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理工大学琴岛学院专科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3.给实验板进行通电,观察运行结果,不一致则跳到第一步进行反复调试,直到与预定目的一致。
以下是在程序调试过程中出现在情况:通电以后,把程序装好,数码管是的数字不变,按复位键后重新开始还是如此。经过和同组人的共同分析后,发现是中断系统在计时到了1秒以后,赋的初值R0,R1没有减1,修改如下: DSD: INC R3
MOV TH1, #3CH MOV TL1, #0B0H CJNE R3, #20, FH DEC R0 DEC R1
MOV R3, #00H FH:
RETI
;R3清0 ;中断返回 ;判断是否够 1秒
通电以后,东西、南北方向的时间均递减,20秒以后,东西方向的20秒用完,变成东西左转、南北各20秒,此后,时间显示和红绿灯不再变化,一直保持这一状态。 经过老师和同组人的共同努力,终于找到原因,问题出在循环控制过程中,当经过第一次20秒判断后,寄存器R2加1,当再次运行到循环控制处时,判断R2与#01H相同,程序跳到SEC处执行,此后一直如此。解决方法如下: 设置3个标记位:
FLAG1 BIT 00H FLAG2 BIT 01H FLAG3 BIT 02H 在循环控制中加入判断如: DIAOY: CJNE R2, #01H, AA
JB FLAG1, AA
;判断不相等刚跳转 ;FLAG1为1则跳转
;标记00H位
LJMP SEC ;跳到SEC
在跳到SEC后,在运行到该程序后加给FLAG1置数,程序如下: SEC: CLR P1.0
SETB P1.1 CLR P1.2 CLR P1.3 MOV R0, #20 MOV R1, #20 SETB FLAG1 LJMP SGL
- 18 -
其它几部分与之相同的处理。
青岛理工大学琴岛学院专科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结 论
本系统就是利用了AT89S51芯片的I/O引脚。系统采用美国ATMEL公司生产的单片机AT89S51,以及其它芯片(如:74HC164、74LS04六位反向器、L7805三端稳压电源)来设计交通灯控制器,实现了红灯亮40秒,绿灯和左转绿灯各亮20秒。并通过AT89S51来控制74LS04芯片的输出口设置红、绿灯燃亮的功能和控制74HC164来实现在七段数码管上的时间显示;为了系统稳定可靠系统内集成了“看门狗”芯片,避免了系统因为死机而停止工作的情况发生。系统设计简便、实用性强、操作简单、程序设计简便。
系统不足:时间设定中没有黄灯的等待闪烁时间,以及自动根据车流改变红绿灯时间,此外,还没有充分考虑的把现代管理、人工智能运用到交通的控制中,来计算交通控制点之间的距离,来更合理的安排红、绿灯的持续时间,使城市的交通管理更加人性化。使人们远离目前的交通拥塞的现象。
- 19 -
青岛理工大学琴岛学院专科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致 谢
通过这次毕业设计,我对单片机有了更深的体会。我了解和掌握了一些编程思想和对I/O口的使用。对单片机的I/O口的使用的条件有更深的理解,对单片机的各个管脚功能的理解也加深了,以及在常用编程设计思路技巧(特别是汇编语言)的掌握方面都能向前迈了一大步。这次的毕业设计让我把单片机的理论知识用在实践中,实现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从中更懂得理论的是实践的基础,实践有能检验理论的正确性,让我受誉非浅,对我以后参加工作或者继续学习将会产生巨大的帮助和影响。
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我要对单片机有更深的了解,但是在设计过程中还是感觉对单片机了解的不够深入,虽然做出来了,也是平时老师课堂上讲的一些过于单片机的一些指令的用法和一些常用的语句,让我发现自己的不足指令运用不够熟练,平时要多写多练。
通过本次毕业设计,我在指导老师的精心指导和严格要求下,获得了丰富的理论知识,极大地提高了实践能力,并对当前电子领域的研究状况和发展方向有了一定的了解,单片机领域这对我今后进一步学习计算机方面的知识有极大的帮助。在此,我忠心感谢同学朋友对我的指导与帮助。在未来的工作和学习中,我将以更好的成绩来回报各位领导、老师和同学。
- 20 -
青岛理工大学琴岛学院专科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参考文献
[1]胡汉才 单片机原理及其接口技术 [M] 清华大学出版,1996 [2]蔡美琴 MCS-51系列单片机系统及其应用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2 [3]付家才 单片机控制工程实践技术[M] 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5 [4]潘新民 微型计算机控制技术 [M] 人民邮电出版社,1999.9 [5]余锡存 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M]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0.7 [6]雷丽文 等.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M] 电子工业出版社,1997.2 [7]蒋万君 在论循环时序电路的简便设计[J] 机电一体化,2005 第5期 [8]周立功 增强型80C51单片机速成与实战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4.5 [9]何立民 单片机应用技术选编⑩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004.3 [10]何立民 单片机应用技术选编⑨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004.3 [11]何立民 MCS-51系列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1995. [12]李华 MCS -51系列单片机实用接口技术[M]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1993 [13]周航慈 单片机应用程序设计技术[M]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1991. [14]张志良等 单片机原理与控制技术[M]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 年7 月第1 版 [15]陆坤 电子设计技术1 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1997
[16]梁文海 单片机AT89C2051构成的智能型频率计[J] 现代电子技术,2002 [17]谢自美 电子线路设计·实验·测试[M] 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 [18]吴金戎,沈庆阳 8051单片机实践与应用 [M]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
- 21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