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有意义的接受学习是通过同化过程熟悉实现的
19:如果一个学生的学习动机主要是获得教师和家长等的赞许和同伙的接纳。这属于( ) 单项选择题 A、认知内驱力 B、附属内驱力 C、内在内驱力 D、能力内驱力
20:教学设计中最先要考虑的问题就是教学方法。 ( ) 判断题 对 错
21:结构主义教学观认为,掌握学科基本结构的教学原则有( )。 多项选择题 A、鼓励原则 B、动机原则 C、结构原则 D、程序原则 E、强化原则
22:由于自然实验是在教育的实际情况下进行的,所以它所得的结果比较接近于实际。( 判断题 对 错
23:“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这句话生动地描述了学习的迁移现象。( ) 判断题 对 错
)
24:有研究表明,儿童学习书面语言的关键期是( ) 单项选择题 A、2岁 B、3岁 C、4~5岁 D、10岁
25:元认知计划策略包括( )。 多项选择题 A、设置学习目标 B、浏览阅读材料 C、对注意力加以跟踪 D、产生待回答的问题 E、分析如何完成学习任务
26:聚合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 ) 判断题 对 错
27:( )可用来考查学生对知识的回忆,且可将学生的猜测可能性降到最小。 单项选择题 A、选择题 B、是非题 C、论文题 D、填空题
28:内化性原则是指学生要利用学习策略对学习材料进行重新加工,生成新的知识。(判断题 对
)
错
29:如果一个家长想用看电视作为强化物奖励儿童认真按时完成作业的行为,最合适的安排应该是( ) 单项选择题
A、让儿童看完电视以后立即督促他完成作业 B、规定每周看电视的适当时间 C、惩罚孩子过分喜欢看的行为 D、只有按时完成家庭作业后才能看电视
30:一个教师经常思考“学生喜欢我吗?”和“同学们怎样看待我?”等问题时,说明该教师已进入关注情境阶段。( ) 判断题 对 错
知满天参考答案 1:答案错误
2:答案D
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有很多,分为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主观因素包括:学习者的分析与概括能力,学习者的迁移心向,认知策略与元认知;客观因素包括:学习材料的相似性,学习情境的相似性,教师的指导。认知结构属于主观因素,因此,答案为D。 3:答案D
教师对教育事业忠诚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 4:答案A,B,C,D,E
【解析】教学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课堂纪律、课堂气氛、师生关系、同学关系、校风以及社会文化背景等属于社会环境 5:答案C,D,E
本题考察第七章心智技能的特点。注意与操作技能区分。心智技能有三个特点观念性、内潜性、简缩性。 操作技能也叫动作技能、运动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操作活动方式。如音乐方面的吹拉弹唱,体育方面的球类、体操、田径等。2.操作技能的特点 操作技能除了具有上面所列举的技能的一般特点外,还具有与心智技能不同的其他一些特点。(1)具体客观性(2)具有外显性(3)具有展开性。 6:答案A,B,D
7:答案C
注意分配能力,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分别指向两种或几种不同的对象与活动。 8:答案D
题干是对同感的解释。 9:答案错误
学生的态度和品德特征与家庭的教养方式有密切关系。 10:答案A,B,C,D
11:答案C
具体运算阶段的儿童可以从多个维度对事物进行归类。 12:答案正确
经典条件作用论揭示了刺激一反应联结的形成过程,所以它属于联结学习理论。 13:答案B,D,E
若家长对待子女过分严格或放任,则孩子更容易产生不良的、敌对的行为。故B、D、E选项为合理的。 14:答案A
根据学习动机内容的社会意义,可以把学习动机分为高尚动机与低级动机。高尚的学习动机的核心是利他主义,学生把当前的学习同国家和社会的利益联系在一起。低级的学习动机的核心是利己的、自我中心的,学习动机只来源于自己眼前的利益。 15:答案C
贾德在“水下击靶”实验的基础上提出经验类化说。 16:答案C
C考查对教师成长三阶段的区分能力。关注生存阶段教师最关注自己入行后的职业生涯生存和适应情况;关注情境阶段具体表现为更多关注课堂情境;关注学生阶段为最高阶段。 17:答案A
元认知的实质是人对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控制。 18:答案A,C,D
19:答案B
20:答案错误
教学设计中最先要考虑的问题是教学目标。 21:答案B,C,D,E
掌握学科基本结构的教学原则有动机原则、结构原则、程序原则和强化原则。
22:答案正确
自然实验能较好地反映教育过程中心理现象的真实情况,所以所得结果比较实际。 23:答案正确
24:答案C
25:答案A,B,D,E
C项属于元认知监视策略内容。 26:答案错误
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 27:答案D
是非题和选择题都有猜测的可能,而填空题猜测的可能性较低。 28:答案错误
内化性原则是训练学生不断实践各种学习策略,逐步将其内化成自己的学习能力,并能在新的情境中加以灵活运用;学生要利用学习策略对学习材料进行重新加工,生成新的知识,这是指生成性原则。 29:答案D
强化物应当及时出现在被强化行为之后。 30:答案错误
题干中的教师还处在关注生存阶段。
相关推荐: