技术治疗区,每个科室推广使用至少5项特色服务项目,全院共开展126项非药物中医疗法。
3、治未病中心积极做好传统中医特色疗法的开展和延伸,将体检和体质辨识、中医适宜技术服务相结合,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
4、积极开展中医特色优质护理服务和康复指导,实施专科专病中医特色护理项目。定期开展中医护理技术演练,在病区设立针对性的宣传栏,开展对患者的专科病种保健宣传。
- 5 -
(三)注重人才培养。
医院通过外出进修、邀请专家指导、岗位自学、中医师承教育等办法,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
1、每年对全体医护人员开展中医三基、院感、病历书写考核,2011年起对非中医类别医师开展中医药知识专项培训,合格率百分之百。
2、每年选派医务人员,积极参加中医学经典、骨干医师培训等活动。
3、积极开展中医师承教育。目前1名指导老师、2名学员承担市区两级师带徒活动,同时积极选拔高年资中医师开展院内师带徒活动。
4、强化医务人员继续教育工作,鼓励医务人员参加各种学术研讨、短期进修活动。
5、有效开展新进人员岗前培训,强化“三基三严”、卫生法律法规知识培训,要求过关。
6、积极开展学术研究。支持医务人员开展医学科研。近几年发表论文约50余篇,完成科研多项。
7、与广东省第二中医院中医院建立帮扶协议,在技术支持与指导、人员进修培训等方面得到了上级业务单位的指导和帮助。
(四)规范科室设置,优化就医流程。
全院共设临床科室11个,住院科室6个,医技科室6个,职能科室8个。按照《关于中医院与临床科室名称的通知》要求,规范名称和诊疗范围。设置专职导诊人员,方便群众诊疗。
(五)加强科室建设,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 1、确定中医优势病种18个,分别制定中医诊疗方案,护理
- 6 -
常规和工作流程,同时确定12个临床路径病种组织实施。
2、高度重视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建立健全院科二级质控体系,修订完善科室绩效考核方案,突出基础质量、环节质量、终末质量、中医特色发挥的督查。
3、严格执行单病种费用控制措施,缩短住院天数、降低门诊、住院费用,切实保障患者利益。
4、落实质控措施,定期召开院感、质控、药学、护理各委员会会议,解决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5、所有医师参加广东省医疗责任保险。畅通投诉渠道,化解医疗风险,保障医患利益。
(六)规范药事管理,确保临床合理用药。
完善药事管理组织,加强临床合理用药培训,定期开展处方点评,规范抗菌药物使用。购进一批药柜药架等设备,重点加强药房建设,严把饮片质量关。为方便群众服用中药,购置整套中药饮片煎药、灌装设备,专门设置煎药室,得到患者的好评。
(七)中药文化建设。
体现传统文化,发挥中医特色。从发展理念、服务理念入手,构建中医特色的文化体系。
1、秉承“团结、诚信、特色、创新”的院训,坚持“院有专科,科有特色,人有专长,以长取胜” 的办院方向,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创优质服务”的办院宗旨,制订员工手册,规范医务人员的服务行为,逐步培养“视病人为亲人”的服务理念。
2、对门诊、住院部、药房、治疗室等场所,合理规划,制作并悬挂体现中医文化、核心价值、诊疗行为规范、中医药文化、养生保健、中医名言警句等牌匾,营造中医文化氛围。
- 7 -
3、体现公益性。定期组织医务人员开展基层义诊、中医文化社区大讲堂活动。开展对乡镇社区下级机构的技术指导和业务帮扶,开展对口帮扶、扶持专科建设等活动。
4、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等媒体,宣传医院的诊疗范围、特色优势,扩大医院社会影响力和认知度。
(八)强化应急建设。
制定安全生产总预案,包括春节医疗安全应急、传染病防治、医疗纠纷应急处置、防恐怖袭击事件、火灾事故、水灾、电力系统故障(大面积停电)、设备故障(电梯事故)等突发事故的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成立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制定各项规章制度,明确部门职责及适应范围,完善了各类突发事件预警机制,及时处置本院职能范围内预防和医疗卫生突发事件。医院定期组织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及应急程序,提高职工日常卫生应急意识,加强卫生应急处理工作。
(九)加强财务管理,强化后勤体现,营造良好的医疗环境。 1、严格采购审批程序,药品、设备、后勤物资在各委员的集体决策下,严格按照法规、规章、程序办事,及时公开“三重一大”决策事项,规范运作。
2、积极倡导人性化后勤服务,公布服务电话,优化服务流程,提供轮椅担架、微波炉等便民措施,优化绿色通道,方便患者就医。各种办事程序,办公场所明确标识。
(十)加大硬件投入,提升服务能力。
在上级的大力支持下,每年投入一定资金,用于改善诊疗设施。先后购置CT、DR摄像系统、彩超、全自动生化仪、以及一系列中医理疗、康复设施,医院的硬件条件有了一定改善。
- 8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