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末综合测评(一)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已知在25 ℃、101 kPa下,0.5 mol辛烷C8H8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液态水时放出2 759 kJ热量。表示上述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25
A.C8H18(l)+O2(g)===8CO2(g)+9H2O(g)
2
ΔH=-48.40 kJ·mol
25
B.C8H18(l)+O2(g)===8CO2(g)+9H2O(l)
2
ΔH=-5 518 kJ·mol
25
C.C8H18(l)+O2(g)===8CO2(g)+9H2O(l)
2
ΔH=+5 518 kJ·mol
D.2C8H18(l)+25O2(g)===16CO2(g)+18H2O(l)
ΔH=+11 036 kJ·mol
【解析】 1 mol C8H18燃烧放出热量2 759 kJ×2=5 518 kJ。2 mol C8H18燃烧放出热量为11 036 kJ,但是一定要注意符号是“+”还是“-”。
【答案】 B
2.某原电池装置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1-1-1-1
A.Fe作正极,发生氧化反应 B.负极反应:2H+2e===H2↑
C.工作一段时间后,两烧杯中溶液pH均不变 D.工作一段时间后,NaCl溶液中c(Cl)增大
【解析】 Fe作负极,电极反应为Fe-2e===Fe,发生氧化反应,所以A、B项均错;石墨为正极,发生2H+2e===H2↑,c(H)减小,pH增大,所以C项错误;原电池中阴离子向负极移动,所以D正确。
【答案】 D
3.铁棒与石墨用导线连接后,浸入0.01 mo1·L( )
【导学号:05310046】
1
-1
+
-
+
-
2+
-
+
-
的食盐溶液中,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铁棒附近产生OH B.铁棒被腐蚀 C.石墨棒上放出Cl2
D.石墨棒上放出O2
-1
-
【解析】 铁棒与石墨用导线连接后,浸入0.01 mol·L的食盐溶液中形成原电池,铁棒为负极:Fe-2e===Fe,铁棒被腐蚀;石墨棒为正极:2H2O+O2+4e===4OH,石墨棒周围c(OH)增大,石墨棒上并不放出Cl2和O2。
【答案】 B
4.欲在金属表面镀银,应把镀件接在电镀池的阴极。下列各组中,选用的阳极金属和电镀液均正确的是( )
A.Ag和AgCl溶液 B.Ag和AgNO3溶液 C.Fe和AgNO3溶液 D.Pt和Ag2SO4溶液
【解析】 电镀槽中,要求镀件作阴极,可用镀层金属作阳极,电镀液通常采用含有镀层金属离子的盐溶液,A项中AgCl和D项中Ag2SO4均为沉淀,只有B项符合要求。
【答案】 B
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①锌跟足量稀硫酸反应时,加入少量硫酸铜溶液能加快反应速率且不影响产气量 ②镀层破损后,白铁(镀锌的铁)比马口铁(镀锡的铁)更易腐蚀 ③电镀时,应把镀件置于电解槽的阴极 ④冶炼铝时,可以电解熔融态的AlCl3 ⑤钢铁表面常易锈蚀生成Fe2O3·nH2O A.①②③④⑤ C.③⑤
B.①③④⑤
-
-
2+
-
-
D.②④
【解析】 ①因为锌置换出铜后,构成原电池,反应加快,但消耗一部分锌,产气量减少;②金属的活动性锌>铁>锡,故白铁比马口铁耐腐蚀;④AlCl3是共价化合物,熔融时不导电,无法电解,工业上是电解熔融的氧化铝来制金属铝。
【答案】 C
6.下列关于原电池和电解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导学号:05310047】
A.燃料电池的优点是能量转化率很高,反应物不必全部储藏在电池内
B.电解质为KOH,氢气和氧气构成的燃料电池在放电过程中KOH溶液的浓度不变 C.电池充电时,原电池的正极变成了电解池的阳极 D.钢铁发生吸氧腐蚀时,正极反应为O2+4e+2H2O===4OH
【解析】 燃料电池能将化学能全部转化为电能,两极反应物可在电池工作时再充入,故A正确;因为氢氧燃料电池反应后生成水,故KOH浓度减小,B错误;充电时与电源的正极相连的是电解池的阳极,C正确;吸氧腐蚀正极是氧气得电子,反应为O2+4e+2H2O===4OH
2
-
-
-
-
,D正确。 【答案】 B
7.(2016·德州高二质检)在1 200 ℃时,天然气脱硫工艺中会发生下列反应 3
H2S(g)+O2(g)===SO2(g)+H2O(g) ΔH1
23
2H2S(g)+SO2(g)===S2(g)+2H2O(g) ΔH2
21
H2S(g)+O2(g)===S(g)+H2O(g) ΔH3
22S(g)===S2(g) ΔH4
则ΔH4的正确表达式为( ) 2
A.ΔH4=(ΔH1+ΔH2-3ΔH3)
32
B.ΔH4=(3ΔH3-ΔH1-ΔH2)
33
C.ΔH4=(ΔH1+ΔH2-3ΔH3)
23
D.ΔH4=(ΔH1-ΔH2-3ΔH3)
2
2
【解析】 根据盖斯定律将第1个反应和第2个反应都乘以,相加再减去第3个反应
3
2
的2倍就得到反应2S(g)===S2(g),故ΔH4=(ΔH1+ΔH2)-2ΔH3,即答案为A。
3
【答案】 A
8.SF6是一种优良的绝缘气体,分子结构中只存在S—F键。已知:1 mol S(s)转化为气态硫原子吸收能量280 kJ,断裂1 mol F—F、S—F键需吸收的能量分别为160 kJ、330 kJ。则S(s)+3F2(g)===SF6(g)的反应热ΔH为( )
A.-1 780 kJ·mol B.-1 220 kJ·mol C.-450 kJ·mol 【答案】 B
9.将0.2 mol AgNO3、0.4 mol Cu(NO3)2和0.6 mol KCl溶于水配成100 mL溶液,用惰性电极电解一段时间后,在一极上析出0.3 mol Cu,此时,另一极上的气体体积(标准状况)为( ) 【导学号:05310047】
A.4.48 L
B.5.6 L
-1
-1
-1
D.+430 kJ·mol
-1
C.6.7 L D.7.8 L
【解析】 由于Ag+Cl===AgCl↓,故溶液中溶质为0.4 mol Cu(NO3)2、0.2 mol KNO3
和0.4 mol KCl,当析出0.3 mol Cu时,转移0.6 mol电子,此时溶液中0.4 mol Cl全部
3
-
+
-
转化为0.2 mol Cl2,再生成氧气0.05 mol,共生成气体0.25 mol,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5.6 L。
【答案】 B
10.(2014·广东高考)某同学组装了下图所示的电化学装置,电极Ⅰ为Al,其他均为Cu,则( )
A.电流方向:电极Ⅳ→A→电极Ⅰ B.电极Ⅰ发生还原反应 C.电极Ⅱ逐渐溶解
D.电极Ⅲ的电极反应:Cu+2e===Cu
【解析】 当多个池串联时,两电极材料活泼性相差大的作原电池,其他池作电解池,由此可知图示中左边两池组成原电池,右边组成电解池。A.电子移动方向:电极Ⅰ→A→电极Ⅳ,电流方向与电子移动方向相反,A正确;B.原电池负极在工作中失电子,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B错误;C.原电池正极为得电子极,铜离子在电极Ⅱ上得电子,生成铜单质,该电极质量逐渐增大,C错误;D.电解池中阳极为非惰性电极时,电极本身失电子,形成离子进入溶液中,因为电极Ⅱ为正极,因此电极Ⅲ为电解池的阳极,其电极反应式为Cu-2e===Cu,D错误。
【答案】 A
11.(2014·福建高考)某原电池装置如图所示,电池总反应为2Ag+Cl2===2AgC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2+
-
2+
-
A.正极反应为AgCl+e===Ag+Cl
B.放电时,交换膜右侧溶液中有大量白色沉淀生成 C.若用NaCl溶液代替盐酸,则电池总反应随之改变
D.当电路中转移0.01 mol e时,交换膜左侧溶液中约减少0.02 mol离子
【解析】 根据电池总反应可以看出Cl2得电子,Ag失电子,所以在原电池中Cl2在正极上发生还原反应,Ag在负极上发生氧化反应。正极反应为Cl2+2e===2Cl,A项错误。
4
-
-
-
-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