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摩西十诫观后感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7 8:22:55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摩西十诫”影响下的犹太民族

犹太教得以正式形成,是在“巴比伦之囚”重返耶路撒冷之后。这期间,犹太人对耶和华的尊崇更加虔诚,甚至更加狂热。他们重修了耶路撒冷圣殿,并着手编纂《圣经》、制订教规。重建后的犹太王国把政权与神权结合为一体,被称之为“神权政体”。它以神的命令为法律,以祭司的传统为准则。“摩西十诫”在这个对犹太民族来说非同寻常的历史时期仍起了重要的作用。

约公元前444年,学识渊博的祭司以斯拉召集犹太人庄严地向他们宣读“摩西律法”。集会一共持续七日,每日从早晨宣读到中午。读完之后,以斯拉、其他祭司和所有犹太领袖,都表示愿意接受这部律法为他们立身行事的根本大法。 以上的记载在有些地方是不清楚的。例如,“摩西律法”到底是什么?我们只能猜测,那可能是《圣经·旧约》前五卷的主要部分,因为犹太人称这前五卷书为“Torah”,意即“律法”。不过,可以肯定的是,“摩西律法”的中心内容是“十诫”。 “十诫”中的第一诫,是新建立的“神权政体”的基础。《圣经》一再明确重申:“坚持异端和诅咒圣名者处死。”这种不宽容的态度看起来是很残酷,但不可否认的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宗教的统一确实能够成为社会秩序稳定的前提条件。稳定的社会秩序有利于加强犹太民族统一和凝聚的意识,再加上犹太人作为“特选子民”的民族自豪感,使得其历几千年不为其他民族所同化。

第二条诫律加强了犹太民族的一神观,但阻碍了造型艺术的发展。由于这条规定建立在犹太人有较高的文化水平的基础上,反对迷信和神人同形同性论,努力超越任何形体来理解神,就决定了古代犹太人宗教生活很发达,但艺术方面成就极少。仅就美术来说,在“巴比伦之囚”后,我们找不到一点犹太雕刻或绘画,

就是在“巴比伦之囚”前(所罗门时代除外)也极少。

第三条诫律强调了对耶和华的绝对敬奉。对耶和华,不但不可以轻慢地谈论,而且不能提其名,即使在祷告时有称耶和华的必要,也应以“主”代之。这样的规定,使对一神的崇拜达到极致。

前三诫强调了对耶和华的绝对敬奉,确立了犹太教突出而彻底的一神观。“对不时遭到异族攻伐的弱小而多难的犹太民族来说,这种独尊一神的信仰扭曲地反映了其追求民族独立统一的愿望和强烈排他性质的民族情绪。”

第四条诫律规定了安息日。这种七天休息一日的制度,现在已通行全世界。从表面上看,这种制度再稀松平常不过了,但《圣经·旧约》中关于安息日的记载是这样的:上帝创造天地、人与万物,第七日停止工作,所以是圣日;犹太人与上帝立约,在安息日不工作是表明自己不忘上帝之约;等等。可见,安息日制度是作为古老的宗教礼仪形成的。这样,我们就不得不佩服犹太民族坚持传统的力量和韧性了。

从第五条诫律到第十条诫律,都是对伦理道德的要求。不过,这决不意味着那六条诫律是简单的伦理道德规范,因为伦理道德规范并不具备强制力,而诫律应从宗教角度作为有强制力的律法来理解。其中,第五条诫律作为关于家庭的立法和第十条诫律作为对私有权的确立,相对来说对犹太民族影响面较广。 第五诫是“孝敬父母”,此诫之后有一附加说明:“使你的日子在耶和华你上帝所赐的地上得以长久。“日子长久””,即意味着父母与子女两代人通过孝敬可以维持和睦的关系以保证生活的安定;又因为父权制家庭是犹太王国最基本的政治经济单位(这种家庭由最年长的男性家长,他的妻妾、子女、孙子女及奴婢等人员组成,这样,在政治上能维持社会秩序,在经济上便于农耕),“日子长久”,也意味

着以家庭为纽带使个人乃至民族的生活保持长久的稳定。文化传统、宗教信仰不会自行传承,在文明传承的过程中,人是载体,“孝敬父母”则是重要的中介。有了这样的中介,民族的统一和凝聚便有了保障。

第十条诫律,“不可贪婪他人的一切”。可以说是对私有财产合法性的宣告和保障。私有财产,成为除了宗教和家庭外希伯来社会的又一基础。在所罗门时代,犹太除制陶和冶铁外几乎没有别的工业,农业也不发达,大部分人除种一些葡萄、橄榄,就靠畜牧为生。随着剩余产品的出现,贸易产生了。犹太人精明的头脑和执著的精神,就这样在长久而大量的经营活动中得到历练和展现。

至于不可杀人、不可奸淫、不可偷盗等诫律,也对犹太人的伦理道德产生了重大影响。但因这些与其他民族的伦理道德规范有很大相同之处,本文就不再详细论述。

“摩西十诫”与犹太民族凝聚力

以色列《回归法》规定:“凡由犹太母亲所生,或已皈依了犹太教,而又不属于另一宗教的人,就被认为是犹太人。”从这一规定中可以明显看出,在犹太民族认定上,宗教信仰是一个重要的标准。因此,一个流散于世界各地两千多年的民族一直有强大的凝聚力,可以认为是由于统一的宗教信仰。“摩西十诫”在犹太民族的凝聚方面再次起到必不可少的催化作用。

早在“摩西十诫”约定时,摩西就把希伯来人分别组成千人、百人、五十人和十人各级规模不等的社会单位,任命千夫长、百夫长、五十夫长和十夫长为各级行政首领,协助其管理,结束了希伯来人各部落混乱无序的状态。由此,“摩西以耶和华崇拜为核心,将信奉该神的各部落集结成一个联盟。”这个创举使犹太人最

早开始产生凝聚力,并在后来的历史过程中不断加强。

摩西大概是认识到了作为一个弱小民族如果不确立民族宗教的一神崇拜,就无法产生民族凝聚力。因此,他不惜以族人的鲜血来确立犹太教一神观。据《圣经·旧约·出埃及记》记载,犹太人在金牛前裸体狂舞,摩西和利未人(即犹太祭司)杀了三千个犹太人作为对他们崇拜偶像的惩罚。

“摩西十诫”确立的对耶和华的虔诚甚至是狂热的崇拜使犹太人保持着对故土迦南的依恋——因为那是“应许之地”。“就是在不断向外流散,不断回归故土的过程中,才形成了犹太民族特性:强烈的‘回归锡安’的感情与不断地向外拓展的实际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向心’精神与‘离心’活动融为一体;离故土距离与恋故土热忱成奇怪的正比。”笔者认为,如果没有宗教的精神支持,没有律法的行动要求,这种现象是不可能出现的。

宗教律法促成的民族凝聚力是强大的,从精神和行动上同时唤起个人的民族统一和凝聚意识。这是任何其它强制力(如屠杀)所比拟不了也破坏不了的。“摩西十诫”及以其为中心内容的摩西律法只构筑了犹太人在两千多年漂泊生活中“心中的祖国” ——一个没有具体版图的精神之国。但它对犹太人的影响,决不亚于其他民族社会意识对各自民族所起的作用。“摩西十诫”使犹太民族在四处流浪中保持统一,在遭受挫折后仍坚持自信,一直延续发展至今日。犹太人,是个坚强的、永远击不垮的民族。

影片时间长达将近四个小时,虽然我反复的看了几遍,但是要我完全地清楚地记得每个故事情节,我做不到的。我在一边看电影的时候一边享受,一边思考,故事一结束,对我来说,好像什么也没有了。当然这不意味着我什么也没收获,其实收获往往是潜移默化的,是感受不到的,只有在真正用到的时候才发挥他的

搜索更多关于: 摩西十诫观后感 的文档
摩西十诫观后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5hujv9rlsy6o2vt5kya2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